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父母須知 寶寶怎樣才算免疫力較弱

“免疫力”的準確說法應該是“免疫系統功能”。 它是由一系列免疫細胞(如淋巴細胞等)、組織、器官(如胸腺、脾臟等)及免疫分子(如補體、抗體等)組成的一個精密複雜的網路。 正常情況下, 這個網路中的“成員”通力合作, 對抗病原微生物之類的“非法入侵者”, 這是免疫系統的主要工作。

寶寶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 所處的環境幾乎是無菌的。 出生時, 寶寶的免疫器官與免疫細胞已相當成熟, 但是由於未接觸過病毒、細菌等抗原, 免疫系統對這些“入侵者”的“記憶”尚未建立, 因此免疫功能還不完善。 免疫力是在人體與各種外界的致病因數的鬥爭過程中不斷成熟和加強的,

Advertisiment
所以, 嬰幼兒容易生病, 其實是一個正常的現象。

那麼, 為什麼一些大孩子也經常生病?簡單來說有兩個原因, 一是免疫系統還不夠強大, 無法及時清除病原體;二是病原體不斷變異和進化, 學會了許多逃避和生存的辦法。

有的孩子在家很少生病, 一去幼稚園或學校就小病不斷, 並不一定是孩子的免疫系統功能低下, 很可能是因為幼稚園或學校小朋友多, 在一起活動時引發了交叉感染。

怎樣才算免疫力較弱?

對於這個問題, 我們可以用孩子一年內患呼吸道感染的次數來間接判斷。 出現以下情況時, 就提示孩子的免疫系統功能可能比較弱:

2歲以下的孩子, 一般上呼吸道感染超過7次/年,

Advertisiment
或下呼吸道感染超過2次/年;

2~5歲的孩子, 上呼吸道感染超過6次/年, 或下呼吸道感染超過2次/年;

14歲以下的孩子, 上呼吸道感染超過5次/年, 或下呼吸道感染超過2次/年。

那麼, 那些自稱“提升免疫力”的藥物, 真的有效嗎?在藥物中, 的確有一類被稱為“免疫增強劑”, 比如胸腺素、干擾素等, 但這類藥只適合免疫功能低下的人使用, 例如免疫缺陷病、慢性☆禁☆感染性疾病或腫瘤患者。 而對於免疫功能正常的孩子而言, 吃免疫增強劑是沒有效果的, 因為人體會保持免疫功能的穩定。

也有家長通過給孩子吃蛋白粉, 以增強免疫力, 這也是行不通的, 而且可能有害。 首先, 蛋白粉的蛋白質純度太高, 食用時容易加重肝腎負擔;其次,

Advertisiment
嬰幼兒時期攝入過多的蛋白質, 可造成體內脂肪細胞分化增加, 是成人期肥胖的基礎;另外, “蛋白粉能提高兒童免疫力”的說法沒有明確的證據, 當然更不能用它替代乳品了。

真正意義上的免疫功能低下, 是指孩子患有原發性或繼發性免疫缺陷疾病, 這樣的孩子須接受正規治療。 而對於未患有免疫缺陷的嬰幼兒, 看似“免疫力差”, 其實往往是一種“假像”。

那麼, 如何“鍛煉”免疫系統, 讓“假像”消失呢?建議爸爸媽媽們養育孩子時, 從以下幾個簡單的方面做起:

1.規律的作息

從寶寶出生開始, 每天記錄下他喝奶、睡覺的時間, 耐心幫助寶寶建立生活規律, 等孩子大一些後, 也儘量保證每天作息有規律。

2.飲食均衡

偏食、營養不均衡會造成抵抗力下降。

Advertisiment
營養的重要原則是:均衡、多樣, 也就是說要適量地吃各種各樣的食物, 肉、蛋、奶、新鮮蔬菜水果品種盡可能多樣, 少吃各種油炸、熏烤、過甜的食品。

3.多喝水

多喝水可以保持黏膜濕潤, 成為抵擋細菌的重要防線, 外出時給孩子帶上小水瓶, 渴了隨時喝。 注意要給孩子喝白開水, 而不是各種含糖飲料。

4.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要培養孩子基本的衛生習慣, 尤其在吃飯前和上廁所後把手洗乾淨, 可以防止病從口入。

5.多運動

愛運動的孩子身體好, 抵抗力強, 運動習慣完全可以從小培養起來, 從點滴做起, 將運動滲透到生活的細節中。 寶寶在學會走路前, 佈置出一個安全的環境, 鼓勵他多趴, 多爬;學會走路後, 儘量讓孩子多走多跑。

Advertisiment
週末多帶寶寶到空氣清新的公園玩一玩。 要讓孩子知道, 運動和吃飯、睡覺一樣重要。

6.慎用抗生素

3歲以後, 經常性地接受少量病菌是預防疾病的很好的方法。 當感染不是很嚴重時, 儘量不要用抗生素, 而是靠自身的抵抗力, 使免疫系統得到鍛煉。 這樣, 當下次再遇到同樣的“敵人”時, 已經訓練過的免疫細胞便會產生出有針對性的免疫力, 從而保護身體安全。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