妮妮是個急性子的小姑娘, 還很有攻擊性。 一有不太滿意的地方, 她就會大喊大叫, 說一些“你這個笨蛋!”“把你打得亂七八糟!”等等“惡狠狠”的話。 媽媽有時故意讓別的小朋友還擊她, 讓她體會一下被攻擊的滋味, 結果, 她一邊哭一邊說:“我用棍子把你打得稀巴爛!”
有的孩子說話比妮妮還“狠”, 如:“踢死你!”“揍扁你!”“你不想活了!”等等, 怎樣幫助孩子改掉這個壞毛病, 培養和善說話的好習慣呢?
“狠話”出自一顆無法擺平的心
當遇到挫折的時候, 孩子的攻擊性行為主要有兩種方式:身體攻擊和語言攻擊。
4歲之前的男孩子和女孩子的攻擊方式差別不大,
Advertisiment
孩子的攻擊方式和程度雖然不同, 但都出自一顆無法擺平的心。 當自己的意願得不到滿足的時候, 採取什麼方式自我調整心態, 關係到孩子的情緒智慧發展水準和處理問題的能力。
例1:自己不能擺平的孩子
星星和輝輝在一個房間裡玩, 星星把汽車開得嗚嗚叫, 輝輝想湊過來玩, 星星卻不讓。 輝輝就生氣了:“你為什麼不跟我玩?我要你跟我玩!”他大叫兩聲, 星星沒理他。 接著輝輝開始動手搶奪, 這一行為的意思是:“你不跟我玩,
Advertisiment
例2:自己能擺平的孩子
夢夢在玩媽媽新買的娃娃, 婷婷說:“讓我玩一會兒吧。 ”夢夢噘著小嘴說:“不!”婷婷自言自語地說:“你不跟我玩, 我自己玩。 ”她自己玩起了過家家, 還樂得有說有笑, 夢夢被她吸引走過來了, 想跟她一起玩, 婷婷不但沒有拒絕和“報復”她, 還說了一句:“跟我玩好玩吧!”相當於用事實“教育”了夢夢。
同樣遭遇被拒絕, 婷婷的心理調節能力和處理問題技巧要比輝輝高出許多, 具有“兒童領袖”的品質, 既能鎮定自己也能“收攏”別人, 她的快樂感和成就感自然也是輝輝所無法比擬的。
培養策略
◆ 接納和關懷孩子的不良情緒
當孩子出現攻擊行為的時候,
Advertisiment
媽媽蹲下來跟孩子平靜地說:“媽媽知道你很難過。 ”在接納和關懷他的同時用堅定的語氣說:“但是媽媽不喜歡你那樣說話(或踢打), 我們能不能想想其他好辦法呢?”孩子能讀懂媽媽的語氣和表情, 他從媽媽那裡既得到了情感支持又受到了理性引導。
◆ 不要總是給孩子找“替罪羊”
孩子遭受挫折的時候是否採取攻擊的方式, 與他的歸因方式有關, 如果他總是把自己失敗的原因歸向外界, 他就容易採取攻擊行為,
Advertisiment
例如, 孩子摔倒了——
→有的家長使勁跺地、拍桌或踢凳, 為孩子找一個“替罪羊”, 其實這是暗示孩子把過錯轉移到他人或他物身上以取得心理平衡;
→有的家長一味自責都是自己沒有照顧好孩子, 還求孩子:“你打媽媽(或奶奶)吧!”這時如果孩子平靜下來, 說明他接受了家長的自責和自我懲罰, 幫助他找到了心理失調的“替罪羊”。
“替罪羊”促使孩子形成“怨天尤人”的思維, 孩子在接受這個“替罪羊”的時候, 已經學會了攻擊, 長久下去就依賴攻擊來獲得心理平衡。
◆ 優化和改良孩子的記憶庫
愛攻擊的孩子容易記著生活中的不愉快, 容易忘卻生活中的快樂, 因此他的記憶庫需要優化和改良。
Advertisiment
讓孩子學會感恩生活中的每一天、每一人和每一物是優化孩子記憶庫的好辦法。
例如, 有一位媽媽帶著孩子下臺階, 可是臺階太高了, 孩子不敢自己下來, 正好旁邊有一塊石頭, 孩子踩著石頭搭個腳, 邁下了臺階, 這時媽媽對孩子說:“你要感謝這塊石頭, 是它幫助了你。 ”孩子蹲下來, 摸摸石頭說:“謝謝你!”
