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爸媽必修課:讀懂寶寶各種身體語言

寶寶雖然不會說話, 但寶寶會哭、笑、鬧、做各種動作, 這一切, 都是家長解讀孩子需求的重要“語言”。 比如寶寶晚上老是哭鬧睡不著、身體不長個, 甚至出現枕禿, 那很有可能在提醒你:寶寶缺鈣了!再比如, 寶寶愛挖鼻孔, 有可能是寶寶鼻子不舒服, 或與鼻炎有關。 讀懂寶寶的各種“語言”是爸媽們的必修課


表現1:夜間哭鬧
寶寶夜間哭鬧, 不僅可能與缺鈣有關。 許華說, 寶寶消化不好, 到了晚上也會哭鬧, 此時寶寶可能還有大便稀爛、酸臭等症狀。 寶寶出現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疾病, 也有可能導致晚上哭鬧不止,

Advertisiment
家長要警惕孩子是否有發燒等其他症狀。
表現2:夜間興奮睡不著
寶寶夜間太興奮睡不著, 可能跟寶寶白天睡太多有關, 也可能與家長的作息相關。 如果父母把孩子帶在身邊, 但自己總是很晚睡, 也有可能“感染”到孩子。 此時家長需要調節自己的作息, 不要給孩子太多的刺激。 雖然寶寶興奮時不至於表現出哭鬧, 但老是睡不著, 也有可能與寶寶不舒服有關, 總是如此的話, 一定要及時就醫。
表現3:枕禿
很多家長看到孩子出現枕禿(腦袋與枕頭接觸的地方, 出現一圈頭髮稀少或者脫髮), 會以為可能跟遺傳有關, 又或者是脫胎毛, 其實並非如此。 許華說, 胎毛在寶寶出生後不久就脫掉了。 而即使有脫髮的遺傳, 也不會表現在小寶寶身上。
Advertisiment
這種情況很可能與缺鈣有關, 家長要警惕孩子是否有患佝僂病的可能。
表現4:綿軟無力的哭聲
如果孩子哭起來的聲音綿軟無力, 很有可能寶寶在說:“我肚子餓了!”
表現5:陣發性、聲音尖銳地哭
如果是陣發性地哭, 哭聲尖銳, 意味著寶寶感到很不舒服, 此時寶寶很有可能有呼吸系統疾病(肺炎、氣喘等)或消化道疾病(腸痙攣、肚子痛等), 家長應該密切留意。 如果哭鬧不止, 則要及時就醫。
表現6:愛蹭衣服
抱著孩子的時候, 孩子有時會蹭蹭家長的衣服, 看起來很萌。 不過, 這有可能是因為孩子感到癢了, 要警惕是否有過敏或濕疹。
表現7:用手敲打頭部
嬰兒像大人一樣, 也會出現頭痛。 如果寶寶老是用手敲打頭部, 則有可能是頭痛了。
Advertisiment
這有可能與感冒有關, 有一定的自愈性。 如果寶寶只是一時感冒頭痛, 並不用太過擔心;如果持續如此, 則要儘快就醫。 如果寶寶敲打頭部的同時伴有發燒, 則要警惕是否有顱內感染, 一定更要儘快就醫。
表現8:愛挖鼻子
寶寶愛挖鼻孔, 並不一定是一種不良習慣, 還有可能是寶寶鼻子不舒服, 或與鼻炎有關。 有些家長認為孩子年紀還小, 不可能有鼻炎, 其實並非如此。 小寶寶也有可能有鼻炎, 並且有時鼻涕反流, 還有可能引起寶寶咳嗽。
表現9:黑眼圈、打噴嚏
寶寶黑眼圈、打噴嚏, 也有可能與過敏性鼻炎有關, 要及時帶寶寶到醫院診斷治療。
表現10:愛抓耳朵
如果寶寶老是愛抓自己的耳朵, 別以為TA只是在玩耍, 也有可能是中耳炎。
Advertisiment
許華表示, 中耳炎也是很容易被家長忽略的問題, 很多中耳炎個案就是因為小時候沒有注意、沒有及時治療而留下了後患。
表現11:不愛吃東西, 出汗多
如果寶寶不愛吃東西, 同時出汗也比較多, 有可能是缺鋅的表現。
表現12:尿液少
如果寶寶沒有其他症狀, 但尿液少, 很少上廁所, 很有可能只是喝水少了。 許華提醒, 給孩子喝水儘量以白開水為主, 不建議給孩子喂葡萄糖水。 一來有可能導致糖攝入量過多, 寶寶一旦習慣喝有甜味的水, 就會不喜歡喝白開水了, 長此以往會養成不良的生活習慣。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