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天生就是外交家, 聰明的小腦瓜幾乎能琢磨出周圍每個大人細密的心思, 餓了困了找媽咪, 想找人掏錢買東西, 毫無疑問, 自然要找爸爸。 那麼爸爸的錢包究竟為寶貝開多大的口子最合適呢?
我的錢包永遠為寶貝敞開
肖軍 外企銷售經理 兒子3歲
我平時難得在家, 做銷售很辛苦, 不是出差就是在外面應酬, 一個月見不了兒子幾次。 每次見到兒子, 心裡總是因為自己沒有機會盡到一個做父親的責任而深感內疚, 因此, 偶爾有時間陪伴兒子, 對他的要求我總是有求必應, 覺得只有這樣才能彌補我的愧疚心理。
Advertisiment
我小時候生長在農村, 因為家裡比較窮困, 所以我的要求基本上從來不會得到滿足, 即便是正當的要求也總是難以得到滿足。 我瞭解那種對什麼都不能期望的痛苦, 所以我不希望兒子經歷與我同樣的心理創傷。 小傢伙很聰明, 從他還沒學會說話開始, 只要我一到家, 就會伸手讓我抱著去商場購買他喜愛的小東西。 儘管我在家的時候不多, 帶兒子的機會更是少有, 但我與兒子之間的感情甚至超過與他天天廝磨的太太, 儘管我也明白, 這一切更多地建立在我無條件為他敞開的錢包上, 但是我依然樂得如此。 令我欣慰的是,
Advertisiment
獲得了, 滿足了, 寶貝就會有更好的心態去面對未來。 滿足孩子的需求不是溺愛, 而是培養寶貝豁達大氣性格的最好途徑。 兒子的玩具與食品堆得到處都是, 因為他擁有很多, 所以他的心態會比較平和, 性格也比較豪爽大氣。 因此不管誰問他要玩具或食品, 他都會毫不猶豫地奉獻出來。 玩具壞了或者丟了, 他也不會像別的孩子一樣哭哭鬧鬧, 半天不得平靜。 只要條件許可, 向寶貝敞開自己的錢包也沒什麼不可以。
我的錢包理智地向寶貝敞開
周偉軍 自由職業者 兒子2歲半
我不主張寶貝要什麼就買什麼。 不管什麼類型的消費都應該是理智的,
Advertisiment
當然, 如果寶貝的什麼需求都受到限制, 也會給他心理上帶來一些不利的影響。 比如讓他感覺很多東西都是可望不可及的, 即便努力了也不會有什麼收穫, 慢慢的,
Advertisiment
當然, 如果寶貝特別想要某個我認為沒有必要購買的東西, 我也會考慮給他一個機會來實現他的夢想。 比如我會給他設定一個目標,
Advertisiment
我的錢包有條件地向寶貝敞開
袁俊良 公務員 女兒2歲
人都說, 女兒是父親前世的情人, 因此, 只要女兒提出來的要求, 做爸爸的一定都會無條件地滿足。 不過, 我是個例外。 我認為, 教育是十分理性的事情, 不能感情用事。 女人一定要獨立, 要堅強, 只有獨立堅強的女人才真正有地位有魅力, 所以我希望女兒長大後不需要依賴任何人。
從女兒幾個月的時候起, 我就開始培養她這種獨立與堅強的性格。 到女兒稍大些, 她開始像所有別的寶貝一樣向我們提出各種購買東西的要求。 我基本上不太滿足她的這種要求,即便我確實也很想給她買她想要的東西,我也會儘量克制自己購買的欲望,事後再給她買回來。
給寶貝購買東西是一件幾乎天天都可以碰上的事情,因此購買東西的事件也就創造了更多教育寶貝的機會。要想在將來越來越競爭激烈的環境下生存,培養寶貝的抗挫折能力是十分必要的。給寶貝購買東西正好提供了一個培養寶貝抗挫折能力的極好機會。比如,每次寶貝提要求想要買某個東西,我都會故意給她設置一些障礙,讓她在克服這些障礙之後再心滿意足地實現自己的願望。經過這樣的程式獲得的東西,寶貝通常會非常珍惜,同時寶貝也會在與我“鬥爭”的過程中得出一個結論,這個世界沒有實現不了的理想,只要努力了,你就會有收穫。這正是我要達到的目的。現在女兒2歲了,基本已經適應我的這種處事方式。因此,不管她想要什麼,她都會事先提出要求,然後習慣性地加上一句:“我還要做什麼才能得到這個玩具?”
我們平時接觸到的爸爸在寶貝面前基本都屬於錢包捂得比較松的那種,對於寶貝的要求該不該滿足沒有太多的考慮。採訪完這三位個性完全不同的爸爸,我感觸良多。單單這個錢包的鬆緊問題居然引出如此多的教育理念實在出乎我的意外。它讓我意識到:教育其實更多的是一門藝術,而這門藝術如何運用,每個父母都會各有千秋。實際上,只要用心,多大的事情、多小的事情都可以成為教育的契機,並且可能對寶貝的一生產生深遠的影響。
(編輯:雨薇) 採訪/宜靜
我基本上不太滿足她的這種要求,即便我確實也很想給她買她想要的東西,我也會儘量克制自己購買的欲望,事後再給她買回來。給寶貝購買東西是一件幾乎天天都可以碰上的事情,因此購買東西的事件也就創造了更多教育寶貝的機會。要想在將來越來越競爭激烈的環境下生存,培養寶貝的抗挫折能力是十分必要的。給寶貝購買東西正好提供了一個培養寶貝抗挫折能力的極好機會。比如,每次寶貝提要求想要買某個東西,我都會故意給她設置一些障礙,讓她在克服這些障礙之後再心滿意足地實現自己的願望。經過這樣的程式獲得的東西,寶貝通常會非常珍惜,同時寶貝也會在與我“鬥爭”的過程中得出一個結論,這個世界沒有實現不了的理想,只要努力了,你就會有收穫。這正是我要達到的目的。現在女兒2歲了,基本已經適應我的這種處事方式。因此,不管她想要什麼,她都會事先提出要求,然後習慣性地加上一句:“我還要做什麼才能得到這個玩具?”
我們平時接觸到的爸爸在寶貝面前基本都屬於錢包捂得比較松的那種,對於寶貝的要求該不該滿足沒有太多的考慮。採訪完這三位個性完全不同的爸爸,我感觸良多。單單這個錢包的鬆緊問題居然引出如此多的教育理念實在出乎我的意外。它讓我意識到:教育其實更多的是一門藝術,而這門藝術如何運用,每個父母都會各有千秋。實際上,只要用心,多大的事情、多小的事情都可以成為教育的契機,並且可能對寶貝的一生產生深遠的影響。
(編輯:雨薇) 採訪/宜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