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 不少父母喜歡對孩子諄諄教誨, 其表現方式就是講道理, 進行說服教育。 我們或許可以稱之為“說教”——借“說”達到“教”之目的。 但是不知從何時起, “說教”一詞成了貶義詞, 滑向了過度教育一邊。 講大道理, 不停地嘮叨, 試圖說服孩子, 不僅影響了溝通效果, 甚至還起到了反作用。 以下是兩種過度說教的角色, 我們不妨來看看——
A:說服者角色基本特徵:講道理。
操作方式:長篇大論。
說教理由:道理是正確的, 你必須聽。
孩子為什麼反感家長講道理?因為你講的道理是“大道理”。 什麼是大道理?大道理就是人盡皆知、絕對正確的道理。
Advertisiment
大道理就是說不到點子上的大原則、大方向, 因為說不到點子上, 所以, 聽道理的人就不知道你的道理在哪兒。
大道理就是光說不做——光說孩子, 自己沒有做出榜樣。 光言教, 不身教。 你自己都不願意去做, 卻要求孩子去做, 當然, 只能產生大道理的效果了。
“大道理”的別名是什麼?是“沒用”“不實際”“不耐煩聽”“空洞”“枯燥”“無的放矢”等。
孩子訴苦
上小學六年級的琪暢, 因為期末考試數學考了20多分, 語文考了30多分, 成為年級倒數第一而被父母從晚上6點一直教訓到次日淩晨1點。 琪暢說:“那次考試過後, 爸爸來開家長會, 我就在操場上轉圈,
Advertisiment
爸爸見自己口水都說幹了, 兒子不僅沒有聽進去, 反而追究起自己的責任來, 又劈頭蓋臉地說起來, 說來說去還是那些大道理, 什麼“我都是為你好, 我不工作不賺錢, 誰養活你, 你讀啥子書”之類的話。 琪暢聽了很多遍之後,
Advertisiment
琪暢說, 爸爸媽媽工作忙, 平時沒時間管他, 對他比較放任。 而他因為沒有家長管束, 也變得比較貪玩。 孩子哪能不犯錯誤呢?爸爸見他犯點小錯, 總是嘮嘮叨叨說個沒完。 “我都曉得了, 他還不停地說, 一說就是半小時、一小時。 我的腦子裡經常有爸爸媽媽不停教訓我的場景、聲音, 讓人煩躁得很, 他們越是說得起勁, 我越是不想聽!”琪暢說。
點評:這類父母與其說是在教育孩子,
Advertisiment
基本特徵:嘮叨。
操作方式:喋喋不休, 反復播放“錄音帶”。
Advertisiment
說教理由:我教育你, 全都是為你好。
一次由169名學生參與的調查問卷中, 有112名學生把父母最大的毛病定為“嘮叨”。 調查問卷上, 他們寫下了父母嘮叨的理由:
有一次我把墨水打翻了, 爸爸罵了我好久, 一直用粗暴的語言;
有一次他把我送回學校, 一路上都在說要我把成績提高;
每次上學都叫我小心點, 天天如此, 一天一遍;
做錯一點小事就說我, 一說就是幾個小時;
有一次我起床晚了, 媽媽站在床邊嘮叨了半天。
孩子對家長嘮叨的反感, 就像電影《大話西遊》裡孫悟空對唐僧的厭惡。 孩子犯錯時, 急於解決問題的家長, 總是採取這種看似行之有效而實際毫無作用的辦法:反復嘮叨。
“嘮叨是家庭教育的一大殺手”, 早有人這樣說過, 可見害處不淺。它的兩大害處是:第一,反復、重複的話語經常在孩子耳邊響起,是在不斷地給孩子施以相同的刺激,會讓孩子產生心理惰性,降低父母的威信,孩子聽不進去,煩不勝煩,能躲就躲,躲不過去就權當沒聽見,或者跟你吵,傷害親子關係。第二,容易讓孩子養成拖遝磨蹭的習慣,爸媽老這樣說我、催我,反正我就這樣了,愛咋地咋地。這是孩子的被動攻擊或叫軟性抵抗。
孩子的日記: 我很喜歡看課外書。今天放學早,作業不多,回家後我就迫不及待地拿出《飄》來看。媽媽過來,一看我手上拿著課外書,就生氣地說:“光看沒用的,還不寫作業!”我心虛地回答:“看完這頁就寫,也就10分鐘。”“10分鐘,這可是你說的!”媽媽離開不到3分鐘,就又回來了:“快看完了吧?趕緊寫作業吧,要不又要寫到晚上10點了。”我沒理她,繼續看小說,同時心裡也有點煩,不是還差7分鐘嘛。媽媽見我不理她,無趣地走開,然後我聽見她在客廳裡埋怨我:“人家的孩子一回到家就寫作業,這孩子倒好,看什麼小說,每天作業寫到深更半夜,成績會好到哪裡去!”我越聽越煩,她怎麼就知道我看小說,成績就不好了?媽媽繼續嘮叨著,弄得我小說也看不下去了。無奈,我開始寫作業。不到10分鐘,我媽又進來了,說:“今天要快點做作業,不要在背後搞小動作,不要老讓我生氣!”我忍無可忍,沖她大喊:“誰背後搞小動作了?你天天疑神疑鬼的,煩不煩?”媽媽立即火了:“你還敢頂嘴,看我把你的小說收了,讓你看!”“收就收,這學我也不上了……”我也生氣了。一陣吵鬧後,我終於平靜下來,卻感到莫名的孤獨和沮喪湧上心頭……
