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父母耐心說聽 寶貝才會放心說

醫學研究表明, 說話有賴於肌肉、大腦和各個器官的發育, 剛出生的寶寶咽喉還無法履行語音共振室的職能。 當寶寶長到3到6個月大, 可以吞咽時, 咽喉就會變長, 使得發聲成為可能。 這是人類文明發展進程中的重要一步。 小於12個月的寶寶用充分發育的大腦去“說話”, 並開始嘗試著多種發聲練習。 然後寶寶才會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被“教會”說話。

著名的兒科和行為學家潘普塞克教授, 在嬰兒語音發育方面進行了開創性的研究。 他通過無數次短短的“獨白”, 讓寶寶慢慢練習發出新的聲音, 並借助手指的幫助,

Advertisiment
控制肌肉收縮, 讓寶寶發出了第一組輔音。

丫丫現在快3歲了, 講起話來頭頭是道, 很有邏輯性, 和同齡的孩子相比, 語言才能相當出色。 她發音清晰、準確, 對著一幅畫或者一個小場景, 就能即興編出個小故事來。

社區裡的不少家長認為我女兒是天資聰穎, 語言才能天生發達, 感歎自己的孩子太笨, 怎麼教也不行。 有的說, 自己的孩子到現在連直舌音和捲舌音還分不清, 說話也東一句西一句的, 讓人摸不著頭腦。

女兒出生後, 我抓住一切機會, 給丫丫換尿布時、洗澡時、餵奶時, 陪她玩耍時、丫丫睡覺時、睡醒時, 都要與她講講話。

如:“丫丫乖, 媽媽換尿布, 丫丫屁股好舒服!”就當她全聽得懂, 並堅持用這樣的正確、簡潔的書面語言跟她對話,

Advertisiment
做到生動形象, 語音清晰, 聲調柔和。

到兩個月後, 丫丫對我的話開始有反應時, 我就反復重複著, 比如, 她洗澡時, 我會重複地說“丫丫, 洗澡了, 洗洗臉, 洗洗脖子, 洗洗身子, 這是水, 溫暖的水……”“丫丫要和小鴨子一起玩了!”等等。

女兒5個月時, 就能發出“ma、ba”, 連貫起來後就是“媽媽、爸爸”, 其實這時是無意識的發音。 我就開始反反復複教她“媽媽、爸爸”, 強化這種音在她大腦中的印象, 女兒漸漸地模仿我的口型和發音。 在9個月時, 她開始有意識地叫我媽媽, 我激動得不得了, 老公嫉妒, 他一有時間就反復教女兒“爸爸”, 一連幾天, 女兒也會清晰地叫爸爸了。

隨著月齡的增長, 女兒白天睡覺的時間幔慢減少了, 只要她願意聽, 我就和她對話,

Advertisiment
或打開收音機、答錄機, 讓她聽各種聲音。

我和女兒對話時有個特點, 語速很慢, 吐字很清晰。 從來不會含糊地用方言或者快速帶過。 堅持用完整、規範、清晰的話教她。 比如, 給女兒洗澡時, 我指著盆, 反復說“洗澡盆”, 並且慢慢糾正她錯誤的或者含糊的發音, 包括音調、口型、表情。

寶寶一出生就已經有了模仿力, 你教什麼樣的, 她就學什麼樣的, 如果含糊快速掠過, 不僅不能讓她掌握準確清晰的發音, 反而在學規範的時候會費時費力。 女兒果然不負我的期望, 她開始說話時間並不早, 但一說就很清楚, 口齒伶俐, 她有個特點, 不會就不說, 決不含糊不清地講出來。

總之, 培養女兒的語言能力是個漸進的過程, 我從不強迫她, 而是按照她的興趣因勢利導。

Advertisiment

專家指出, 從小嬰兒呱呱墜地, 他的語言發展就已經開始;而且, 幼兒的語言發展有一定的時間性, 可分為:

口語預備期(出生至9個月):此時期的寶寶以哭聲、笑聲、口腔發出來的聲音, 如:鳴、啊……來表達其溝通意願, 建議爸爸媽媽在此時就可開始刺激寶寶的語言發展。

語言發展期(10個月至1歲左右):幼兒隨著生活範圍的日益擴大, 新的經驗愈來愈多, 他的詞條及語言能力亦慢慢增加, 但大多為名詞。

因此寶寶出生以後就可以訓練引導寶寶發音, 家長要不斷地和孩子交流, 把語言資訊留在孩子的腦子裡。 對於剛出生的嬰兒, 家長也應該給予豐富的語言環境, 及足夠的語言刺激。

爸爸媽媽和寶寶說話時要心平氣和,

Advertisiment
節奏要放慢, 寶寶聽見爸爸媽媽說話不慌不忙、有條不紊的, 將來發音也會比較準確清晰。 平時經常鼓勵孩子, 當他說得又完整又流暢時, 哪怕只是一個詞, 也要及時表揚。

寶寶與爸爸媽媽說話時, 爸爸媽媽要耐心地傾聽, 不要插嘴, 也不要打岔, 先讓寶寶把想表達的意思都說出來。 寶寶不擔心爸爸媽媽打斷他的話, 心裡不緊張, 也就不必搶著說了。 寶寶學說話時, 教導他不要隨便停頓, 掌握說話節奏。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