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爸爸在育兒中扮演的角色

父親角色的缺失對孩子會有什麼樣的影響呢?父親們沒能更多地參與進來, 僅僅是“工作忙”那麼簡單嗎?在父親完成角色轉變的過程中, 妻子應該做些什麼呢?育兒當中並不僅僅是媽媽的角色很重要, 父親也是無可替代的。

好媽咪, 總想複製另一個自己

馬菊:我覺得父親與母親對孩子關注的點也很不一樣。 孩子的爸爸帶孩子去游泳, 我反復叮囑他孩子出來以後要給他擦一些護膚霜, 但是他根本就記不住。 給孩子洗澡的時候, 他也不是很仔細。 在教育孩子方面, 我買了一些書, 想和他一起學習一下,

Advertisiment
但是他很少看。

劉丹:其實, 大部分人並不是根據他所學的理論做事情, 而是根據他從小受的家庭教育以及形成的習慣做事情。 所以, 他的行為方式和一些觀念有時是根深蒂固的。 而妻子卻總希望自己能夠把他教育成理想中的老公或者孩子的父親, 以為在一些細節上去校正他, 甚至改造他。 實際上, 這幾乎是不可能的。 那種強大的慣性我們是很難戰勝的。

而且, 我們也沒有必要為了改變一個人而較勁, 因為夫妻之間這種方式的不同實際上是一種互補。 所以, 如果我們把孩子交給自己的丈夫, 最好的辦法就是自己撤出來。 不要在丈夫帶孩子的時候不停地打電話, “給孩子吃飯了嗎?”“穿得合不合適?”既然把孩子交給丈夫,

Advertisiment
就要允許他按照他的方式去影響孩子, 同時還要學會接受他帶孩子的局限。

父愛, 需要時間的滋養

唐穎:我生孩子的時候是剖宮產。 當時, 看著那個陌生的小人兒, 我在想他是哪兒來的, 和我有什麼關係呢?後來, 慢慢地, 和孩子接觸多了, 母女之間的感情才慢慢變得濃郁起來。 所以, 我認為家庭成員之間感情的培養是需要一個過程的。 作為爸爸, 可能這個過程需要的時間更長一些。 有的甚至要等到孩子幾歲以後, 能夠和孩子溝通了, 他們才能真正體會到做父親的感覺。

薑麗麗:兒子2歲8個月之前, 我一直是全職媽媽, 我愛人工作確實特別忙。 結果, 孩子就特別黏我。 去外面的時候, 他總喜歡拽著我的衣服。 現在孩子大一點了,

Advertisiment
好像更喜歡跟他爸爸玩兒。 因為我不太喜歡運動, 連公園都很少去, 而他爸爸運動能力很強。 從3歲開始, 他就教兒子拍球、打籃球。 逐漸地, 孩子的身體越來越健壯了。 兒子在3歲半的時候, 突然對汽車的雨刷器特別感興趣。 知道不同類型的車雨刷器的數量是不同的, 動的方式也不同。 前一段時間, 他爸爸的車的雨刷器該換了, 他就讓修理廠把舊的雨刷器擦乾淨, 拿回家, 和孩子一起研究, 一直持續了好幾個月。 現在孩子和他爸爸的關係非常好。 所以, 爸爸和孩子之間的血緣關係僅僅是一個基本的前提。 兒如何形成一種固定的紐帶, 就要靠父子之間不斷地接觸, 在遊戲和溝通當中去建立。

給爸爸一些成長空間

胡雲:孩子小的時候,

Advertisiment
半步都不能離開我, 為此我把一份很好的工作都放棄了。 那時候, 確實非常累。 後來, 我想這樣下去不行, 我一定要學會放得開。 比如, 我需要加班的話, 把工作孩子交給老公, 我完全相信他會把孩子照顧得很好。 現在事實證明, 一切都很好。 孩子很開心, 和他爸爸的關係也很好。

唐穎:我的孩子現在還很小, 有很多比較瑣碎的事情需要處理, 孩子的爸爸平時工作又很忙, 經常需要加班, 但是, 我覺得我可以以一種比較積極的心態去面對。 丈夫下班回來, 我會對孩子說讓爸爸來陪你玩兒吧, 我們來騎高頭大馬。 我在家孩子也騎馬。 但是我本身長得就很弱小, 有時候夠不到的東西我會說“等爸爸回來再拿, 爸爸個子高”。

Advertisiment
所以, 我們可以主動地給爸爸一定的時間和空間, 讓他和孩子在一起做些事情, 哪怕每次只有一小會兒。

劉丹:一般來講, 在孩子1歲以前我們會比較焦慮, 因為那時還是新媽媽, 還不太知道一些事情應該如何處理。 後來, 隨著孩子不斷成長, 我們也變得越來越熟練, 焦慮也會少一些。 反過來講, 我們的丈夫也會有同樣的焦慮, 因為那時他也是新爸爸;而且, 如果我們不給他機會讓他練習的話, 他會一直是新爸爸。 如果沒有一個點滴積累的過程, 他也很難有做爸爸的自信和自豪感。 所以, 我們一定要有耐心, 就像培養孩子一樣, 把丈夫培養成一個父親。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