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爸爸在餐桌上發揮著重要作用

影響餐桌教育成敗的便是爸爸的存在。 成功實行餐桌教育的家庭中, 爸爸都把與孩子一起就餐看得比談生意更重。

下班時間不規律的時候, 爸爸就提前起床參加早上的家庭就餐, 如果早上和孩子們上學時間不能吻合, 那麼就要在下班後推掉一切應酬(這其中爸爸當然會有犧牲), 一天中至少要和孩子有一次的見面機會。 不要忘記和家人一起就餐這一“儀式”。 就像“培養孩子需要全心全意”這句話一樣, 茁壯成長的孩子背後有著父母不斷的努力。

許多專家指出, 培養孩子過程中, 爸爸有著媽媽無法企及的重要性,

Advertisiment
媽媽主要負責生活上的養育, 爸爸則把社會經驗帶到餐桌上, 這樣的作用分配, 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更有效果。

如果說媽媽對孩子有很強的理解力和認同感的話, 那爸爸則對是非對錯有很強的判斷能力。 因此爸爸遵守規矩重視原則。 和媽媽不同的是, 爸爸可以給予被子不同的感受, 因此孩子從爸爸那兒聽到的世界和媽媽所呈現的世界不同。 一般來說, 爸爸們更為現實, 和爸爸接觸得多了, 孩子就會更加堅強更加理性。

在爸爸積極參與餐桌教育的家庭中, 爸爸的作用看起來就像是社會性涵養及道德性發展的結合, 尤其是給女兒帶來的影響很大。

具有很強的自豪感、進取心, 在學習和領導能力上都比男生出色的女生,

Advertisiment
是被哈佛大學丹·肯德倫教授稱作“新的社會階層出現的‘阿爾法女孩’”。 他指出, 如果想教會女孩怎樣在社會中自如地與遇到的男性☆禁☆交流, 爸爸應積極參與到教育之中。

由此可見, 餐桌教育並不是單純的飲食教育。 爸爸的存在為餐桌教育找到平衡, 並為孩子的未來插上理想翅膀。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