點評:從孩子的日記中可以看出,母子之間溝通失敗,關鍵在於媽媽的嘮叨和缺乏分寸的把握。媽媽看到孩子不做作業而看課外書,內心的憤怒、焦慮促使她不自覺地不斷提醒、催促。過度的指責、批評,讓孩子心煩意亂,引發內心的抵觸情緒,與媽媽產生激烈衝突。對一件事情反復嘮叨,是對孩子的不信任。媽媽告訴孩子要怎麼做後,就要耐心等待孩子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而不是不斷嘮叨、催促,如果孩子真的沒做到,內疚感會促使他反省自己。但是如果父母一再嘮叨,孩子沒有做到,也不會有任何的內疚感。
父母不管是說服者也好,是嘮叨者也罷,都是以語言的方式傳達過量的資訊,從而導致溝通無效。這也反映了家長的自我中心意識,也就是只關注自己的情緒、心情,全然不顧孩子的感受和體會;只用自以為正確的道理不斷向孩子灌輸,忘記了資訊的接收者不是電腦,不是你在鍵盤上敲上什麼字,螢幕上就會立即顯示什麼字。同時,也反映了家長對孩子心理的不瞭解,對孩子人格的不尊重,更反映了家長在教育孩子時的焦慮、急躁和無奈。
因此,教育需要的不是過度,而是恰當、適量。我衷心希望家長們少犯,最好不犯此類錯誤
可見害處不淺。它的兩大害處是:第一,反復、重複的話語經常在孩子耳邊響起,是在不斷地給孩子施以相同的刺激,會讓孩子產生心理惰性,降低父母的威信,孩子聽不進去,煩不勝煩,能躲就躲,躲不過去就權當沒聽見,或者跟你吵,傷害親子關係。第二,容易讓孩子養成拖遝磨蹭的習慣,爸媽老這樣說我、催我,反正我就這樣了,愛咋地咋地。這是孩子的被動攻擊或叫軟性抵抗。孩子的日記: 我很喜歡看課外書。今天放學早,作業不多,回家後我就迫不及待地拿出《飄》來看。媽媽過來,一看我手上拿著課外書,就生氣地說:“光看沒用的,還不寫作業!”我心虛地回答:“看完這頁就寫,也就10分鐘。”“10分鐘,這可是你說的!”媽媽離開不到3分鐘,就又回來了:“快看完了吧?趕緊寫作業吧,要不又要寫到晚上10點了。”我沒理她,繼續看小說,同時心裡也有點煩,不是還差7分鐘嘛。媽媽見我不理她,無趣地走開,然後我聽見她在客廳裡埋怨我:“人家的孩子一回到家就寫作業,這孩子倒好,看什麼小說,每天作業寫到深更半夜,成績會好到哪裡去!”我越聽越煩,她怎麼就知道我看小說,成績就不好了?媽媽繼續嘮叨著,弄得我小說也看不下去了。無奈,我開始寫作業。不到10分鐘,我媽又進來了,說:“今天要快點做作業,不要在背後搞小動作,不要老讓我生氣!”我忍無可忍,沖她大喊:“誰背後搞小動作了?你天天疑神疑鬼的,煩不煩?”媽媽立即火了:“你還敢頂嘴,看我把你的小說收了,讓你看!”“收就收,這學我也不上了……”我也生氣了。一陣吵鬧後,我終於平靜下來,卻感到莫名的孤獨和沮喪湧上心頭……
點評:從孩子的日記中可以看出,母子之間溝通失敗,關鍵在於媽媽的嘮叨和缺乏分寸的把握。媽媽看到孩子不做作業而看課外書,內心的憤怒、焦慮促使她不自覺地不斷提醒、催促。過度的指責、批評,讓孩子心煩意亂,引發內心的抵觸情緒,與媽媽產生激烈衝突。對一件事情反復嘮叨,是對孩子的不信任。媽媽告訴孩子要怎麼做後,就要耐心等待孩子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而不是不斷嘮叨、催促,如果孩子真的沒做到,內疚感會促使他反省自己。但是如果父母一再嘮叨,孩子沒有做到,也不會有任何的內疚感。
父母不管是說服者也好,是嘮叨者也罷,都是以語言的方式傳達過量的資訊,從而導致溝通無效。這也反映了家長的自我中心意識,也就是只關注自己的情緒、心情,全然不顧孩子的感受和體會;只用自以為正確的道理不斷向孩子灌輸,忘記了資訊的接收者不是電腦,不是你在鍵盤上敲上什麼字,螢幕上就會立即顯示什麼字。同時,也反映了家長對孩子心理的不瞭解,對孩子人格的不尊重,更反映了家長在教育孩子時的焦慮、急躁和無奈。
因此,教育需要的不是過度,而是恰當、適量。我衷心希望家長們少犯,最好不犯此類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