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管教過嚴導致孩子自卑

有些孩子非常自卑, 因為在家中總是被管教, 總是抬不起頭來, 總是被批的一無是處。 及時取得了成績也得不到肯定。 這往往就更造就了孩子的自卑, 在家中習慣了自卑, 那麼到了社會上, 也會

家長們都希望孩子好, 這是肯定的, 但這也不是家長嚴厲管教孩子的理由。 方式方法還是要講究一下的。 不然會讓父母和孩子雙方都感覺很累。 父母管教過嚴的家庭, 孩子成年後患抑鬱症和焦慮症的比例是普通家庭孩子的3倍, 並容易吸毒、自殘, 甚至自殺。

據分析, 父母嚴管孩子很大程度上是出於自己的壓力或欲望,

Advertisiment
特別是社會地位原本就高的家庭, 當孩子取得成績時, 父母引以為榮;當孩子不成器時, 父母就抬不起頭來。 在想讓孩子“考第一”想法驅動下, 很多父母對孩子的考試成績普遍存在焦慮心理。 正如一位母親最近指出的那樣:我們做父母的正處在考試的漩渦之中。 這種不健康的思想毫無疑問會影響孩子的成長。

其次, 如果一時的嚴管使得短期成績提高, 家長們就將其視為法寶, 並經常使用。 因此, 太多的孩子正在情感上疏遠自己的父母。 同時, 在“自己的孩子要做最好”這一精神感召下, 家長們普遍要求孩子好上加好。 在這種情況下, 孩子們變了, 他們不再相信自己, 而是懷疑起自己的能力了。

家長應該清醒地認識到,

Advertisiment
在“説明”的旗號下, 他們究竟對孩子做了些什麼, 是不是在幫倒忙。 父母幫孩子溫習功課無可厚非, 但他們更應該知道他們對孩子所做的一切, 是為了幫孩子發掘出自己的潛力, 教給他跨越障礙的能力。

家長應該給予孩子更多的關愛和信任, 而不是訓斥。 這是給孩子的最好的禮物, 是對孩子一生都有積極影響的東西, 訓斥雖然有可能短期有效果, 但是對孩子未來的發展是不利的。 孩子雖然跟隨家長的生活, 但是本身並不應當受到支配。 不要讓孩子因此自卑, 甚至憂鬱。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