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爸爸對6-13歲男孩的影響

尋找想要模仿的男人

6~13歲之間的男孩仍然崇拜媽媽, 還有很多東西要跟媽媽學。 但是, 這時他的興趣在發生變化――他越來越關注作為男人應該具備什麼。 男孩知道, 他們正在向男人轉變, 必須從身邊的男人身上學習自己想要的東西, 以此完善自己。

此時, 媽媽應該以平常心來對待這一點, 一如既往地支持孩子, 使孩子能感受到母愛的溫暖。 對爸爸而言, 他們應該抽出更多時間來陪伴孩子。 如果爸爸不在身邊, 孩子會找一個人來代替, 並對這個人產生很強的依賴性, 例如在學校, 男孩會崇拜男教師。

Advertisiment
然而, 男性正逐漸從教育行業消失, 特別是在小學。 這就會出問題。

單身媽媽

出於無奈, 媽媽不得不獨自擔負起撫養男孩的重任。 數千年來, 這種情況時有發生。 毋庸置疑, 媽媽能擔此重任。 我曾採訪過一些這樣的媽媽, 她們成功地把男孩撫養成人。 但是她們都特別強調一點, 那就是她們會為孩子尋找一個出色的男性榜樣, 並從孩子的舅舅、好朋友、學校老師、體育教練等人(確定這樣的人選時, 務必小心, 以免讓孩子陷入性虐待的困境)身上尋求幫助。 同時, 她們也強調, 為了應付隨時可能出現的情況, 她們需要各種説明(朋友、按摩、自己獨處的時間)。 本書後面部分對這個話題進行了詳細闡述。

是父愛缺失障礙(DDDDDD, Dad Deficiency Disorder的首字母縮寫。

Advertisiment
――編者注)還是注意力缺陷障礙(ADDADD, Attention Deficit Disorder的首字母縮寫。 ――編者注)兩年前, 我的講座結束後, 一位叫唐的男子走上前來, 向我講述了下面這個故事。 唐是個卡車司機。 一年前, 他8歲的兒子被診斷出患了注意力缺陷障礙(俗稱兒童多動症)。 唐看了診斷書後, 由於缺乏更多的資訊, 他認為孩子的病是由於沒有得到足夠的注意才引起的。

唐給自己制定了一個目標, 就是抽出更多的時間來陪伴孩子。 唐一直認為養育孩子是妻子的責任, 妻子做得最好, 丈夫只要努力工作, 有能力掙錢養家就可以了。 但是現在一切都改變了。 在兒子放假時, 或者是放學後, 只要有時間, 唐都會帶上兒子一起外出。 週末時, 唐經常和朋友一起騎摩托車, 這時唐也會帶上兒子。

Advertisiment

唐笑著告訴我:“我們在說話時, 不得不輕柔一點, 連我們的舉動也變得文明起來。 值得慶倖的是, 小傢伙卻能理解這一點, 後來一些朋友也開始像我這樣做了。 ”

有一個好消息:幾個月後, 唐的兒子比以前安靜多了, 不用再依賴利他林(Ritalin, 中樞興奮藥)了, 他不再是注意力缺陷障礙患者了。 但從此以後, 父子倆還是一起駕車外出, 因為他們從中享受到了樂趣。 需要注意的是:我們並不是說所有的注意力缺陷障礙病例都屬於父愛缺失障礙, 但是一大部分病例屬於此類情況。 (附錄中對注意力缺陷障礙有更詳細的論述。 )

從小學一直到中學, 男孩應該主要和爸爸、媽媽生活在一起, 得到他們的幫助, 向他們學習如何處理事情,

Advertisiment
享受他們的陪伴。 從情感角度來看, 在這個時期內, 爸爸變得更重要。 男孩隨時準備向爸爸學習, 聆聽他的教誨。 一般而言, 男孩會更留意爸爸的一舉一動。 這足以使媽媽忌妒!

男孩從6歲左右到13歲的這段時間對爸爸來說至關重要。 這是爸爸對孩子產生影響, 同時也是在兒子心中樹立英雄形象的關鍵時期。 現在就是“抽空”做這些事的時候。 小事同樣重要:夏天的夜晚, 和兒子一起玩耍;邊散步邊和小傢伙談論生活, 向他講述自己的童年;因為喜歡, 所以和兒子一起運動, 一起培養共同的愛好。 美好的回憶始於此, 幾十年後, 無論是你還是他, 每當回首往事, 都會感到無盡的深情。

如果兒子的表現“酷”得令人有些頭痛, 那麼做爸爸的也不必急於制止孩子,

Advertisiment
因為他是從同學那裡學來的。 過不了多久你就會發現, 在“酷”的表像下, 兒子還是一個頑皮、可愛的小男孩。 當兒子確實想和你待在一起時, 要好好享受這段時光。 當男孩接近青春期時, 他們的興趣會發生轉移, 會更多地轉向廣闊的外部世界。 在此我想告訴大家――儘早放手!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