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肝腎功能尚不成熟, 肝臟解毒功能弱, 腎臟的排毒功能也差, 在藥物使用上, 小嬰兒不同于年長兒, 更不同于成年人。 大多數的成人用藥, 都不能用於小兒!有的家長認為小兒就是比成人的體重小, 成人吃的藥只要減量就行了, 這是不對的!
小兒並不是成人的縮影。 小兒從對藥物的反應、代謝、藥物作用的器官、副作用、對藥物的耐受性等等都有其特點, 在成人身上的輕微副作用在小兒身上可能就是毒性反應, 如抗菌素中的氨基糖甙類、喹諾酮類、磺胺類、氯黴素等對小兒都有不同的危害。
1、氨基糖甙類可引起小兒耳聾、腎臟功能損傷;
Advertisiment
2、喹諾酮類可引起小兒軟骨發育障礙;
3、磺胺類可引起小嬰兒黃疸, 腎臟功能損害;
4、氯黴素可引起灰嬰綜合症, 粒細胞減少症;
5、一些感冒藥小兒也不能隨便服用, 如銀翹片、感康、康必得、速效感冒膠囊等成人感冒藥;
6、還有鎮靜助眠藥;解熱鎮痛藥(撲熱息痛可以);抑酸劑;瀉藥;氯黴素滴眼液不宜長期使用;滴鼻淨等。
7、風油精雖然沒有什麼嚴重的副作用, 但小兒很容易把其弄到眼睛裡或口中。
寶寶有其特殊的一面, 給孩子使用藥物最好請教醫務人員, 即使是曾經用過的藥, 這次有與上次相同的症狀服用時也要小心。 因為在您看來相同, 可寶寶卻患的是不同的病。 寶寶許多種傳染病在發病前期都類似感冒的症狀,
Advertisiment
成年人可通過自己的感覺, 初步鑒別出自己這次患病與以往是否一樣, 是重還是輕, 可以說兒科是啞科, 即使小兒會敘述, 也大多不夠準確。 雖然父母與孩子朝夕相處, 也很難成為孩子的疾病專家。 有病看醫生, 這是兒科的特點, 而且不但要看,還要勤看――寶寶病情變化較快, 可以小時計算疾病的變化。
非處方藥是自療藥, 寶寶在使用非處方藥時, 缺乏自療這個環節, 仍然是“他”療,“他”療就要慎之又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