沒有感恩心態的媽媽可能對石頭的“幫助”無動於衷, 如果石頭絆了孩子一腳, 還會誘導孩子“仇恨”石頭:“都是這個壞石頭, 我要把你踢得遠遠的!”可能孩子樂了, 但是他也習得了攻擊不相關因素的行為方式。
◆ 避免某些故事刺激孩子的攻擊行為
一個老師讓孩子們編童話, 全班大多數孩子編的童話主題都是打打殺殺的“爭鬥”和“爭吵”, 只有一個孩子編的童話帶來和平與和諧的空氣,他的故事裡,主人公之間的關係和睦,相互幫助,說話幽默,給老師和全班同學帶來了歡笑。
之所以這樣,是現在的孩子看暴力內容的影視片、書籍太多,這些故事的情節依賴於“不打不成交”,結局也依賴於“有輸有贏”,於是很多孩子模仿這些故事角色的動作、語言和“拼殺”本領,並不知不覺用於理解和解決現實生活的問題。家長要及早防範,多給孩子提供一些友好、和善、幽默主題的讀物,陶冶孩子良好的性情。
◆ 教孩子說好聽的、和善的話語
不讓孩子說“狠話”,那教孩子說什麼話呢?筆者曾經訪問過臺灣幼教,臺灣很重視培養幼兒和善儒雅的性格,有些幼稚園的特色教育是營造“鼓舞家園”,培養孩子“從小到大說好話”,要求孩子、教師和家長“每天說一句好話,將愛傳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幼稚園根據孩子的語言發展特點和思維水準,向家長和教師推薦了利於孩子誦讀和學習的100句好話。這些好話簡短、動聽,既促進語言發展,又促進人際交往智慧發展,在此向媽媽推薦一些,幫助孩子形成和善話語掛嘴邊的好習慣。
三個字的好話,例如:★好可愛。★好極了。★好主意。★好多了。★真好呀。★做得好。★非常好。★恭喜你。★了不起。★很不錯。★太棒了。
四個字的好話,例如:★太奇妙了。★真是傑作。★那就對了。★多美妙啊。★我好愛你。★繼續保持。★你很能幹。★做得漂亮。
五個字的好話,例如:★做得好極了。★繼續試試看。★真令人驚訝。★真令人感激。★真得謝謝你。★你辦得到的。★你幫得很對。★你真是可愛。★你走對路了。★記性真好呢。
六個字的好話,例如:★那實在太好了。★繼續加油努力。★我真以你為榮。★我很喜歡那樣。★你可以辦到的。
以上好話充滿了友好、致謝、接納、寬容、鼓勵、欣賞等內涵,總是說“好話”,還愁“狠話”不從孩子的嘴邊溜走?
只有一個孩子編的童話帶來和平與和諧的空氣,他的故事裡,主人公之間的關係和睦,相互幫助,說話幽默,給老師和全班同學帶來了歡笑。之所以這樣,是現在的孩子看暴力內容的影視片、書籍太多,這些故事的情節依賴於“不打不成交”,結局也依賴於“有輸有贏”,於是很多孩子模仿這些故事角色的動作、語言和“拼殺”本領,並不知不覺用於理解和解決現實生活的問題。家長要及早防範,多給孩子提供一些友好、和善、幽默主題的讀物,陶冶孩子良好的性情。
◆ 教孩子說好聽的、和善的話語
不讓孩子說“狠話”,那教孩子說什麼話呢?筆者曾經訪問過臺灣幼教,臺灣很重視培養幼兒和善儒雅的性格,有些幼稚園的特色教育是營造“鼓舞家園”,培養孩子“從小到大說好話”,要求孩子、教師和家長“每天說一句好話,將愛傳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幼稚園根據孩子的語言發展特點和思維水準,向家長和教師推薦了利於孩子誦讀和學習的100句好話。這些好話簡短、動聽,既促進語言發展,又促進人際交往智慧發展,在此向媽媽推薦一些,幫助孩子形成和善話語掛嘴邊的好習慣。
三個字的好話,例如:★好可愛。★好極了。★好主意。★好多了。★真好呀。★做得好。★非常好。★恭喜你。★了不起。★很不錯。★太棒了。
四個字的好話,例如:★太奇妙了。★真是傑作。★那就對了。★多美妙啊。★我好愛你。★繼續保持。★你很能幹。★做得漂亮。
五個字的好話,例如:★做得好極了。★繼續試試看。★真令人驚訝。★真令人感激。★真得謝謝你。★你辦得到的。★你幫得很對。★你真是可愛。★你走對路了。★記性真好呢。
六個字的好話,例如:★那實在太好了。★繼續加油努力。★我真以你為榮。★我很喜歡那樣。★你可以辦到的。
以上好話充滿了友好、致謝、接納、寬容、鼓勵、欣賞等內涵,總是說“好話”,還愁“狠話”不從孩子的嘴邊溜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