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爸爸媽媽學會講故事

很多幼兒家長都知道:故事對於啟發兒童的想像力, 增強兒童閱讀興趣等方面, 起著重要的作用。 然而, 對於許多家長來說, 講故事比讀故事書困難得多。 因為離開現成的情節和詞彙, 他們很容易語無倫次。 怎麼能夠編出們想聽的故事呢?

第一、講有關孩子本身或家庭裡的真實事情。

幼兒總是喜歡聽大人講家庭生活的片斷。 這樣的故事能使他感受到一部分生活的真實性。 每一位家長都能講出許多家庭生活中的趣事。 你可以輕而易舉地這樣開始你的故事, “我記得當你……的時候……”這乍聽起來不像故事,

Advertisiment
其實就是故事, 而且會使孩子聽得入迷。

第二、用他喜愛的玩具做故事主角。

有時, 我們想教育孩子, 直接講道理不能得到滿意的效果。 在這種情況下, 可以根據孩子喜歡的一個玩具來編故事。 兒子5歲時, 常常跑到離家很遠的地方去玩, 讓人擔心安全。 我和他談了幾次都無濟於事, 於是, 就以他最心愛的玩具——一隻縫製的大熊貓為主角, 編了幾個大熊貓迷路的故事講給他聽。 每當故事講到這只大熊貓在市場上迷了路, 或者進錯了院子時, 我總是聽見他呵斥他的玩具。 後來, 他果然不再到處亂跑了。

第三、只講開頭, 讓他嘗試故事接龍。

在給幼兒講他熟悉的故事時, 可在最有趣或最驚險時停下來, 讓孩子試著將這個情節講完。

Advertisiment
例如:“你和我那時候正要過馬路, 忽然……發生了什麼?”另外, 還可以將孩子熟悉的故事的開頭講出來, 然後要求他講出故事的結尾;或者, 由孩子講這個故事的開頭, 由你來講結尾。 這樣講故事不僅能提高幼兒的接受力, 培養他們的想像力, 而且能使幼兒感到自己也有講故事的本領。 實際上, 過不了多久, 孩子就能自己編故事, 並講給你聽了。

講故事雖然沒有固定模式, 但是, 首先故事應該短一些, 因為幼兒的注意力持續時間是有限的;其次, 故事的主角應該是他們所熟悉的, 例如;孩子本人、孩子的玩具或孩子熟悉的人;再有, 故事情節要簡單。 其他方面, 全憑你的想像力與孩子的興趣來決定。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