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父母須培養幼兒的直覺力——第六感

我們人, 一般都具有視、聽、嗅、味、觸的五種感覺。 但在這五感之外, 還有所謂的第六感。 其實這所謂的第六感, 往往會成為人們完成什麼事情的重要因素。 平常對於具有卓越的第六感的人, 我們也稱他做“直覺力很好的人”。 偉大的發明家, 或是新事物的發現者, 他們所以能夠完成偉大事業, 除了累積有長年的研究之外, 也可以說擁有優異的直覺力的緣故。

人類的這“直覺力”, 不僅超過原有的五感, 而且在人類的感覺力之中, 是最屬感覺性的一種。 就像人們說的“動物性的直覺力”那樣, 它超越了所有的邏輯性判斷和推理。

Advertisiment

前面說過, 1歲到3歲之間的幼兒, 多少帶有一些動物性。 而我們也知道幼兒並不具有邏輯性的思考能力, 因此所謂幼兒的能力, 可以說大部分都是由這“直覺力”所構成的了。 所以說, 所謂幼兒期的教育, 一定不能拿什麼道理或理論來要幼兒接受, 也不宜叫幼兒學習什麼技術, 最重要的是, 我們絕對不能失去培養幼兒直覺力的機會。

下列例子或許有些特殊, 但很值得參考。 在鈴木大師的著作之中, 有一則故事述盡了培養“直覺力”的重要性。 那是關於鈴木大師教一位盲童禎一君學習小提琴的事情。 起初鈴木大師想, 一個生活在黑暗中, 不知小提琴為阿物的孩子, 怎麼能學需要微妙敏感技巧的小提琴演奏?但既已答應教他,

Advertisiment
也只好耐著性子, 想盡一切辦法來指導。 首先, 教他握住弦弓, 作左右上下揮動的訓練, 然後教他用弦弓頭部刺擊左手掌, 使他能夠“見到”弦弓來, 開始時, 他刺擊得非常離譜, 經過兩星期後, 五次可以刺中二、三次, 最後不僅能夠刺中掌心, 還能準確刺中比掌心面積更小的大拇指。 皇天不負苦心入, 如此努力學習一年後, 就在日比谷公會堂舉行公演, 演奏了塞滋的小提琴協奏曲, 而且這是一首相當不容易演奏的曲子, 這正是直覺力訓練的一大成功, 是以心中跟睛觀看弦弓頭位置的“直覺力”訓練的一大成功。

我相信, 只要這直覺力是人類五感的總和, 那麼這類直覺力的訓練, 一定能相對的磨練人們的五感。

Advertisiment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