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爸媽壞習慣會“催胖”寶貝

“減肥先減嘴”大人們的減肥是從控制飲食開始, 但如果家有“小胖墩”, 既要不減少孩子的營養攝入、又要控制節節攀升的體重確實是個難事。 有些家長在孩子肥胖的問題上容易操之過急, 試圖以素食讓孩子遠離肥胖, 或是強行限制孩子食量。 但調查顯示, 孩子的飲食習慣與家長“一脈相承”的占多數, 父母不良的飲食習慣也會“催胖”孩子。 要給孩子吃對這些食物, 能大大減少孩子患流感幾率。

吃肉比吃素菜更容易“遺傳”

“這孩子不僅肥胖遺傳他爸, 就連從小就愛吃肉的習慣也像他爸。 ”丁女士的寶寶現在3歲半,

Advertisiment
出生時的身高、體重都很“標準”, 但從添加輔食後, 孩子就偏愛肉泥, 到了1歲半以後更是只愛吃肉不愛蔬菜。 國外一項新的研究顯示, 孩子喜歡吃肉和吃魚的飲食習慣是從父母那裡遺傳的, 而對蔬菜和甜點的口味則更多的是通過後天培養的。 在孩子能吃輔食之後, 家長就要開始注意培養孩子良好的飲食習慣了。 如父母是否吃零食、是否吃早餐、是否注意葷素搭配都能影響到孩子的體重。 所以, 若想孩子營養均衡, 減少肥胖的幾率, 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則, 調整好自身的飲食習慣。

兩類食物是肥胖的“主謀”

在寶寶生長發育階段, 營養的均衡補充很重要, 但肥胖寶寶需要避開兩類食物, 即高糖類和高脂類食物。 寶寶出生後提倡母乳餵養,

Advertisiment
如果孩子在吸食過程中出現扭頭、吐奶等行為, 說明寶寶已經吃飽, 就不要再強行餵食了。 等到寶寶添加輔食後, 對於一些含糖量高的輔食, 比如一些鮮甜的米糊、糖水、加糖的牛奶等要嚴格控制攝入量, 避免寶寶攝入過多的糖分。 有些媽媽認為小寶寶減肥要先從主食減起, 這種觀念是錯誤的。 因為主食中含有的碳水化合物會轉化成糖分, 可以供給大腦發育的需要。 想要為胖寶寶“瘦身”, 最好從減少脂肪類食物入手。 不少媽媽覺得肥肉是脂肪含量較高的肉類, 實際上, 100克瘦豬肉含蛋白質16.7克, 而含脂肪卻達28.8克, 其中的動物性脂肪攝入量會大大增加。 瘦豬肉並不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 所以建議家長在肉類選擇上可偏向魚類或是雞肉類。
Advertisiment

三種壞習慣加速寶寶肥胖

食物種類上有所挑選後, 還要搭配良好的飲食習慣, 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好效果。 如果寶寶的體重“超標”, 家長需為寶貝改掉下面三種壞習慣:

1、“熱量高”, 多數孩子除了正餐以外, 經常食用零食、油炸食品、甜味飲料等高油脂、高熱量的食物。 有的甚至用點心、糖果等零食取代正餐。

2、“餐數多”, 現在的年輕父母的工作比較忙, 孩子都是隔輩餵養, 老人的傳統觀念認為“能吃是福”, 容易養成孩子餓不餓都吃東西的習慣。

3、“補過頭”, 很多家長生怕孩子營養素缺乏, 所以在正常飲食之外經常大量給孩子補充各類營養素, 從而造成孩子營養過剩。

四個好習慣讓吃更健康

Advertisiment

1、每天在家吃兩餐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 不少家庭都是“外食主義”的擁躉者。 在外就餐或是直接購買半成品、成品食物會大大增加肥胖率。 所以, 建議家庭每日三餐中, 爭取能有兩餐在家吃。

2、變個花樣吃零食

對於習慣吃零食的孩子來說, 想讓他們戒掉很難, 不如給零食換個花樣。 家長可將寶寶愛吃的糖果、巧克力、口香糖、汽水等高糖、高熱量的零食更換成純牛奶、優酪乳、水果等低脂高纖維類食品。

3、定時、定量有保證

孩子一天三餐或四餐的時間要相對固定, 進食量也要相對固定。 同時適度減少晚餐的進食量。

4、培養細嚼慢嚥好習慣

細嚼慢嚥有助於孩子細細品味食物, 並提高對饑餓的忍耐性和食欲敏感性, 找到吃飯的自然停止點,

Advertisiment
避免飲食過量。 還可以用遊戲的方式, 培養寶寶細嚼慢嚥的習慣。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