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收入頗豐的父母認為:有錢、有時間, 對孩子的教育孩子就有了保障。 其實不然, 此類家庭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所面臨的困惑會比其他類型家庭更多, 特別是在個性培養、欲望教育和挫折教育這三個方面, 問題尤為突出。
個案一:個性培養
周女士的女兒2歲半, 每天早晨一定要穿自己喜歡的衣服。 幼稚園裡規定穿園服, 可她就是不願穿, 每次都鬧到快要遲到了, 她才很不情願地穿上園服去上幼稚園, 對此周女士很困惑。
專家指導
孩子在審美上的發育是對世界認知的一項重要內容。 孩子還不會講話的時候,
Advertisiment
給父母的建議:
·購買衣服時尊重孩子在顏色和樣式上的意見, 不必將自己的審美觀強加于孩子, 有時孩子在寒冷的天氣想穿裙子, 在褲子外套一條裙子也未嘗不可;
·把家裡的舊衣物, 比如:爸爸的襯衣、帽子, 媽媽的長裙、圍巾等收拾在一個化裝筐裡, 供孩子隨時模仿打扮使用。 這樣既能滿足孩子愛模仿的特點, 同時也會漸漸讓孩子懂得, 不同的場合需要穿著不同的衣裝;
Advertisiment
·當孩子提出的要求過高、過多時堅決拒絕。 講道理行不通時, 可採取不理睬的辦法, 但事後應當和他就該問題進行一次補救性的討論。
至於幼稚園設立園服的做法也很欠妥當。 因為該時期的孩子剛剛開始萌發自我意識, 對自己是誰時常搞不清楚, 要他們識別周圍幾十個小朋友的外貌特徵本來就需要很長時間, 如果沒有了個性化的服裝, 就更增加了孩子集體生活的困難。
個案二:欲望教育
鄭女士對孩子無休止的要求感到頭痛。 每次領著孩子上街或者到公共場合, 孩子總要買這買那, 而且這樣的情況已經不是一次兩次了。 現在兒子擁有一堆玩具火車、賽車、汽艇模型, 卻好像都不能滿足他。
Advertisiment
專家指導
歸根到底, 問題仍然出在父母身上, 因為孩子表達自己的願望無可非議, 而是否滿足孩子願望的權利掌握在父母的手中。 也許很多父母認為這是金錢教育, 而實質上卻是一種內涵深刻的欲望教育。 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會有不同的欲望, 而幼兒時期實際上就是要奠定孩子對欲望的基本態度, 它決定了孩子今後是否能夠正確面對各種誘惑, 包括情感、物質方面的, 還有很多消極的東西,
Advertisiment
實際上, 欲望本身並沒有錯, 但是滿足欲望要受時間、地點和數量的限制, 不然, 就會為孩子的成長造成障礙。 等到孩子發現現實不是這樣的時候, 他內心的痛苦遠比幼年時來得更強烈。
給父母的建議:
·當孩子只關注自己的欲望時, 便公開一些家中其他成員的欲望, 幾個欲望擺在一起後, 與孩子探討各種欲望的緩急輕重, 最後徵求孩子的解決辦法。
·上街前, 事先和孩子說明能買什麼不能買什麼, 使孩子有一定的思想準備。 這樣做的好處是, 孩子會儘量按照協議去做, 一旦食言, 也不會追究。
·給孩子買東西最好有一個合理的理由, 比如:過生日, 獎勵一個好的行為等等。 很多父母給孩子買禮物喜歡隨心所欲,
Advertisiment
·孩子因為欲望得不到滿足, 有時會有激烈的言語或行為出現。 父母應儘量保持冷靜, 讓孩子發洩, 不要被他的氣話激怒、大打出手。 談話需待孩子平靜時再進行。
個案三:挫折教育
韓女士今年36歲, 原在外企工作, 自從有了孩子後就一直在家做“全職太太”, 兒子今年6歲。 豐衣足食的環境中成長的兒子今年即將上小學。 但媽媽卻日漸發現兒子無法面對失敗, 比如與別的孩子一同賽跑時落了後, 或者和媽媽下跳棋連輸兩盤, 他都會“哇哇”大哭甚至做出過激的舉動。 媽媽非常擔心, 孩子上了小學或將來進入社會將要面臨很多競爭和失敗, 到那時可如何是好?
專家指導
大部分的孩子如果生理和心理正常的話, 都能夠接受一定的失敗和挫折。有一部分孩子的承受力比同齡人表現得差或幼稚,也不應當認為是問題,因為成長速度總是有快有慢,越是早期差別越大。
給父母的建議:
·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現出過度同情或難過的情緒,否則孩子會無限誇大自己的行為。
·用描述他的痛苦代替用暴力懲罰他的行為,這樣使孩子感到有人與自己同感。
·實事求是地表揚,客觀地判斷孩子身邊發生的人和事。只有這樣才有助於培養孩子得到真實的自信而不是虛假的自信。
·不強迫孩子馬上改變自己尚未認識到的行為,比如不許哭、不許發脾氣等。
其實,上述三個問題是所有現代父母都需要面對的問題,如果父母能認真對待,相信大家都能從中獲得收益。(徐曼)
都能夠接受一定的失敗和挫折。有一部分孩子的承受力比同齡人表現得差或幼稚,也不應當認為是問題,因為成長速度總是有快有慢,越是早期差別越大。給父母的建議:
·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現出過度同情或難過的情緒,否則孩子會無限誇大自己的行為。
·用描述他的痛苦代替用暴力懲罰他的行為,這樣使孩子感到有人與自己同感。
·實事求是地表揚,客觀地判斷孩子身邊發生的人和事。只有這樣才有助於培養孩子得到真實的自信而不是虛假的自信。
·不強迫孩子馬上改變自己尚未認識到的行為,比如不許哭、不許發脾氣等。
其實,上述三個問題是所有現代父母都需要面對的問題,如果父母能認真對待,相信大家都能從中獲得收益。(徐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