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子女成人、成才, 父母負有責任, 這必然會給父母帶來一定的心理壓力。 這種心理壓力, 一方面將促進父母重視家庭教育, 另一方面如果壓力過重將可能導致家教失誤。 例如, 當你參加父母會, 孩子成績不如別人, 不能為你“爭氣”時;當你跟同事、鄰居談論孩子, 或帶孩子看望親友感到孩子比別人差, 不能為你“爭臉”時;當你的孩子受到長輩責怪, 說你管教不嚴, 不能為你“光宗耀祖”時, 都會給你心理上帶來無形的壓力。 如果再在虛榮心的驅使下, 將更感到壓力沉重, 你很可能在這種“恨鐵不成鋼”的情況下,
Advertisiment
在大多數父母眼中, 孩子天生就該是聽話的, 因而對他們的好行為總是視而不見, 而對他們的一些不良行為卻格外注意, 甚至逢人便講, 殊不知, 這樣做只會使孩子的不良行為更加根深蒂固。
有位母親經常當著孩子的面對別人說:“這孩子只愛聽故事, 不愛講故事;愛亂畫, 不愛寫字;膽子大得誰都不怕……”結果, 孩子上學後, 不願回答老師的提問, 愛自己亂畫不願寫字, 並常常不顧老師的勸阻和批評破壞紀律。 老師和父母都以為他是個弱智兒童,
Advertisiment
在大多數父母眼中, 孩子天生就該是聽話的, 因而對他們的好行為總是視而不見, 而對他們的一些不良行為卻格外注意, 甚至逢人便講, 殊不知, 這樣做只會使孩子的不良行為更加根深蒂固。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 美國軍方招募了一批紀律散漫、不聽指揮的人到前線打仗, 當局請來心理學家幫助管理這些人。 心理學家要求這些人每個月都給家人寫一封信, 信的內容由心理學家擬好, 告訴親人他們在前線如何勇敢, 如何聽指揮和立戰功等。 半年之後, 這些人竟都變了樣, 變得像信中所說的那樣勇敢和守紀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