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爸媽啥事都一手抄辦,你知道你正在製造“懶孩子”?

現在好多媽媽都感慨自己家孩子太懶, 生活自理自立能力不夠。 可是, 這真的是孩子的錯嗎?仔細想想, 是不是你在用自己不理智的愛製造懶孩子呢?

生活自律行為不是與生俱來的, 而是後天慢慢培養形成的一種習慣。 這種生活中的自律行為會對孩子一生都有益。 媽媽要從小事中培養孩子, 特別是現在的孩子在家裡都是心肝寶貝, 更不能一切都由當媽媽的代替他做。 媽媽以為孩子小, 理所當然一切包辦代替, 這就錯了, 孩子會在媽媽的這種不夠理智的愛中養成懶惰、依賴、散漫的壞習慣。 這些不良習慣會隨著孩子們長大而由量變到質變,

Advertisiment
讓他成為一個不守規矩、生活混亂不堪的邋遢鬼。 甚至連洗衣服這種簡單的勞動到大學了孩子都不會, 而誰願意聘用這樣的人工作?所以, 為了孩子的未來著想, 從小培養孩子生活自律非常重要。

聰明的媽媽怎樣培養孩子生活自律呢?我舉幾個例子, 比如讓孩子洗手帕、刷玩具、擦桌子、洗碗筷、澆花等。 這些簡單的自律勞動, 媽媽不是放任孩子去做, 而是要陪伴孩子一起做。 媽媽和孩子一起洗手帕, 一邊洗一邊唱兒歌:小寶寶, 愛勞動, 洗手帕, 真乾淨, 肥皂泡泡多又多, 小寶寶樂呵呵。 孩子在愉快的勞動中, 漸漸有了自己的襪子、小衣服、小帽子、小鞋子要由自己來洗的意識, 如果孩子太小洗得不乾淨,

Advertisiment
媽媽可以悄悄地再搓上幾把, 讓小手帕更乾淨, 但功勞都是孩子的。 他們會在這種生活自律訓練中獲得滿足, 慢慢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習慣。

一般小孩子玩完了玩具會堆得滿地都是, 看完了書會扔到一邊, 脫下了衣服會揉成一團當然, 你可以告知孩子不可以這樣做, 但聰明的媽媽更可以從生活中的很多小細節入手, 引導孩子做到物放有序。 比如, 玩完了玩具要將它放到原來的位置上, 可以這樣通過語言引導:玩具要回家了, 或和孩子一起幫助玩具回家;想要他做到看完了畫冊, 要整齊地放在書架上, 在和孩子一起閱讀畫冊時不妨無意地說:畫冊最喜歡整潔的孩子, 你看完畫冊要把它們放好了,

Advertisiment
畫冊會和你做朋友。 要孩子有脫下了的衣服要疊好的自覺意識, 睡覺前脫了衣服之後你可以跟孩子一起疊衣服, 誇獎孩子衣服疊得整齊, 得到媽媽的肯定, 孩子一定會倍加振奮!在媽媽的語言引導和行為示範中孩子生活自律的習慣就自然而然養成了。

一天, 我看到一位媽媽蹲在地上, 為一個十幾歲的女孩系鞋帶, 當時我很震驚!於是我對那個媽媽說:孩子這麼大了, 讓她自己系多好哇!這位媽媽說:她系不緊, 鞋帶總會開, 所以我幫她系。 那位小姑娘向我翻翻眼睛, 好像說:關你什麼事兒!我裝作沒看見, 又對媽媽說:你的小女兒長得多乾淨、多漂亮, 怎麼能不會系鞋帶, 我不相信, 她一定會系。 這句話刺激了這位小姑娘的自尊心,

Advertisiment
她蹲下來推開媽媽說:不用你系, 我非要系, 我會系。 看來孩子不是不會系鞋帶, 而是媽媽過分地呵護孩子, 孩子就變懶了。 當鼓勵的話語激發了她的積極性, 孩子會主動地自己去做。

所以, 媽媽們千萬別糊塗了, 每個孩子都有形成生活自律行為的能力, 只是有些媽媽沒有看到孩子們這種能力的存在。 如果媽媽清醒地認識到自己的行為不是真正愛孩子而是慣壞了孩子, 甚至毀了孩子未來的前途的話, 就會從孩子小時候起, 從一點一滴的小事上培養他, 孩子就一定能形成良好的生活自律習慣。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