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爸爸不宜與女兒過於親密

媽媽的講述:女兒和爸爸的關係太黏糊

01

談起13歲的女兒曉鶯, 她爸爸總是眉飛色舞地說:“我女兒能歌善舞, 曾在全省少兒才藝大賽中獲金獎;

她的英語口語倍兒‘溜’, 已經完全可以和外國人對話了;她非常聰明乖巧, 總是能摸透老爸的心思, 逗老爸開心;

她以後一定能成為一名卓越的音樂家, 或者是出色的翻譯家……”

不過, 我對女兒的成長卻有些擔心, 這倒不是質疑她是否真的具備爸爸所誇讚的那些優點, 而是擔心她將來是否有健康的心態去迎接人生的挑戰。

我是一名檢察官, 經常要出差辦案, 特別是最近幾年,

Advertisiment
隨著職位的提升, 我的工作越來越忙;她爸爸是中學老師, 作息時間有規律, 而且在教子方面有獨到的見解和方法。

在這種情況下, 父女倆的接觸自然多一點兒, 感情更好一點兒。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 曉鶯各方面的表現還算比較優秀:學習成績名列前茅, 年年都是“三好學生”;興趣愛好廣泛, 琴棋書畫樣樣都能露幾手;

關心同學, 助人為樂, 是老師、同學眼中的“雷鋒”。 這些成績當然得歸功於她爸爸“教女有方”, 但近期發生的幾件事引起了我對她成長的擔憂。

02

一天晚上, 我在飯店有應酬, 她爸爸在學校開會, 我們便讓曉鶯的奶奶過來照顧她。

我們所在的飯店離她爸的學校很近, 於是我們倆相約散步回家。 爸爸給曉鶯打了電話,

Advertisiment
曉鶯有些生氣, 說:“我就知道你們合夥耍我!”然後, “啪”地掛了電話。

沒過一會兒, 她又打來電話:“爸, 你快回家輔導我寫作業啊!”爸爸說:“你先做吧, 我回來給你檢查。 ”“不嘛!你不回來, 我一個字也寫不出來。 ”

爸爸有些生氣, 不理她了。 但她的電話卻不依不饒地打過來:“爸, 字典放在哪兒?你快回來幫我找找吧!”“爸, 我的圓規又壞了, 你幫我修吧!”“爸, 奶奶要回家了, 你怎麼還不回來?”

我們散步的心情全被她一個又一個的電話擾亂了, 只好打車回家。 沒想到一進門小姑娘就劈裡啪啦地嚷開了:“你們倆明明是去散步, 還騙我說要開會有應酬!”“你們只顧自己享樂, 根本沒將我這個女兒放在眼裡。 ”

“我從來沒看見像你們這麼狠心的父母!”她還舉起一大摞書扔向爸爸。

Advertisiment
爸爸倒不急不惱, 賠著笑臉哄她。 她發完一通脾氣後, 又讓爸爸給她倒茶, 給她的鋼筆灌墨水, 為她整理書包。

我向爸爸嘀咕:“曉鶯好像在吃醋。 ”爸爸沒好氣地回我:“我看是你在吃醋還差不多。 ”夫妻倆出去散散步, 女兒竟在家裡鬧成這樣, 這肯定不對勁兒, 而她爸竟然還對此視而不見, 甚至偏袒她, 這能不讓我擔心嗎?

曉鶯對爸爸的依賴性也很強。 星期天, 我讓曉鶯將她書櫃裡的書整理歸類。 曉鶯噘著嘴, 老大不樂意。 她清理了半天, 仍沒整出個頭緒來。

03

正在這時, 爸爸回來了, 曉鶯高興地蹦起來, 勾住爸爸的脖頸, 說:“爸, 求求你, 幫幫我吧!”她爸二話沒說, 一頭紮進書堆裡。 我生氣地說:“這是她自己的事, 你為什麼要代替她?”

Advertisiment

爸爸卻振振有詞:“將書櫃整理得井井有條, 你不就是圖個結果嗎?誰做不都一樣?再說了, 曉鶯求我, 我能不幫她嗎?”

