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父母須知:告訴孩子錢是什麼

及早教育他們面對金錢, 把握對金錢的態度, 是父母的一項重要任務。 我們來看看美國“深入教育”網的建議, 幫助孩子形成健康的金錢觀。

不能只說“太貴了”

生活中總有很多地方要用到錢, 也有很多時候不應該花錢。 要告訴孩子是否購買一樣東西的原因。 因為, 花錢的原因並不僅僅源於能夠買得起。 經常使用這樣的語句:我們不應該這樣花錢, 是因為……, 或者說:這件商品不值得買, 因為……。 不要單純地強調不買的原因就是“這個太貴了”, 這句話會讓孩子覺得:只要負擔得起, 就可以買。

帶孩子去銀行

去銀行存錢時,

Advertisiment
最好帶著孩子去, 讓孩子體驗存款的形式和意義, 並懂得未雨綢繆的重要性。

解釋貸款

如果你貸款買了房或者車, 可以利用這個機會向孩子解釋借貸與利息間的關係, 以及收入和還款間的平衡。 讓孩子明白, 貸款可以幫助人們在資金不足的時候, 提前購買商品, 但前提卻是, 要能夠承受得起長期的還款和利息壓力。

讓孩子瞭解財政困難

如果家中遇到資金困難, 可以對孩子開誠佈公地講, 但是不要過多地描述細節。 只要讓孩子理解, 金錢並不是手裡的神燈, 想它什麼時候出現就出現。

區分需求和渴求

即使是小孩子也懂得向你索取關愛、玩具等有形或無形的東西。 但是, 在商品的世界裡, 需求和渴求就變得有所區別,

Advertisiment
例如咖啡杯, 你可能需要一個咖啡杯, 來滿足你的日常需求, 但是, 你卻想要一個價格十分昂貴的咖啡杯, 這種心理上的渴求可能並不符合你的經濟狀況或者實際需求。 因此, 培養孩子這方面的能力, 讓他們也懂得區分這兩者間的差別。

談論為什麼要買

你去逛街購物時, 別忘了和孩子對話, 告訴他們購買的原因, 是來自廣告的影響?價格便宜, 還是品質可靠?你如何從同類商品中進行選擇?這些問題都有助於培養孩子的消費觀念。 此外, 你如何存錢, 怎樣花錢, 為什麼捐款, 為何有的東西不會立刻購買, 而是等待時機, 如何合理利用金錢, 避免浪費等問題, 都可以成為你和孩子間的對話主題。

節儉的意義

購買二手貨,

Advertisiment
迴圈使用水資源、充分利用紙張、生活用品, 這些行為都是你培養孩子良好生活習慣和金錢觀的機會。 向他們解釋:我們做這些事, 不僅為了省錢, 也是為了保護環境。

學會掌控金錢

掙錢需要技能, 花錢需要智慧。 財富可以裝點人的外表, 但知識和品質才能衡量一個人的內心。 珍惜辛勤勞動換來的財富成果, 同時也避免讓各種誘人的財富象徵成為追逐的終極目標, 孩子將因此獲益終生。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