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尚未完全懂事、還不能進行推理的寶寶, 依靠講道理的方式使寶寶主動放棄攻擊幾乎是不可能的, 應當在瞭解了寶寶“打人”的原因後, 尋求其他勸導的方法和技巧來對症下藥地減少寶寶的“暴力”行為:
1, 營造和諧的生活環境
與成人相比, 寶寶更容易受外界環境的影響, 因此創設良好的豐富的環境對於避免寶寶攻擊性行為是非常有好處的。 在現實生活中, 寶寶攻擊性行為的觀察學習主要有三個來源:家庭成員、社區文化、大眾傳媒。 爸媽不僅要做寶寶的好榜樣, 還要幫寶寶遮罩掉那些不良的資訊,
Advertisiment
研究證明, 在一個有多種多樣玩具、充裕的自由玩耍時間和良好氣氛的環境中生活, 寶寶攻擊行為會大大減少。 因此, 如果發現寶寶有愛打人的跡象, 爸媽可以提供多一些的活動空間、書籍、玩具和自我支配的時間供寶寶選擇:多一些與寶寶溝通的時間, 及時緩解寶寶內心的壓力和不滿的情緒。
2, 注意自己的行為
作為寶寶最直接的模仿物件, 爸媽要審視自己的行為:大人是否有暴力或打鬥行為(哪怕是玩笑), 不要在跟寶寶玩遊戲時寵愛地和他打打鬧鬧, 以免寶寶模仿。 如果寶寶摔了、磕了, 或是在與成人玩遊戲時惱了, 不要幫寶寶洩憤似的拍打人或物體, 否則會被寶寶模仿到這種洩憤的行為;寶寶接觸的電視或圖畫書是否有太多不良的暴力情節;是否用打來改變寶寶的意願等。
Advertisiment
3, 規範教養方式
爸媽要有意識地關注寶寶是否有挫折沮喪的跡象, 加強親子溝通, 關注傾聽寶寶的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 進行適當的心理疏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