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爸爸媽媽請尊重和理解我好嗎

隨著時代的發展, 傳統的家庭教育意識、觀念和行為已不適應新的形勢、新的要求。

現代家庭教育的客觀形勢, 要求父母對待孩子也要做到與時俱進, 不斷更新觀念。 孩子不是私有財產, 而是社會資源。

在子女教育問題上, 也要堅持以人為本, 做到理解、尊重、關心, 讓孩子能夠自主的發展。

孩子的健康成長, 是每一位為人父母的最大心願。

在他們的成長、教育過程中, 我們做到生活上關心、學習上鼓勵、人格上尊重, 注重言傳身教、注意溝通交流。

努力為他們營造和諧、溫馨、輕鬆、愉快的家庭氛圍和互相尊重、平等交流的生活環境,

Advertisiment
讓他們認識到自己應該追求的目標和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使他們明白:自主發展而不是自由發展, 對他們放手而不放任;使他們感受到父母既是他們的長者, 更是他們的知心朋友。

我認為:對待自己的子女要在理解、尊重的基礎上, 建立平等的關係, 使孩子願意同父母交流, 並能聽得進父母的說教, 這是做好子女教育的首要條件。

對於這些, 孩子感覺到玩遊戲不是偷偷摸摸的行為, 而是緊張學習後的一種休息, 鬆弛度的一種調節;

我們為他們營造和諧、溫馨、輕鬆、愉快的家庭氛圍和互相尊重, 平等交流的生活環境, 讓他們認識到自己在以後所要承擔的社會責任, 自覺地樹立起遠大理想和抱負。

Advertisiment
概括起來有如下幾個方面:

一、從小就尊重孩子的合理要求, 不強求孩子做不喜歡的事。

讓孩子在學習過程中注意養成良好的習慣和好的學習方法, 注意學習效率的提高。 培養興趣、因勢利導。 讓他們在玩中學習知識, 在學習知識中搞娛樂。

比如:在孩子一歲多的時候, 兩個孩子對下棋感興趣, 我就讓他們一邊玩, 一邊利用棋子教他們認字, 教他們下棋的規則, 由此激發他們學寫字、記字背詩、背數字口訣的興趣和熱情。

進而引導他們互相尊重, 互相關心, 要樂於幫助小朋友共同進步。

二、培養孩子勤儉節約, 吃苦耐勞的品質。

我們堅持每年暑假、寒假送孩子到農村小住, 一是讓他們從小就親自體驗農村的艱苦條件, 通過對比,

Advertisiment
使他們懂得農村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生活的儉樸, 勞動的艱辛。

使他們知道其同齡的農村孩子是如何生活學習的。 懂得了鄉土民情, 使他們理解“鋤禾日當午, 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 粒粒皆辛苦”的真正含義。

正因為如此, 孩子會很懂事, 從不亂花錢, 不和同齡人比吃比穿比優越, 很體諒父母, 也更 進一步激發了他們刻苦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

三、言傳身教, 督促孩子自覺學習。

只要孩子願意做, 就應該鼓勵。 孩子在學校已經很累了, 回家後, 要求適量的學習更要注意孩子的休息。

熬夜的效率並不一定高, 在家裡, 每當孩子學習, 我從不隨意去打牌消遣而影響孩子的情緒, 從小學到高中畢業, 每天晚上陪他們一起吃飯,

Advertisiment
為他們服務。

同時, 我們也因該堅持學習業務, 提高能力, 陪他們一起坐在燈下學習, 給他們以無形的影響。

競總之, 在撫養教育孩子的過程中, 要認識到我們做父母的責任, 更要注意到科學培養孩子的方法。 簡單急躁情緒和敷衍應付都是要不得的。

特別是當今社會開放, 知識更新的年代裡, 要瞭解孩子, 讓他們感覺到父母是他們成長過程中願意吐露心聲的朋友, 是他們學習生活中能夠得到幫助的師長, 是他們享受家庭溫暖的好家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