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寶寶讓父母頭疼尤其是當寶寶的小清晰氾濫時候, 那麼當寶寶出現耍賴、不聽話的情形時, 絕對不會是無緣無故, 背後一定有其動機與原因, 因此父母一定要學會如何處理寶寶的情緒。
孩子的表達能力有限
隨著年齡的增長, 孩子開始擁有自己的主見與想法, 但卻尚未學會管理自己, 因此面對大人的規定而有所意見或者不滿時, 礙於表達的不完整, 或者是不懂得如何說明, 便會以反抗、不聽話的表現, 做為另一種形式的表達。
做為引人關注的手段
當寶寶乖巧聽話時, 父母可能因其他忙碌的事情而忽略對於孩子的關心,
Advertisiment
對付寶寶處理孩子耍賴的當下反應
當孩子耍賴時, 千萬不要輕易妥協, 父母的態度更要堅定, 只要孩子發現哭鬧與耍賴無法達到他所預期的目的時, 自然就會停止, 事後父母則應再藉機教育, 告知守規矩的真正理由, 不可當場就乙太過情緒化的語氣或用詞來告誡孩子, 才能讓孩子真正瞭解守規矩的用意, 而不是因畏懼責打而停止錯誤的行為。
日常規矩的建立
寶寶會耍賴, 通常都是因為事情不如他的意, 因此平時父母就應建立生活的規矩, 通常就是對於玩具、零食的規範,
Advertisiment
鼓勵孩子正確的表現
坐而言不如起而行, 訂定了規矩之後, 要讓孩子認清是非的最好方式, 就是在事實上給予明顯的區隔, 當孩子因表現良好受到鼓勵時, 自然能強化規矩的正面意義;孩子犯錯時固然也要給予處罰, 但不宜太過放大, 把焦點放在寶寶的好行為上, 他會更樂於表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