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爸爸和媽媽有不一樣的育兒大腦

都說男人和女人來自不同的星球, 即女性和男性不管是在生理結構上, 還是在思考問題的角度上都有很大的差別。 最新研究發現, 男性與女性在對待育兒方面差異非常大, 爸爸和媽媽有不一樣的育兒大腦。

Advertisiment

爸爸和媽媽有不一樣的育兒大腦

男人和女人的大腦結構基本相同, 但是在大小、厚度等方面稍有不同。 一般來說, 男人的右腦比較發達, 女人的左腦比較發達, 而左腦和右腦分別掌管著 不同的能力區域。 爸爸和媽媽在養育孩子過程中的溝通障礙就來自於這種差異, 解決矛盾的辦法有兩個, 第一, 分配給爸爸更適合他的育兒任務。 第二, 更多的寬容 和相互理解。

爸爸最愛看見寶寶的笑臉, 媽媽擅長與孩子親密接觸。

在與孩子相處時, 爸爸和媽媽各有擅長的領域。

對於爸爸來說, 孩子高興的表情是最大的激勵, 所以戶外活動、遊戲和洗澡這些活兒就交給爸爸吧。

Advertisiment

孩子高興和激動的表情能促使爸爸的大腦內產生一種物質——多巴胺, 它能讓爸爸的大腦興奮起來, 所以有活力的遊戲或者是伴隨著緊張感的工作比如洗澡, 都是爸爸所擅長的。 孩子越激動, 爸爸越感覺受到鼓舞, 因此更也願意照顧孩子。

而媽媽比較擅長有親密接觸照顧行為, 比如哄孩子睡覺。 一方面, 催產素會促使媽媽盡可能多地和孩子親密, 另一方面媽媽的肌膚觸感也優於爸爸, 這使親密接觸為媽媽帶來更加幸福的感覺。

爸爸不喜歡常規的、瑣碎的照顧行為, 媽媽不擅長和孩子保持適當的距離。

男性荷爾蒙會促使爸爸不斷尋求刺激和變化!他最不擅長的就是常規性照顧, 比如哄睡、換尿布等,

Advertisiment
這些缺乏變化的日常小事會讓爸爸感覺特別無趣。

和右腦型爸爸不同的是, 對左腦型媽媽來說, 和孩子保持距離是非常困難的, 只要和孩子分開一會兒, 她都會很擔心。

對爸爸來說, 孩子是遊戲夥伴或競爭對手, 而媽媽卻更多地把孩子當成附屬于自己的、需要愛的小生命。

對於爸爸來說, 孩子不僅僅是自己照顧的物件, 很多時候他都容易把孩子看作一起遊戲的夥伴。 另外, 男性競爭意識很強, 無論在什麼事情上都希望分出個是非黑白, 所以即使是面對孩子, 爸爸也會心存一定的競爭意識。 這種種表現都是男性睾丸素作用下的結果。

女性變成媽媽以後, 體內激素會激發她養育孩子的天性。 此外, 媽媽喜歡通過肌膚接觸來表達自己對孩子的愛意,

Advertisiment
因此總是喜歡懷抱著寶寶。

爸爸希望媽媽更在意自己, 而媽媽卻總是通過眼前看到的事情, 來判斷爸爸是否合格。

右腦型的爸爸通常不擅長語言表達, 即使對媽媽心存感激, 也很少用嘴說出來。 再加上爸爸的競爭意識很強, 他總感覺有了孩子之後, 孩子媽就越來越不把自己放在心上了。

左腦型的媽媽常常看不到事情的整體性, 而總是執著於發生在眼前的事, 比如爸爸不聽自己的話, 不給孩子換尿布, 他就不是好爸爸。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 幫助媽媽照顧孩子會讓媽媽對爸爸的評價大大提高哦。

爸爸不太在意孩子成長的快慢, 所以會以一種“差不多就可以了”的心態來守護孩子,

Advertisiment
不過也因此忽略很多細節, 而不擅長語言交流的特點更讓媽媽對此頗多微詞。

媽媽總是提早把很多細小的事情都規劃好、安排好, 孩子每一步成長的腳步, 她都不想錯過。 但是一旦媽媽訂立的計畫不能按照預期執行的話, 她就會變得是非焦慮、煩躁。

溫馨提醒:爸爸和媽媽有不一樣的育兒大腦。 所以在育兒的觀念上的不同, 可能會加劇夫妻之間的矛盾, 這樣並不利於孩子的教育。 而面對這種差距, 我們首先要先接受, 然後想辦法解決, 每個人各司其職, 就是不錯的方法。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