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父母要當心,維生素D有毒性

做父母的都擔心自己的孩子患佝僂病, 因為佝僂病會引起各種畸形。 這是由於缺乏維生素D, 使鈣、磷吸收不足, 骨骼軟弱, 不能正常骨化的原因導致的。

人體內的維生素D是從哪裡來的呢?首先, 人體自身就能合成, 皮膚內含有一種7-去氫膽固醇, 經日光中的紫外線照射後, 可變為膽骨化醇, 即維生素D3。 這種物質亦可來自食物, 如動物的肝臟、蛋類都含有豐富的維生素D3。 穀類植物中含有麥角骨醇, 經紫外線照射後可變為麥角骨化醇, 即維生素D2, 同樣有抗佝僂病的效力。 由於人體自身能合成維生素D, 食物中又有豐富來源,

Advertisiment
所以一般不會缺乏。

自從人們認識維生素D可預防和治療佝僂病後, 維生素D製劑的應用日趨普遍, 於是出現了一個偏向, 即濫用維生素D。 在歐美各國, 嬰兒多採用人工餵養, 為了預防佝僂病, 在奶粉中加入大量維生素D, 結果產生了嚴重後果。 1952年在英國和瑞士發現了一組原因不明的嬰兒高血鈣症, 接著美國和加拿大也相繼發現。 1953-1954年期間英國有200例報告, 這些嬰兒有食欲不振、煩燥、口渴、多尿、大便秘結、肌肉軟弱、體重不增、間歇發熱、咳嗽氣喘、高血壓、精神異常、發育障礙, 嚴重的有獅樣面貌。 經過多方面調查, 發現系奶粉中維生素D含量過高所致。 1957-1958年美國奶粉中維生素D含量減少了一半, 此病即顯著減少。 後來又發現有些嬰兒維生素D攝入量不大,

Advertisiment
但也發生高血鈣症, 故認為與嬰兒對維生素D過敏有關。 現在國外對維生素D的毒性已有了較深刻的認識, 濫用維生素D的現象已逐年減少。 當前, 國內使用維生素D預防佝僂病已很普遍, 也產生了濫用維生素D的現象, 有些人把魚肝油和維生素D當作補藥, 甚至以注射維生素D3和維丁膠性鈣來預防佝僂病, 結果許多嬰兒發生了中毒。 這就是現在有許多孩子食欲不振、身體消瘦、發育不良、經常發熱、咳嗽、氣喘的原因之一。 許許多多的事例提示我們:對國外大量應用維生素D發生中毒的教訓應引以為戒, 不要給孩子濫用維生素D。

為了預防維生素D中毒, 首先應該弄清哪些嬰兒不能耐受維生素D。 這些嬰兒是:

Advertisiment

1、生長障礙, 如腦發育不全、先天愚型、內分泌紊亂、甲狀腺機能低下等各種原因的侏儒症。

2、發育遲緩、頭顱小、顳部窄、前額圓、囪門小或早閉。

3、出牙數和身高雖不正常, 但骨齡正常。

4、X線檢查長骨幹骺端暫時鈣化帶增厚。

5、肢體長期不活動, 如小兒麻痹、腦性癱瘓、肌營養不良等。

由於這些嬰兒不能耐受維生素D, 故應用時很容易發生維生素D中毒。

其次, 應考慮如何合理應用維生素D。 如果沒有佝僂病, 就不一定要用維生素D。 通常母乳餵養的嬰兒, 經常接觸陽光, 在五六個月後開始添加輔助食品, 這些小兒一般發育正常, 無需補充維生素D。 只有秋冬出生的嬰兒, 接觸陽光較少, 人工餵養, 沒有及時添加輔食以及體型粗大發育較快的嬰兒,

Advertisiment
才需補充維生素D預防佝僂病。

此外還要注意:預防需要量並不大。 小兒每日維生素D的許容量為400國際單位, 故嬰兒每日給濃魚肝油2滴, 幼兒每日給魚肝油丸劑一粒就夠了。 維丁膠性鈣和維生素D3只用於佝僂病的突擊治療, 不能用作預防, 否則就有發生中毒的危險。 嬰兒一旦出現煩躁、口渴、多尿、便秘、發熱、咳嗽、氣喘等現象, 表示不能耐受維生素D, 應停止服用。

利用大自然的陽光預防佝僂病是最經濟、最安全有效的方法, 讓嬰幼兒多沐浴在陽光中吧。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