在爸爸的嬌慣、縱容下, 曉鶯什麼家務活兒都不會幹, 連整理書本、按老師的要求做樹葉書簽等一些分內之事都要請爸爸代勞。

我看不慣, 狠狠地批評了她, 她就在作文《我的母親》中對我大肆攻擊——我的媽媽是一個粗心、馬虎的人, 上街買東西時, 她經常付了錢卻忘記拿貨;

她自己放的物品卻常常問我們放哪兒了;她說話聲音很大, 速度很快, 簡直就是高分貝的噪音……她走路步子很大, 風風火火的, 一點兒也不淑女……她自以為是, 動不動就跟我們發脾氣……

我說:“你不能只看到別人的缺點, 也要多發現別人的優點。

Advertisiment
”曉鶯回擊我:“誰說我只看缺點不看優點呢?我發現我爸就有很多優點嘛。 ”爸爸聽了樂不可支:“女兒最實事求是了。 ”這父女倆簡直是沆瀣一氣!我氣得發暈。

為了女兒的健康成長, 我決定“插足”父女倆的感情, 沒想到我的“插足”遭到了堅決的抵抗。 女兒說:“你不關心我, 難道爸爸多關心我一下也不行嗎?”

她爸說:“你工作忙時將孩子甩給我, 我們父女倆好不容易培養了深厚的感情, 現在你卻要‘橫刀奪愛’, 是不是有點兒不厚道啊?”我不想和他們理論, 但內心的擔憂卻與日俱增:正值青春期的女兒和爸爸太黏糊, 是不是不太合適?

過於緊密的父女關係將制約女兒的正常發展媽媽的擔憂是有道理的。

從媽媽的描述中, 我們能看出女兒在成長中已經出現了一些不好的傾向。

一是對爸爸的佔有欲。

父母出去散步,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曉鶯卻像打翻了醋罎子似的大發脾氣,還讓爸爸做這做那,以懲罰“犯了錯誤”的爸爸。她的表現已經超過一般情況下孩子對父親的感情,帶有很強的佔有欲。

二是對爸爸的依賴。

女兒願意在爸爸面前顯得一無所能,願意爸爸為她做好一切。這種依賴性無疑會影響她生活自理能力的發展和責任感的培養。

三是對媽媽的偏執認識。

因為和爸爸過於親近,這客觀上造成了曉鶯和媽媽的疏遠,這種疏遠影響了她對媽媽的客觀評價,負性的評價讓她對媽媽更加疏遠,這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暫且不論媽媽事實上是個怎樣的人,但曉鶯對媽媽持全盤否定的態度,顯然不利於她培養健康、寬容、樂觀的心態。

女兒和爸爸的關係過於緊密,我們常常會將板子打在女兒身上,認為是她太嬌氣、依賴性太強、心智不成熟的緣故。而事實上,真正的始作俑者是爸爸,爸爸才是造就這種關係的主動者!

“英雄情結”是每個男人與生俱來的一種情結。在女人面前逞英雄,更能顯出男兒本色。這種情結與愛情的產生有重要關係。

但這種情結常常會在現實生活中受到打擊,很多已婚男人,特別是老婆能幹的男人,在家庭中會有一種挫敗感。

如果有個女兒千嬌百媚地仰望自己、依賴自己、纏繞自己,男人的“英雄情結”就會得到淋漓盡致的釋放。

本案例中,曉鶯因為爸爸“偷偷”與媽媽出去散步而“懲罰”他,爸爸卻“不急不惱,賠著笑臉哄她”。

事實上,他心裡早就樂開了花吧。女兒如此在意自己,充分顯示出自己在她心目中的分量。

當女兒正為無法清理書籍而苦惱時,爸爸的出現讓她像找著了“救星”般興奮,爸爸也樂當這個“救星”,這個時候“英雄情結”的膨脹早已讓他將“培養女兒自理能力”的問題置之腦後了。

當女兒明顯地親父疏母、褒父貶母時,在能幹的妻子面前具有挫敗感的爸爸內心的自豪感可想而知。

當然,爸爸博得女兒歡心的原因,除了“英雄情結”外,可能還與爸爸的雙性化氣質有關。

也就是說,爸爸既有男性剛強、勇敢、堅強等氣質,也具有女性溫柔、細緻、耐心等氣質,爸爸在某種程度上代替了媽媽的角色,使得孩子將對父母雙親的愛的需求都傾注到一個人身上。

當然,媽媽也有推卸不了的責任。她以自己工作忙,爸爸時間充裕、教育有方為藉口,逃避了很多撫養、教育女兒的責任,也錯過了很多母女相處、培養感情的機會。

幸好,媽媽沒有被爸爸表面的教育成果所蒙蔽,而是開始關注女兒的心理健康問題。這是很明智的做法。

讓錯位的關係回歸原位

有人可能會覺得以上的分析有些小題大做:父疼女,女親父,親子關係融洽一些有什麼不好?

過於緊密的父女關係到底會給孩子的成長帶來什麼影響呢?

