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爸爸媽媽如何捕捉兒童敏感期?

出生至七八個月大的寶寶, 不是把小手伸進嘴裡吸吮, 就是把手裡抓到的東西往嘴裡“送”。 再大一點, 他看到想要的東西就讓你幫他拿, 等東西一拿到手就往地上扔, 然後就讓你幫他撿, 如此反復。

再長大一點, 能自已行走之後, 不是把家裡的東西扔得滿地都是, 就是愛往衣櫃、廚櫃或桌子底下鑽。 這所有的行為, 都是我們成人認為不可思議的事情, 為何寶寶就這麼有興趣呢?而且不是一兩個孩子有這種反應, 正確的說這是所有孩子長大的‘必經之路’。

其實, 說到底, 這就是專業人士稱之的兒童“敏感期”。

Advertisiment
所謂“敏感期”是指在0-6歲的成長過程中, 兒童受內在生命力的驅使, 在某個時間段內, 專心吸收環境中某一事物的特質, 並不斷重複實踐的過程。

捕0歲-2歲兒童敏感期

視覺——剛生下來, 對明暗相間的地方感興趣

口——包括用口進行的味覺、觸覺過程。 用口感覺事物、認識事物, 不斷練習使用牙齒、使用舌頭

手——喜歡抓東西, 用手探索環境、認識世界

走——從最初的要成人拉著手跳, 到獨立行走, 發展到要上下坡、爬樓梯, 到專門愛走不平的地方

空間——喜歡探索空間, 最早表現為爬、抓、移動物體等, 稍大一點則喜歡爬高、旋轉、扔東西等

細小事物——對極小而精緻的東西感興趣

秩序——急切需要並保護一個精確且有秩序的環境

模仿——最早表現為模仿一個詞,

Advertisiment
或一應一答, 重複進行;也模仿動作

自我意識——表現為咬人、打人、說“不”等

審美——要求食物或用具必須完整

捕2歲半-3歲兒童敏感期

建立概念——兒童開始將自己的認知感覺同語言配對

自我意識產生——私有意識產生, 明確指明“這是我的。 ”

捕3歲-4歲兒童敏感期

秩序敏感期——重新開門、車走了新路線、掛毛巾

執拗——秩序敏感期後, 兒童形成了一種秩序的內在模式, 一旦成人破壞了這一秩序, 兒童就會哭鬧、焦慮, 表現出不可逆性

壘高——喜歡把物體壘高, 然後推倒, 再重壘, 以此建立三維空間的感覺

色彩——開始對色彩產生感覺和認識, 並開始在生活中尋找不同的顏色

語言——開始對句子表達的意思感興趣, 並重複或模仿他人的話

Advertisiment

詛咒——發現語言是有力量的, 而最能表現力量的話語是詛咒。 成人反應越強烈, 兒童越喜歡說詛咒的話。

追求完美——從要求食物完整發展到了對所使用的用具、事物完美的追求。 每一件事情都不能出差錯

剪、貼、塗——真正開始有意識地使用工具

藏、佔有欲——開始強烈感覺佔有、支配自己所屬物的快樂。 物品的交換從此開始, 拉開了人際關係的序幕

邏輯思維——不斷追問“為什麼?”打破砂鍋問到底

繪畫——兒童與生俱來的表達自我的語言方式

延續秩序的敏感期——從具體的生活秩序延伸到了心理秩序

人際關係——一對一的交換食物和玩具

成長分享:讓孩子生活在愛和自由的環境中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