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父母的轉嫁為什麼就容易成功呢?

在採訪中, 徐博士幾次感歎說:“為什麼家長們的忘性這麼大?他們難道徹底忘了自己童年時的願望、感受?他們難道忘了被父母控制一切的鬱悶和痛苦?為什麼他們現在做了父母, 給孩子的壓力更大?”

她分析說, 這是因為兩個原因:

第一, 個人原因。 做父母的在轉嫁焦慮, 他們擔心跟不上社會的步伐, 擔心被社會淘汰, 但自己又缺乏成長空間, 於是將成長的壓力全放到了孩子身上。

第二, 社會原因。 現代社會的確缺乏保障, 這嚴重加大了父母的焦慮。

在一個論壇上, 處處可以見到第二種原因。 一位母親說,

Advertisiment
不逼不行啊, 面對激烈的競爭, 要想將來出人頭地, 只有“從娃娃抓起”, 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但兩個原因總是綜合在一起的, 一位媽媽說, 他們兩口子都是下崗職工, 但仍然咬緊牙關送孩子培優。 從孩子二年級起, 就送他上培優班:語文、數學、外語、武術、美術、音樂, 總共有十來個, 前後花了2萬多元, 就是希望他長大後, 能有份像樣的工作, 不會面臨下崗。

以前, 我們是大鍋飯, 不講競爭。 現在, 我們是比西方社會還講競爭, 而且升學似乎成了唯一的競爭路線, 絕大多數家庭都將希望寄託在這條路線上, 只許成功不許失敗。 最初, 只有高考壓力大。 後來, 中考的壓力越來越大, 現在一些地方中考的難度已超過高考。 慢慢地, 壓力滲透到小學、幼稚園,

Advertisiment
甚至產前, 已經是“競爭從娃娃抓起”。

孩子很在乎父母的情緒

徐博士在幾十所中學做過演講, 每次到最後, 她都會問孩子們一句:“你們最希望誰聽我講課?”孩子們每次都幾乎一致地回答“爸爸!”“媽媽!”

教師和父母同為應試教育的兩個直接與孩子們打交道的鏈條, 但為什麼孩子們幾乎只希望父母去聽聽心理學家講教育?

徐博士說, 因為孩子們在乎的其實不是學習, 而是愛。 學生與教師的關係, 核心是學習。 而親子關係的核心是愛。 家長們認為, 愛孩子的方式就是讓孩子好好學習, 而孩子們知道, 成績與愛是畫上等號的。

在記者收到的信件中, 許多中學生都提到, “我只有取得好成績, 父母才會誇我。 ”“只有我學習好,

Advertisiment
父母才會給我好臉色。 ”孩子們是將學習與愛之間畫上了等號, 他們知道, 只有學習好, 才能贏得父母的愛

不僅如此, 孩子們也疼愛父母。 像文中最初提到的自殺的小學生, 他是多麼地愛爸爸媽媽。 徐博士說, 相對于成年的父母, 孩子們更像是一個敏感的心理學家, 父母只考慮他們的生存, 他們卻特別在乎父母的情緒, 對父母的心理變化非常敏感。 他們很容易圍繞著父母的情緒轉, 而父母也會有意無意地利用自己的情緒去控制孩子。

一名男大學生, 在徐博士“心育心”網站上發帖子說, 他現在“不能去做我想做的事, 如果去做了, 不但父母不高興, 我也不會開心。 ” 為什麼會這樣呢?在徐博士的網上諮詢中, 他說出了這源自上中學時的一件事情。

Advertisiment
當時, 他想去爬泰山旁邊的一座荒山, 但父母激烈反對, 他做了長時間的工作, 父母最後同意了。 他爬山玩得非常快樂, 也毫髮無損地回到家裡。 但回來後, 他發現, 父母仍然不高興, 一句關心的話都不問。 從此以後, 他發誓再也不做讓父母不高興的事, 譬如他本來不願意上這所大學, 但這是父母的意願, 為了讓父母高興, 他就來了。

孩子的學習樂趣被“轉嫁”

用轉嫁壓力的方式, 父母們控制住了孩子, 讓孩子按照自己設計的路線去發展。 他們如願以償了, 但是, 徐博士說, 這會引出一系列的心理問題。

第一, 加劇了孩子的學習壓力。 一名高三班主任說, 她的畢業班學生說, 他們在大學中最怕的就是媽媽的嘮叨。

Advertisiment
並且, 孩子們承受的不止是雙倍或三倍的壓力。 因為, 父母們不是當事人, 他們並不能真正地體會到孩子們的學習壓力, 所以在向孩子施加壓力時容易失去控制。 像那位“全陪媽媽”, 她在施加壓力時已經失控了。

第二, 侵犯了孩子的個人空間。 徐博士說, 在父母“嚴密監視”下長大的孩子, 他們缺乏心理疆界的概念, 成人後要麼容易依賴別人, 要麼容易去控制別人, 父母不尊重他們的個人空間, 他們也學不會尊重自己和別人的個人空間。

第三, 令孩子形成外在評價系統。 小時候, 孩子太在乎父母的評價。 長大後, 他就容易在乎同學、老師、老闆、同事等別人的評價, 整日活在別人的評價中, 做事情不是為了自己內心的需要, 而是為了得到別人好的評價。 徐博士說,有內在評價系統的孩子,他會享受到學習本身的樂趣,這成了激勵他努力學習的最大動機。但被外在評價系統控制的孩子,“天生愛學習的動機”被“為了父母而學習的動機”所取代,他們的學習會過於在乎別人的讚譽,過於在乎考試成績,也容易產生考試焦慮。

徐博士說,有內在評價系統的孩子,他會享受到學習本身的樂趣,這成了激勵他努力學習的最大動機。但被外在評價系統控制的孩子,“天生愛學習的動機”被“為了父母而學習的動機”所取代,他們的學習會過於在乎別人的讚譽,過於在乎考試成績,也容易產生考試焦慮。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