第一,阻礙孩子自理能力的發展和責任意識的培養。

這是顯而易見的。爸爸撐開大傘護衛著女兒,女兒可以撇開成長的壓力永遠做孩童,這對培養女兒的能力和責任是非常不利的。

第二,榜樣的缺失將導致孩子成長方向的模糊。

孩子進入青春期後,性別價值觀越來越清晰,男孩要學習做男人,女孩要學習做女人。而父母往往是他們學習和模仿的重要榜樣。

但如果父女關係過於緊密,女兒容易對母親予以否定和排斥。女兒不可能跟著父親學做女人,如果她心目中又沒有其他比較明確的女性榜樣的話,她的成長方向將是模糊的。

模糊的方向就等於沒有方向,沒有方向就容易走歧路。

第三,影響孩子將來的婚戀觀。

爸爸對女兒的愛是無條件的,只要女兒需要,他可以隨時隨地付出。但對於別的異性來說,他對女兒的愛是有條件的,需要女兒也回報愛給對方。

在爸爸護翼下長大的女孩,沒有學會用愛來交換愛,她學到的只是用撒嬌、發脾氣、耍賴等方式來索取愛。

一味地索取是無法讓愛情延續的。另外,有戀父情結的女孩在擇偶時,也會有一種“找爸爸”的期望,既希望對方像爸爸一樣寵愛自己,也希望對方具有爸爸的特質。這種期望顯然是不切實際,註定要落空的。

所以,這種緊密的父女關係是一種錯位的家庭關係,孩子的健康成長與家庭的健康發展都需要將錯位的關係歸位。

針對本案例中曉鶯媽媽講述的情況,一家三口都需要做出調整。

首先,爸爸要對這種緊密的父女關係有正確的認識,不能再沉醉于自我的心理滿足中。

爸爸要有意識地和女兒保持一定的距離,拒絕女兒的無理要求,比如讓爸爸長時間地陪伴她、讓爸爸替她做自己的分內之事。

爸爸還要在女兒面前經常肯定媽媽的優點,比如,媽媽自立自強、不肯認輸,媽媽對工作認真負責、積極上進等,以此樹立媽媽在女兒心目中的榜樣地位。

雖然這個榜樣並非十全十美,但是有選擇地學習榜樣總比沒有榜樣要強得多。

其次,媽媽要加強和女兒的交流,培養融洽的母女感情。

女兒已經進入青春期,內心會有一些迅速長大成人的渴望。媽媽要充分挖掘和利用這種渴望,像對待成年女性一樣和她交流,讓她產生以前在爸爸那兒從未感覺到的體驗,這種體驗將大大激發她成長的動力。

最後,曉鶯已經13歲,應該認識到親子關係和父母之間的夫妻關係是不同的,要學會尊重父母之間的感情,擺正自己的位置,學會與同齡人相處,從同學、朋友的關係中獲取愛和心理滿足感。

一是對爸爸的佔有欲。

父母出去散步,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曉鶯卻像打翻了醋罎子似的大發脾氣,還讓爸爸做這做那,以懲罰“犯了錯誤”的爸爸。她的表現已經超過一般情況下孩子對父親的感情,帶有很強的佔有欲。

二是對爸爸的依賴。

女兒願意在爸爸面前顯得一無所能,願意爸爸為她做好一切。這種依賴性無疑會影響她生活自理能力的發展和責任感的培養。

三是對媽媽的偏執認識。

因為和爸爸過於親近,這客觀上造成了曉鶯和媽媽的疏遠,這種疏遠影響了她對媽媽的客觀評價,負性的評價讓她對媽媽更加疏遠,這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暫且不論媽媽事實上是個怎樣的人,但曉鶯對媽媽持全盤否定的態度,顯然不利於她培養健康、寬容、樂觀的心態。

女兒和爸爸的關係過於緊密,我們常常會將板子打在女兒身上,認為是她太嬌氣、依賴性太強、心智不成熟的緣故。而事實上,真正的始作俑者是爸爸,爸爸才是造就這種關係的主動者!

