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爸媽愛嘮叨 當心寶寶性格更叛逆

年輕人最怕的就是家裡的爸媽不停的嘮叨, 小孩子也不例外。 這種刺激過多, 過強和作用時間過久, 就會讓孩子的心理產生不耐煩, 想反抗的現象。 不信?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嘮叨是一種變相施壓。 父母利用孩子的弱點和權威給孩子施加壓力, 以求孩子達到按自己的意願行事的目的。 孩子自我意識很強, 總認為自己能夠管理好自己的事情, 父母的嘮叨和干預破壞了他們的自我意識, 必然激起他們的強烈逆反。

 
孩子最怕爸媽的嘮叨

處在發育期的孩子, 他們有較強的逆反心理, 有時更容不得家長的過度嘮叨。

Advertisiment
他們是處於半幼稚、半成熟、半依賴、半獨立的階段。 他們要自我發展, 但是知道還離不開老師和家長的幫助, 他們認為自己會有很強的自製力, 想幹出一番名堂, 但是也知道, 由於知識面的缺乏, 還要去繼續學習與奮鬥。 在這樣情況下, 孩子有一種闖蕩的特點, 當然還有一種自閉的特點, 願意把自己的心裡話告訴同齡的孩子, 而不願意告訴家長。 所以當家長過度詢問和建議, 即使是正確的, 但由於孩子的逆反心理在作怪, 嘴上說的也是持反對意見的。 這種逆反心理, 是孩子這一階段正常的心理狀態, 家長不必過度驚慌。

父母們愛嘮叨的原因很多, 最常見的原因其一是不自信也不相信孩子;其二是急於求成;其三是不懂得傾聽和不善於與孩子溝通。

Advertisiment

對孩子總是不放心, 也不知道怎樣才能有效教導孩子, 不自覺地一次次地重複, 錯誤地認為, 一次不聽, 就說兩次, 兩次不聽, 就說三次, 只要自己多說幾次, 他們總會聽進去吧。

 
爸媽愛嘮叨的原因

這恰恰忽略了孩子是一個有主體意識的人, 別人的話要通過他的消化才起作用, 而且孩子對事物逐漸產生自己的看法和獨立思考的能力, 而父母的觀念和習慣往往和孩子有很大的差異。 父母不懂得耐下心來聽取孩子的意見, 一味的灌輸、強化自己的觀點和要求, 結果導致說了沒效果、沒效果更要說的惡性循環。

那麼, 父母該怎樣避免對孩子嘮叨呢?

1、相信孩子, 尊重孩子, 鼓勵孩子,

Advertisiment
適當督促, 少批評。 相信孩子喜歡美好的東西、渴望成功, 相信孩子有向上之心並能夠自己要求和管理自己, 適時適度引導孩子, 響鼓無需重錘。 孩子做得好, 要多表揚多鼓勵, 不要動輒批評孩子。 孩子的事讓孩子做主, 尊重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對待生活。

 
爸媽如何避免嘮叨

2、不信口開河, 不強行命令, 不事事叮囑, 多和孩子講悄悄話。

3、就事論事, 抓大放小。 直接面對當下的問題, 就事論事, 用盡可能簡明的話語來表達, 孩子忘記了什麼事, 我們就提醒他;孩子做錯了什麼事, 我們就告訴他錯在何處, 可說可不說的就不說;同時有好幾件事要說的, 就揀一件最重要的說, 其他的事情等這件事了結後再說。

4、適時放手, 從小培養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Advertisiment
不包辦代替, 不監督孩子, 與孩子建立信任關係, 讓孩子管好自己, 主動學習, 主動做自己的事。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