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父母育兒方式大不同

有一天和朋友說起照顧孩子的話題, 發現原來爸爸和媽媽對孩子和照顧孩子的方式有很大的差異, 這不是只我家才有的現象, 而是普遍性的。
我們稍微總結一下之後, 得出以下的結論, 不知和其他家庭有無相似之處?

1、每天晚上, 媽媽是那個耐心哄著孩子入睡, 希望孩子睡了之後, 自己能做些自己的事情的那個人。

而爸爸則是那個媽媽哄到半途就帶著詼諧表情進房, 然後把孩子逗得哢哢笑個不停的那個人。

當爸爸和孩子玩夠了, 媽媽就得重新開始再逗哄眼帶笑意且睡意全消的孩子入睡。

Advertisiment

2、孩子在3歲前是媽媽的孩子, 因為媽媽總是用很多的愛來關愛著孩子, 可是3歲之後, 孩子就變成了爸爸的孩子, 因為只有爸爸才會陪孩子玩那些動作大、粗魯又無聊的遊戲。

3、媽媽是那個希望孩子對家裡的所有機關和電器一無所知的人, 這樣在照顧孩子時就能少費一份心, 可是爸爸是那個從簡單的開風扇到怎樣把CD放進DVD機裡, 然後教會孩子開機的人。 讓孩子從此以後不用看媽媽的臉色, 想看VCD就自己啟動DVD機, 然後坐到沙發上開始觀賞節目。

阿為一歲多不會自己開門, 很容易照顧, 要他睡覺, 只要把門一關, 他就乖乖睡覺, 可是自從他爸爸教會他開門的方法後, 他睡覺前忽然想到什麼想玩的就自己會開門出去拿, 或乾脆在客廳玩了起來。

Advertisiment

我對阿洛先生埋怨了幾次, 最後他說:“教會他自己開門, 以後就算他不小心把自己反鎖在房間裡也不用怕, 至少他會自己開門, 這叫防患於未然。 ”我聽了, 真不知道是該贊他做得對, 還是要怪他給我添麻煩。

4、媽媽是那個看到孩子爬高爬低就大呼小叫的人, 爸爸看到孩子爬高就笑著拍手說:“好厲害”的那個人。

媽媽看到孩子從高處下來, 擔心孩子會跌倒, 就會出手把孩子抱下來, 可是同樣的情況發生在爸爸眼前, 爸爸只會在近距離看著孩子以防萬一, 然後在需要的時候, 很有耐性的教孩子怎樣安全回到地上。

5、媽媽是那個孩子要到遠地念書, 在孩子離開前流淚不舍的那個人, 爸爸是孩子離開了之後,

Advertisiment
才會在沒人的時候偷偷擦乾眼角淚水的那個人。

6、媽媽是那個女兒出嫁時放心不下嘮嘮叨叨的那個人, 爸爸是女兒出嫁時看起來有點憂悒的那個人。

媽媽看女婿越看越覺得滿意, 越看越覺得這個男人會給自己女兒帶來幸福;爸爸看女婿, 則越看越生氣, 越看就越覺得“這小子, 憑什麼把我摯愛的女兒就這樣從我身邊帶走?”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