“英雄情結”是每個男人與生俱來的一種情結。在女人面前逞英雄,更能顯出男兒本色。這種情結與愛情的產生有重要關係。

但這種情結常常會在現實生活中受到打擊,很多已婚男人,特別是老婆能幹的男人,在家庭中會有一種挫敗感。

如果有個女兒千嬌百媚地仰望自己、依賴自己、纏繞自己,男人的“英雄情結”就會得到淋漓盡致的釋放。

本案例中,曉鶯因為爸爸“偷偷”與媽媽出去散步而“懲罰”他,爸爸卻“不急不惱,賠著笑臉哄她”。

事實上,他心裡早就樂開了花吧。女兒如此在意自己,充分顯示出自己在她心目中的分量。

當女兒正為無法清理書籍而苦惱時,爸爸的出現讓她像找著了“救星”般興奮,爸爸也樂當這個“救星”,這個時候“英雄情結”的膨脹早已讓他將“培養女兒自理能力”的問題置之腦後了。

當女兒明顯地親父疏母、褒父貶母時,在能幹的妻子面前具有挫敗感的爸爸內心的自豪感可想而知。

當然,爸爸博得女兒歡心的原因,除了“英雄情結”外,可能還與爸爸的雙性化氣質有關。

也就是說,爸爸既有男性剛強、勇敢、堅強等氣質,也具有女性溫柔、細緻、耐心等氣質,爸爸在某種程度上代替了媽媽的角色,使得孩子將對父母雙親的愛的需求都傾注到一個人身上。

當然,媽媽也有推卸不了的責任。她以自己工作忙,爸爸時間充裕、教育有方為藉口,逃避了很多撫養、教育女兒的責任,也錯過了很多母女相處、培養感情的機會。

幸好,媽媽沒有被爸爸表面的教育成果所蒙蔽,而是開始關注女兒的心理健康問題。這是很明智的做法。

讓錯位的關係回歸原位

有人可能會覺得以上的分析有些小題大做:父疼女,女親父,親子關係融洽一些有什麼不好?

過於緊密的父女關係到底會給孩子的成長帶來什麼影響呢?

第一,阻礙孩子自理能力的發展和責任意識的培養。

這是顯而易見的。爸爸撐開大傘護衛著女兒,女兒可以撇開成長的壓力永遠做孩童,這對培養女兒的能力和責任是非常不利的。

第二,榜樣的缺失將導致孩子成長方向的模糊。

孩子進入青春期後,性別價值觀越來越清晰,男孩要學習做男人,女孩要學習做女人。而父母往往是他們學習和模仿的重要榜樣。

但如果父女關係過於緊密,女兒容易對母親予以否定和排斥。女兒不可能跟著父親學做女人,如果她心目中又沒有其他比較明確的女性榜樣的話,她的成長方向將是模糊的。

模糊的方向就等於沒有方向,沒有方向就容易走歧路。

第三,影響孩子將來的婚戀觀。

爸爸對女兒的愛是無條件的,只要女兒需要,他可以隨時隨地付出。但對於別的異性來說,他對女兒的愛是有條件的,需要女兒也回報愛給對方。

在爸爸護翼下長大的女孩,沒有學會用愛來交換愛,她學到的只是用撒嬌、發脾氣、耍賴等方式來索取愛。

一味地索取是無法讓愛情延續的。另外,有戀父情結的女孩在擇偶時,也會有一種“找爸爸”的期望,既希望對方像爸爸一樣寵愛自己,也希望對方具有爸爸的特質。這種期望顯然是不切實際,註定要落空的。

所以,這種緊密的父女關係是一種錯位的家庭關係,孩子的健康成長與家庭的健康發展都需要將錯位的關係歸位。

針對本案例中曉鶯媽媽講述的情況,一家三口都需要做出調整。

首先,爸爸要對這種緊密的父女關係有正確的認識,不能再沉醉于自我的心理滿足中。

爸爸要有意識地和女兒保持一定的距離,拒絕女兒的無理要求,比如讓爸爸長時間地陪伴她、讓爸爸替她做自己的分內之事。

爸爸還要在女兒面前經常肯定媽媽的優點,比如,媽媽自立自強、不肯認輸,媽媽對工作認真負責、積極上進等,以此樹立媽媽在女兒心目中的榜樣地位。

雖然這個榜樣並非十全十美,但是有選擇地學習榜樣總比沒有榜樣要強得多。

其次,媽媽要加強和女兒的交流,培養融洽的母女感情。

女兒已經進入青春期,內心會有一些迅速長大成人的渴望。媽媽要充分挖掘和利用這種渴望,像對待成年女性一樣和她交流,讓她產生以前在爸爸那兒從未感覺到的體驗,這種體驗將大大激發她成長的動力。

最後,曉鶯已經13歲,應該認識到親子關係和父母之間的夫妻關係是不同的,要學會尊重父母之間的感情,擺正自己的位置,學會與同齡人相處,從同學、朋友的關係中獲取愛和心理滿足感。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