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爸爸——孩子的運動好夥伴!

大多數為家庭生計而奔忙的爸爸, 平日可能沒有很多時間像媽媽一樣, 照顧到孩子生活中的每一件細微小事。 但有一件事, 是對孩子的身心發展意義重大, 而爸爸一定要做且完全可以愉快勝任的, 那就是帶孩子從事戶外運動。

運動可以成為爸爸與孩子間親密關係的橋樑。 借由這樣的機會, 爸爸能夠彌補與媽媽在教養介入程度上的落差, 讓忙碌的爸爸與孩子之間, 也能有情感交流與互動的溫馨時刻。

學齡前的孩子, 肢體能力已有相當的發展, 愛玩、好動, 精力充沛, 尤其喜歡戶外活動。 爸爸可以利用假日,

Advertisiment
帶孩子到外面動一動, 充分享受父子同游的樂趣。

跑跑跳跳身體好

爸爸可帶孩子運動的場地有很多, 最方便的就是住家附近公園的遊樂場。 遊樂場中的遊樂設施, 讓孩子在爬上爬下的動作中, 訓練了肢體的力量, 同時也滿足了釋放精力的生理需要。

Advertisiment
由於小小孩在身體的平衡感及手眼協調上, 都已有相當的成熟度, 爸爸可以找個寬敞而安全的地方, 教孩子騎腳踏車、溜直排輪, 或者跳繩、跑步, 都是極佳的體能運動。 另外, 如果爸爸本身是球類運動愛好者, 可能會很期待趕快教會孩子打球, 不過必須注意不要操之過急, 因為有些球類運動需要身體發展到一定程度才能做, 否則反而給寶寶造成傷害。 爸爸可以根據孩子的身體發展狀況, 利用較大、材質不太硬的球, 跟孩子做一些簡單的踢球、丟球、接球運動, 孩子會在這樣的活動中, 也將獲得成就感與自信心。

在運動中學習人際相處之道與運動家精神

學齡前的孩子, 已漸漸從完全的家庭生活, 轉入需與同學相處的環境。

Advertisiment
由於還沒有太多人際相處的經驗, 孩子可能動不動就會與其他小朋友產生爭執, 而運動, 正是爸爸可以教導孩子許多人際交往規則的好機會。 從排隊玩溜滑梯、蕩秋千、玩翹翹板中, 可以教孩子耐心等待的必要, 告訴他“其他小朋友也和你一樣想玩”, 培養孩子的同理心, 教他懂得為別人著想。 還有, 在運動中遵守既定的遊戲規則, 也是孩子必須學習的重要課題。 另外, 還要讓孩子學著接受運動競賽中的輸贏, 瞭解現實中有輸有贏的必然性, 並控制自己的情緒。

抽空多陪孩子從事體能活動, 促進孩子大小肌肉、心肺器官的發展, 對孩子的健康有莫大的幫助。 另一方面, 對爸爸而言, 參與孩子的成長、體驗孩子的進步,

Advertisiment
這段過程中所得到的滿足感與成就感, 相信絕對是從事其他任何工作都無法得到的珍貴經驗。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