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其他>正文

父母要覺察和調節自己的情緒

親子溝通, 父母是成熟的一方, 是主導的一方。 因此, 親子溝通的好壞, 源于父母。 父母與孩子溝通, 不僅要懂得一點親子溝通的技巧, 還要學會觀察自己的情緒。 由于工作的便利, 我曾問過幾個孩子:你的爸爸媽媽下班回來, 有沒有為很小的事情向你發火?大多數孩子都舉起了手。 可見父母拿孩子出氣的現象并不少見。

但是, 做父母的自己往往并不覺察, 特別是在情緒頭上, 總是理直氣壯地認為自己是出于管教孩子的責任感。 但父母須知, 當你自己帶著負向情緒的時候, 你不會是好的教育者, 你會放大孩子的過錯。

Advertisiment
而家長對孩子吹毛求疵, 動輒指責, 對孩子形成健康的良好自我概念很不利。 因為孩子的自我概念是從“重要他人”的評價中逐步形成的, 而父母是他們最重要的“重要他人”。 父母在孩子形成什么樣的自我概念的過程中起著決定性的至關重要的作用。

因此, 父母“自我覺知情緒狀態”的能力很重要。 因為“自我覺知”往往是贏得情緒控制的第一步。 無此第一步, 就不可能有情緒的自我控制。 有人稱這種“自我覺知”能力為一個“旁觀的自我”, 不動聲色地注視著你的情緒起伏變化。

比如, 你對孩子惱怒不可遏, 恨不得揍他-頓;同時, 你“自我覺知”到“這就是我感受到的憤怒”。 當你心里這樣對自己說的時候, 你就可能思考我是不是真的要揍他一頓?而如果沒有這“自我覺察”的一步,

Advertisiment
那么, 你很可能就揍下去了, 而事后也不知道自己當時是怎么回事。

情緒“自我覺知”的能力還包括意識到自我對此情緒的看法, 如“這事真的值得我這樣憤怒嗎”?相信許多人會有過這樣的體驗:你心中的那個“旁觀的自我”, 說“我不應當有此感覺”, “我要努力使自己理智一點”;還有, 當你為孩子極為焦慮時, 你腦子里會閃過“讓他去吧, 再想也沒有用”這樣的念頭。 這些都屬于“自我覺知”對自己情緒的看法和一些控制。

心理學家發現人們處理自己的情緒可分為四種:

自我覺知型:隨時能覺察自己的情緒, 并能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情緒。 自我覺知型父母管教孩子更有耐心,

Advertisiment
更理智而有人情味。 他們也有情緒低落的時候, 但不會輾轉反側, 纏綿其中。 他們會告訴孩子:現在我情緒不好, 不要來煩我。 而不是拿孩子當出氣筒, 對孩子吹毛求疵。 在這樣的家庭里, 孩子成長中雖然也會出現問題, 但不會成為癥結。

沉凝型:情緒多變, 反復無常而又不自知。 總是被自己情緒的狂潮所主宰, 任憑自我沉溺于惡劣情緒的泥潭而不能自拔。 他們常常拿孩子當出氣筒卻并不自知。 當情緒風暴過去, 往往又非常后悔和內疚, 又掉眼淚, 又摟抱孩子, 弄得孩子不知所措。 情緒多變的父母容易培養出情緒不穩定的孩子。

認可樂天型:對自我情緒的感受雖一清二楚, 但認可自己的情緒并不思改變。 這樣的父母也會錯怪孩子,

Advertisiment
但他們不會因此耿耿于懷。 在這樣的家庭里, 父母對孩子發脾氣, 就像夏日的暴雨, 來得猛, 去得也快。 因此孩子雖然挨劈頭蓋腦的責罵, 甚至挨揍, 但孩子總的說來是輕松的。

認可悲觀型:雖能清晰地認識到自我的情緒狀態, 但即便明知為不良情緒, 也聽憑自己煩惱悲傷, 無所作為。 這樣的父母創設的是一個郁郁寡歡的家庭環境。 當他們錯怪孩子以后, 他們心里很后悔但又不會明白向孩子但陳。 在這樣的家庭里, 孩子容易形成內向、壓抑的人格, 易情緒緊張。

你屬于哪一種呢?你的妻子(或丈夫)屬于哪一種呢?

