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爸爸如何照顧寶寶

很多爸爸連家務都不會做, 更不用說照顧小寶寶了。 傳統的爸爸認為給寶寶餵奶是媽媽的天職, 但自從不少的親子節目火熱之後, 很多新時代爸爸都開始學習如何照顧小寶寶。 當爸爸的人當中, 只有35%給30周大的孩子有規律餵奶, 孩子滿1周歲時, 只有40%給孩子喂吃的。 但新時代爸爸怎麼能對養育子女袖手旁觀!照顧寶寶第一步, 首先學會給寶寶餵奶, 爸爸們快來學習餵奶攻略!

1、爸爸為什麼也要給寶寶餵奶

當爸爸的人當中, 只有35%給30周大的孩子有規律餵奶, 寶寶滿1周歲時, 只有40%給孩子喂吃的。 現實情況確實如此:爸爸對給孩子喂吃的這件事,

Advertisiment
一般都是能少則少。

餵奶不僅可以和寶寶進行目光交流、皮膚接觸, 因為離得近, 很容易建立親密關係。 另外, 傳統觀念上認為, 餵奶就是媽媽的事情, 而現在變成爸爸也能做的事情, 這也是有進步意義的。

2、寶寶改吃奶粉時, 爸爸上吧

如果爸爸想和寶寶更親密接觸, 不妨在等寶寶改吃奶粉時, 由爸爸接手。 爸爸可以在下班後或是週末給孩子餵奶。 如果孩子還在喝母乳, 那麼, 可以事先把母乳接到奶瓶裡之後再喂, 或是嘗試一下喂孩子輔食的事兒。

在寶寶完全改為喝奶粉時, 爸爸就可以全權接手了!餵奶的第一步就是先學會給寶寶沖奶粉。 餵奶的奶量是奶粉和水加起來的總量。

Advertisiment
在具體操作時, 可以先加總奶量一半的水, 之後加奶粉, 混勻後再加水至總奶量。 這樣既能保證奶的配比和量的準確, 又能避免出現結塊或太多的泡沫。

3、餵奶前, 別忘記消毒

首先, 爸爸們要熟悉用奶瓶餵養寶寶需要使用的工具, 包括奶瓶、奶嘴、棉質厚毛巾、消毒鍋、奶瓶夾、奶瓶刷等。

接下來, 也是餵奶前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 就是給餵奶用具消毒。 爸爸們需要將所有的餵奶用具在使用前全部消毒。 還要記得, 如果在24小時之內沒有使用, 就必須重新消毒。 消毒後的用具, 應以奶瓶夾夾取。

消毒方法比較簡單, 一般家庭常用的就是“煮沸消毒法”。 把所有已經清洗過的非塑膠奶具放入不銹鋼鍋內, 在鍋裡放入清水。 注意, 水要完全覆蓋奶具,

Advertisiment
並且奶瓶中也要注滿水。 然後加熱, 煮沸5分鐘後放入塑膠製品奶具, 再煮沸5分鐘即可。 有條件的家庭, 可以使用蒸汽消毒法, 即使用插電式蒸汽鍋消毒奶瓶、奶嘴, 快速又方便。

4、讓寶寶的視野更開闊

一般來說, 爸爸抱寶寶餵奶時很少會考慮到寶寶的視野, 多數都只滿足於自己能看清楚孩子的臉。 這樣一來, 為了對焦, 往往離寶寶越來越遠。 結果在孩子眼裡, 爸爸的臉就一直是模糊不清的。 所以爸爸抱著寶寶餵奶的時候, 要注意抱抱姿勢, 同時多與寶寶眼神交流, 或者對寶寶說話、唱小歌謠, 雖然寶寶不懂得回應你, 但這種方式能夠讓寶寶更熟悉爸爸的感覺哦!

5、挑個舒適的餵奶姿勢

餵奶時還要注意姿勢。 最好像媽媽直接用乳☆禁☆頭餵奶的姿勢,

Advertisiment
因為這樣寶寶最容易接受。 餵奶時, 爸爸可以選擇一個舒服的坐姿, 在寶寶頸部墊一條棉質手巾, 這樣做的目的是防止寶寶發生溢奶弄濕衣服。

首先, 爸爸要喚起寶寶的吸吮反射, 可以抱著寶寶靠近爸爸的臉頰, 使他(她)轉過頭來並張開嘴巴;或是在奶嘴上蘸幾滴奶, 去碰觸寶寶的嘴唇, 讓他(她)嘗嘗味道。 喂寶寶吃奶時, 可以讓寶寶斜躺著, 這樣比較容易吞咽。 奶瓶也要傾斜著拿, 使整個奶嘴充滿奶水而沒有空氣。

6、把寶寶抱在懷裡

如果爸爸選擇以奶瓶給寶寶餵奶, 那麼請記住:寶寶所需要的不只是奶瓶裡的奶, 對寶寶而言, 爸爸的關愛和擁抱也同等的重要。 所以, 千萬不要讓寶寶獨自喝奶,

Advertisiment
這樣會引起寶寶的不滿, 另外還可能發生危險。 把寶寶抱在懷裡, 讓寶寶在和爸爸產生目光交流、聽到爸爸心跳聲的同時, 還能感受到爸爸的體溫。

7、別忘了拍嗝

餵奶中

寶寶喝奶時多少會誤食空氣, 進入食道的空氣如果沒有排出, 容易造成腹脹、溢奶。 所以, 爸爸們要注意了, 給寶寶喂完奶後, 一定要記得給寶寶拍嗝。 對於吸吞協調能力較差的寶寶, 不一定等到奶全部喝完, 爸爸可以在寶寶喝奶中途休息時, 分段拍背排氣。 給寶寶拍嗝時, 爸爸要將手指併攏, 扣成杯狀, 輕輕拍打寶寶背部。

餵奶後

喝完奶後可以讓寶寶靠在爸爸的一側肩膀, 抱著輕拍其背部。 要記得用乾淨的、較厚的棉質手巾鋪在肩膀上, 因為寶寶此時可能會溢出一些奶水。 也可以讓寶寶坐在爸爸的腿上,一手托住其臉頰,背部保持平直,輕拍寶寶背部,之後揉搓數回即可。採用這種方法比較便於觀察到寶寶有無溢奶,同時,這種方法也比較適合月齡更小的寶寶。

也可以讓寶寶坐在爸爸的腿上,一手托住其臉頰,背部保持平直,輕拍寶寶背部,之後揉搓數回即可。採用這種方法比較便於觀察到寶寶有無溢奶,同時,這種方法也比較適合月齡更小的寶寶。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