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父母言行影響孩子身心健康

孩子最不需要的100個誤導之“不良暗示”

小明媽媽告訴心理醫生:“我在生小明的時候不太順利, 醫生不僅給他吸了氧, 還告訴我孩子以後可能會出現智力問題。 他今年九歲了, 和一般的孩子不太一樣, 先天不足, 腦子不正常, 學習上有困難, 成績位於班裡的後十名。 我真擔心他會有智力低下的問題。 ”媽媽越說越激動, “我已經帶他看了七八家醫院, 也做了很多檢查, 就是沒查出什麼毛病。 他主要是腦子有問題, 是我生他的時候落下的病根兒。 ”媽媽反復強調。

當醫生將目光轉向了小明, 小明不假思索地說:“我的腦子有問題,

Advertisiment
所以學習不好。 我也挺著急的, 不知怎麼辦好。 ”小明媽媽又說:“每一次看病我都將他腦子受過傷的事情, 還有影響學習的事情給醫生說一遍。 ”

經過測定, 小明的智力水準正常, 根本不存在智力低下的問題。 之所以會出現學習等不好的情況, 完全是因為小明的媽媽給了小明過多的不良暗示。 小明則在學習上沒有付出太多的努力, 反而以自己的腦子不好為藉口, 在學習上比較懶惰, 成績不好當然是意料之中的事了。

心理研究表明, 每個人在生活中總會接受這樣或那樣的心理暗示, 這些暗示有的是積極的, 有的則是消極的。 而一些比較敏感、脆弱、獨立性不強的人, 譬如婦女和兒童, 就比較容易接受暗示。

Advertisiment
如果是長期的消極和不良的心理暗示, 就會對人的生活產生一定的影響, 使情緒受到波動, 嚴重的甚至會影響到健康。 小明就是由於長期的不良心理暗示導致學習困難。 而往往施加不良心理暗示的人恰恰是被暗示者身邊最愛、最信任和最依賴的人, 如母親等。 如果長期對某人施加不良心理暗示, 必然影響到個體的認知思維過程, 使人形成不良的心理反應和行為模式。 而對於缺乏辨別能力的兒童來講, 不良的心理反應更易於形成和固定下來, 嚴重的甚至會影響到兒童一生的發展。

因此, 作為父母和老師, 對於兒童的正常發展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尤其是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兒童的思維能力和心理的健康和發展起到促進或限制作用。

Advertisiment
所以, 不管在什麼樣的情況下, 都要儘量多給兒童積極健康的心理影響以及實際的幫助和引導。 此外, 讓孩子能夠正確地認識自己或許更重要。 讓孩子形成正確的自我觀念、恰當的自我認知, 更利於他們成年後在社會上找到正確的位置。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