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父親多操心 孩子適應力更強

古語雲, “子不教, 父之過”。 可是, 在現代人的生活中, 父親對子女的教育好像沒有受到重視。 “男主外, 女主內”的思想一直從古代延續至今, 父親忙於賺錢, 忽視對子女的教育, 從而導致孩子出現一系列心理疾病的案例比比皆是。

Advertisiment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心理學博士詹姆斯·霍文斯稱, 他和同事在近20年中, 對8000多名嬰兒和30歲左右的成年人進行了追蹤調查, 結果發現, 如果父親能對孩子多操點心, 孩子成人後適應力更強。 霍文斯說, 這和父親的教養方式關係密切。

心理學家發現, 嬰兒在3個月時見到父母就會有不同反映。 “當父親靠近孩子時, 孩子就會聳肩挑眉, 變得比較興奮;而看到媽媽就會表現得比較乖。 個中原因很有趣, 因為母親抱孩子時, 慣用相同的方式;而爸爸則多是變換著手法抱。 ”

霍文斯說, 等到孩子再大點, 父親多是用遊戲的方法來帶孩子, 如當馬讓孩子騎。

Advertisiment
從小到大, 爸爸這種不斷變化的身體接觸, 讓孩子最早體驗到了如何與他人合作, 如何適應別人, 長大後, 他們也更容易建立良好的人接關係。 另外, 當孩子遇到陌生的人或物, 如小狗等, 媽媽一般會拉著孩子走開, 並告訴孩子要遠離危險。 “而父親往往站在一邊, 讓孩子自己去面對。 無疑, 這些都有利於培養孩子獨立的品格和探索的勇氣。 ”

父親是穩固家庭的重要角色, 無論兒子還是女兒都會不自覺地以爸爸為榜樣。 假如一個女孩16歲時能和爸爸朝夕相處, 她進入婚姻殿堂後, 多半也能和伴侶建立起穩固長久的關係。 按照佛洛德的精神分析理論, 這是因為子女對父親的信任情結更勝於對母親的依賴。 霍文斯建議,

Advertisiment
父親還要注意自己的言行, 給孩子做出表率。

小編寄語:父親不要把時間都放在工作上, 要知道, 掙再多的錢都不如付出一點愛。 你看, 莫札特的父親甚至辭去了宮廷樂師的工作, 在家專心培養兒子。 當然, 現代社會不要求你做專職父親, 只是多分點時間給孩子吧。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