情緒有兩個層面:意識與無意識。 心理學家告訴我們, 人類精神世界的絕大部分都是無意識的。 但情感即使潛伏于無意識的層面靜靜醞釀,

Advertisiment
它仍然會“不知不覺”指示你的行為, 而你自己并不會意識到它們在起作用。

生活中,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體驗:你接連遇到好幾件不順心的事情, 下班路上, 你又無端地被一個家伙胡攪蠻纏, 一回到家, 看見孩子正在看電視, 你的氣就不打一處來。 你向孩子大發脾氣, 一點聽不進孩子的解釋, 而你可能更加憤怒, 認為所有的人都在跟你作對, 連自己的孩子也不理解自己, 而自己辛苦勞累, 還不是為了孩子了這樣想著, 你越發憤怒。 而實際上, 真正令你憤怒的是那些“不順心的事情”, 它一直在你的意識層面之下涌動翻騰, 并支配著你的憤怒反應。

許多人在工作中常常會壓抑一些負向的感覺和情緒, 一個人心中積壓的負向情緒越多,脾氣就越暴躁。所以,情緒暴躁的父母要仔細想一想,生活中究竟有哪些事情讓你不舒服呢?把那些被你壓抑在無意識層面的東西翻出來,翻到意識層面來,你才可能去處理它。此外,人在身體疲勞或者睡眠不足的清況下,在壓力太大的情況下,也容易產生焦慮、厭倦等負向感覺。而這種負向感覺都會導致你為一點點小事發脾氣。因此適當地照顧好自己的身體,適當安排好自己的工作和家務也很重要。因為只有當你精神飽滿的時候,你才會有平和的情緒面對孩子。

面對負向情緒,最安全的策略是既不要積郁,也不要發泄,而是宣泄。學會宣泄,就是要學會把自己不滿的情緒,感覺到的憤怒及時宣泄出去。如在單位或在外面遇到不愉快事情,一到家,就先向家人傾訴自己的倒霉事,取得家人的理解、勸慰和支持。此外,還可以用干力氣活做家務等辦法泄放你心中的惱怒。

同樣,如果你對孩子的行為有不滿,不要忍著不說,因為忍著不說,意味著你在放縱孩子繼續他的不好行為;而你則在積蓄憤怒。所以要及時表達你的不滿,就事論事,只說眼前一件事。如果你的孩子抱怨你常常吹毛求疵,那么你要做的不是忍著不說,而是調整自己的情緒,寬容孩子小的過錯。

如果你偶爾錯打了孩子,錯怪了孩子,只要是偶爾的,你不必太自責后悔,因為事情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糟糕。對于成長中的孩子,被冤枉被錯怪也是成長的一部分。他們要學習會承受、會諒解、會處理,而你如果過分地自責自悔,很可能導致新的負向情緒,反而使事情更糟糕。

分享到: 本文相關推薦 如何教孩子調節情緒 調節情緒的方法 怎么調節自己負面情緒 學會調節自己的情緒 生氣時怎么調節情緒 如何調節情緒不穩定 中學生如何調節情緒 調節不良情緒的方法 怎樣調節情緒 一個人心中積壓的負向情緒越多,脾氣就越暴躁。所以,情緒暴躁的父母要仔細想一想,生活中究竟有哪些事情讓你不舒服呢?把那些被你壓抑在無意識層面的東西翻出來,翻到意識層面來,你才可能去處理它。此外,人在身體疲勞或者睡眠不足的清況下,在壓力太大的情況下,也容易產生焦慮、厭倦等負向感覺。而這種負向感覺都會導致你為一點點小事發脾氣。因此適當地照顧好自己的身體,適當安排好自己的工作和家務也很重要。因為只有當你精神飽滿的時候,你才會有平和的情緒面對孩子。

面對負向情緒,最安全的策略是既不要積郁,也不要發泄,而是宣泄。學會宣泄,就是要學會把自己不滿的情緒,感覺到的憤怒及時宣泄出去。如在單位或在外面遇到不愉快事情,一到家,就先向家人傾訴自己的倒霉事,取得家人的理解、勸慰和支持。此外,還可以用干力氣活做家務等辦法泄放你心中的惱怒。

同樣,如果你對孩子的行為有不滿,不要忍著不說,因為忍著不說,意味著你在放縱孩子繼續他的不好行為;而你則在積蓄憤怒。所以要及時表達你的不滿,就事論事,只說眼前一件事。如果你的孩子抱怨你常常吹毛求疵,那么你要做的不是忍著不說,而是調整自己的情緒,寬容孩子小的過錯。

如果你偶爾錯打了孩子,錯怪了孩子,只要是偶爾的,你不必太自責后悔,因為事情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糟糕。對于成長中的孩子,被冤枉被錯怪也是成長的一部分。他們要學習會承受、會諒解、會處理,而你如果過分地自責自悔,很可能導致新的負向情緒,反而使事情更糟糕。

分享到: 本文相關推薦 如何教孩子調節情緒 調節情緒的方法 怎么調節自己負面情緒 學會調節自己的情緒 生氣時怎么調節情緒 如何調節情緒不穩定 中學生如何調節情緒 調節不良情緒的方法 怎樣調節情緒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