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父母要接納男孩氣質中的特殊性

要說男孩和女孩最大的氣質差別是什麼, 想必有男孩的父母會異口同聲, 那就是男孩更加好動, 更具攻擊性。

從2歲開始, 男孩的身體攻擊(打人)和言語攻擊(說髒話)就多於女孩;在青春期, 男孩捲入反社會行為和暴力犯罪的可能性是女孩的10倍。 其實不只是2歲以後男孩子的特殊氣質才開始展現, 在出生之前, 男孩的身體活動就比女孩活躍, 比如胎動更多、力度更大等。 在整個童年期, 特別是在與同伴的交往中, 男孩都一直保持著比女孩更高的活動水準。

事實上, 男孩表現出的高活動水準, 有助於解釋為什麼男孩比女孩更有可能發起和參與非攻擊性的打鬧遊戲,

Advertisiment
比如我們會常常看到, 男孩比女孩更容易扭打成一團。 男孩女孩的確有著這樣涇渭分明的玩法。 同性的小夥伴一起玩耍的時候, 小男孩之間會互相推來推去。 動物界中的雄性也多有這種行為。 女孩子則要安靜一些。 心理學家們觀察到的上述種種, 我們都可以從中看到最初的性別氣質差異。 而這些差異並無優劣之分, 只是不一樣罷了。

男孩子沉浸在探索中時, 往往耳朵就好像是“關閉”的, 他們無法同時接受到多重資訊。 父母若對此予以批評, 對孩子的探索行為進行限制, 很容易壓制他男孩子的天性。 而且, 越是強制矯正, 效果越不好。 更好的方法是, 為孩子的發展提供恰當的支援,

Advertisiment
跟孩子說話的時候, 走到孩子跟前、低聲、蹲下來, 跟孩子保持目光接觸;為孩子這些旺盛的精力尋找合適的興趣班;帶孩子多做戶外的體育活動, 比如外出郊遊、爬山、跑步、踢球等等。

這些引導和活動, 如果主要由爸爸帶領男孩子去完成, 將是非常棒的事情。 因為, 在大運動、夠激烈的活動中, 爸爸的“硬漢”形象, 無疑是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男孩子的氣質形成, 是個非常好的參照榜樣。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