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爸常不在家影響BB性別認同

* 網友來信:孩子的生活中沒有爸爸

老師你好, 我家男滿四個月了, 一直是我在帶, 爸媽幫忙, 親子教育都是我親力親為, 父母都是有文化的人, 對孩子的品德教育我不擔心, 最令我擔心的是, 老公是軍人, 常年在部隊, 一年也就回來兩個月, 男孩子由母親帶會有一些弊端, 我該注意什麼呢?

* 家庭教育的原則:一切為孩子的健康發展

媽媽是位非常有責任心的媽媽, 她的顧慮自然不是多餘的, 或者是杞人憂天。 在這裡我先表示對她的欣賞。 很多時候, 早些面對自己的問題, 會比麻痹自己或者發生問題了再去面對,

Advertisiment
要智慧的多, 也有效的多。 希望家中父親常年在外的媽媽們都能看到這條微博。

在這裡我解答這個問題就只從一個原則出發, 那就是“一切為孩子的健康發展”。

媽媽帶孩子沒有錯, 別先把自己否定了!

首先, 先糾正一個媽媽的觀念。 那就是媽媽提到的“男孩子由母親帶會有一些弊端”。 在這裡不能說是“弊端”。 每個家庭都有它自身的家庭成員存在的模式, 以及客觀存在的無法改變的因素, 所以才說, 每個家庭培養孩子的方式都應有所區別。 在任何結果都沒有發生前, 用弊端兩個字無疑會給自己帶來壓力和焦慮, 而且給自己已經下了負面的“結論”。 所以, 對沒有發生的結果不要用這樣的詞來定性。 還不如改成:“爸爸常年不在家的家庭,

Advertisiment
會導致父母教育力量的不均衡”。 至於這會帶來什麼影響, 那就要看媽媽對此的心態是什麼, 同時是怎麼做的。

* 不同年齡段, 爸爸的缺失影響各不相同

1歲前, 只有媽媽照顧反而更好些

其次, 我們看寶寶才4個月, 那麼媽媽起碼在這1年裡, 不必有這個顧慮。 放心的用自己的方式, 在家中其他人的幫助下去培養寶寶。 因為在1歲前, 媽媽是寶寶最重要的人, 寶寶心理發展的空間只能容下媽媽一個人, 在這一階段, 這樣的家庭反而比家中成員過多的家庭更容易讓寶寶的親密需求得到滿足和發展。

1-2歲 爸爸偶爾出現也問題不大

1歲後的寶寶, 在親密感為中心的對世界的信任建立後(這句話有點專業了呵呵,

Advertisiment
關於“親密感”“信任感”大家可參考我的《培育陽光寶寶》中相關內容), 他開始對周圍的事物感興趣, 同時也會關注到家中的“第三者”的存在。 但孩子仍然是以對周圍世界的興趣為主。 這時的媽媽, 可以經常給他提到爸爸, 給孩子看爸爸的照片, 爸爸打電話時讓孩子聽聽爸爸的聲音等, 等爸爸回來的2個月, 讓孩子多和爸爸接觸, 讓爸爸全心的陪伴孩子, 讓孩子在腦海中存下爸爸的直觀形象。

2歲以後 要讓孩子全面的去認識爸爸

2歲後的寶寶, 媽媽和爸爸需要共同多做些工作。 此時的孩子對爸爸會有一定的需求。 媽媽可以給寶寶多講一些爸爸的故事(多以寶寶曾經和爸爸的互動內容為主), 爸爸是做什麼的, 可以給孩子講講軍人、部隊等方面的故事。

Advertisiment
在爸爸回來時, 多留一些爸爸的影像資料, 平時孩子想爸爸時放給他看。 最好爸爸在部隊裡也能拍點有自己的DV, 哪怕是在宿舍裡。 這樣孩子平時可以看, 而且平時和爸爸打電話等, 通過這樣的方式來鞏固爸爸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 爸爸回來的2個月裡, 多組織一家三口的活動並留下影像資料。 爸爸要多帶孩子去接觸媽媽不敢帶孩子接觸的活動, 培養孩子與爸爸在一起時不一樣的體驗。

4歲以後 爸爸要擔當家庭教育的主要角色了!

作為男孩子, 隨著年齡的增長, 爸爸的作用會越來越重要。 4歲後, 孩子要進行性別的認同, 同時克服和媽媽之間的“戀母心理”, 所以爸爸在這個階段, 最好能發揮主要的作用。

Advertisiment
4年後的今天, 希望你的愛人能有機會回來。 但是就算回不來, 有了前面很好的鋪墊和教育, 孩子也能健康發展。

平時, 讓孩子多和男性接觸, 比如家中的男性其他家長, 爺爺、外公、或者其他男性親戚。 3歲後, 給孩子在你的社區裡認識一兩個男孩同伴, 多創造機會讓孩子和同性別的同伴在一起。 也能非常好的彌補爸爸不在身邊的不足。

* 老公常常不在身邊 媽媽要隨時注意調解自己的心態

最後, 我想和媽媽說一點, 那就是任何好的方法能否發揮好的作用, 完全要看運用這個方法的人(媽媽)對這個問題的態度。 所以媽媽, 你自己要調整好對老公不在身邊的心態, 做媽媽本來就很不容易, 而老公不在身邊的媽媽就更不容易, 要付出加倍的時間和精力,所以,要會運用身邊的一切資源(爺奶父母等),讓自己其它方面的壓力輕一些。

平時要多和老公溝通,聯絡感情。當你心態好時,當你不覺得爸爸不在有什麼太負面的影響時,孩子一定會感受的到,會讓自己健康的成長。

要付出加倍的時間和精力,所以,要會運用身邊的一切資源(爺奶父母等),讓自己其它方面的壓力輕一些。

平時要多和老公溝通,聯絡感情。當你心態好時,當你不覺得爸爸不在有什麼太負面的影響時,孩子一定會感受的到,會讓自己健康的成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