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和孩子對話教育孩子時, 爸爸不要一味的把自己推到一個位置生, 如此一來交流一定會出現問題的, 說話確實是一門微妙的藝術。 有時爸爸教育時一句自以為不重的話, 在孩子聽來卻是很嚴重的, 孩子需要耐心的教。
一直覺得人與人的相處是一種很微妙的學問, 即便是和父母親, 孩子。 總之兩個即使帶著血緣關係的人相處到一起就是一種學問。 在教育孩子的路上, 我們教育最主要的是我們的教育思想方針, 而這個思想方針是通過我們的語言表達和肢體表達來完成的。
相對於肢體語言,
Advertisiment
要知道怎麼去和孩子說話, 怎麼說話孩子才會聽?我先要知道孩子的脾性, 而大多數在小小孩都有一些共同的特徵。 比如, 他們喜歡表現自我, 喜歡幫助人來體會自身的價值, 喜歡與人一起玩的快樂, 喜歡被人稱讚, 喜歡被愛包圍的感覺, 喜歡反抗大人, 喜歡嘗試你說不的東西等等。 再比如, 他們不喜歡一個人的孤單, 不喜歡讓人搶了東西的感覺, 不喜歡別人比下去, 不喜歡我們說不, 不喜歡聽話, 不喜歡約束, 不喜歡規矩等等。
孩子嘛, 每一個人都是這麼長大的,
Advertisiment
那麼你想不想拿到這個主控權呢?就先從交流的第一步說話開始吧。
第一, 逆向思維。
我們知道孩子很喜歡對我們說不, 或者乾脆不做。 你若是說玩完了把玩具收拾好。 除非你的孩子特別聽話, 大多數孩子在聽到這樣的話之後, 會置之不理, 或逃之夭夭。 如果你反著思考, 他要我怎麼說才會收拾玩具呢?也就是說, 先想他會收拾玩具, 然後想他在什麼情況下會收拾,
Advertisiment
“媽媽幫著你一起收拾玩具, 好嗎?”“我們比賽看誰先把玩具收拾好?”“是媽媽的動作快還是你的動作快呢?”“這些玩具放哪裡的呢?你可以告訴我嗎?”等等。 這些都是提高孩子收拾玩具積極性的話, 再有, 我們也可以唱一首收拾玩具的歌。 在家中通常沒有別的小朋友的前提下, 我們應該把我們自己當作他的朋友, 來教導他怎麼做。
第二, 明確目的性。
在孩子犯錯誤的時候, 我們是需要孩子一定要說對不起呢?還是我們的目的是讓孩子意識到錯誤在哪裡呢?豪豪曾經有過這麼一件事情, 他無意中丟軟的玩具丟到了一個嬰兒。 嬰兒的母親看到後就對我說,
Advertisiment
這件事情給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那兩位母親都同是教育界的人士, 開始的時候我嘗試說服那位嬰兒的母親, 我說, 豪豪已經知道錯了, 他已經不敢看我們了。 嬰兒的母親沒有表示, 我也不好說什麼, 畢竟犯錯的是我的孩子。 幸好另一位媽媽出來說話, 緩解了這個局面。 我只想通過這個事情來說, 父母親應該清楚我們的教育目的在哪裡?那樣才可以把話說得讓自己和孩子都滿意。 或許我們說你知道你錯了嗎?你可以丟玩具在嬰兒的身上嗎?而不是說你要說對不起。
Advertisiment
第三, 換主動為被動。
孩子長期在我們的教育下, 被規定了這樣那樣, 讓孩子的內心產生了極大的不滿。 他們不明白為什麼我一定要聽大人的話, 不聽又會如何呢?試想一下, 如果我們在面對我們父母親的事後, 我們的爸媽說, 你要早這麼做, 不能那麼做。 即使你知道他們是為了你好, 你也未必願意聽, 對不對呢?
所以給孩子一些主動的思想意識。 比如說, 我想拉著孩子過馬路, 孩子卻不願意你拉著。 如果我們說, 過馬路要把手?不如說, 請你拉著媽媽過馬路, 好嗎?我曾經因為這件事情寫過這麼一篇文章, 當時最大的感受就是換一種說話方式就可以換的一個好孩子。在一些孩子不願意做的事情上,而我們是一定要孩子跟著我做的,那就說話的時候把孩子的主觀意識擺在前面,讓他感受到他在主導這件事情,他在主動的一方。同樣的目的,過程會輕鬆很多。
再不聽話打你了
有時候,孩子的表現確實令父母很生氣,氣憤至極的父母經常在動手前警告:再不聽話我要打人了。這一類空洞的話,只會降低父母的威信,不會有任何實際效果。恐嚇還不利於兒童塑造良好的個人品質,反而會造成膽小、怯懦、軟弱的個性品質。
孩子做出種種挑釁的行為激怒父母,如果真的挨了打,孩子會在內心裡說:你雖然把我打疼了,但是你生氣了,我感到滿足。如果一時氣憤難以忍耐,那麼打罵將宣告你的失敗。
爸爸不要你了
幼兒對別人情緒的理解很有限,他們往往通過別人的面部表情、外部行為去認知別人的情緒,而對成人一些複雜的內心體驗難以理解,他們會把爸爸媽媽的離開,當成是真的離開。這個被很多家長慣用的假裝遺棄孩子的招數,對孩子的心理發展有很大傷害,大大破壞了孩子的安全感。
兒童在很小的時候,對父母的強烈依戀關係會讓他們的心理得到安全保障,他們在探索外部世界時,會有一種安全感做支持。如果假裝遺棄孩子,那孩子會認為,最值得信賴的人都不要自己了,保護自己的人沒有了,這對他們幼小的心靈是很大的傷害。依戀關係遭到破壞的兒童,均會出現行為退縮、敏感、自卑、多疑、情緒不穩定、難以與人建立親密關係等表現。
你是從垃圾桶裡撿來的
兒童到了一定年齡便會提出“我從哪裡來的”之類的問題。長期以來,“你是撿來的”幾乎成了家長們的“統一答案”。事實上這樣回答容易傷害孩子的心靈,使得親子關係產生隔閡,部分孩子因為得到了這樣的答案而整天悶悶不樂。
孩子的提問反映出其漸漸長大,自我意識強了,也開始對生命的來源產生好奇,父母應該用生動而科學的回答滿足他們的好奇心。
我說不行就不行
這是典型的暴君式教育方式,源于家長頭腦中的“子從父”的傳統觀念。這不僅會影響親子關係的建立,導致親子之間的對立和衝突,更會破壞孩子的公正心,妨礙孩子的民主意識、協商能力的發展,甚至還會滋生孩子的暴力取向。
爸爸教育孩子時不要把他當做孩子去教育,應該把他當成年人一樣交流。
當時最大的感受就是換一種說話方式就可以換的一個好孩子。在一些孩子不願意做的事情上,而我們是一定要孩子跟著我做的,那就說話的時候把孩子的主觀意識擺在前面,讓他感受到他在主導這件事情,他在主動的一方。同樣的目的,過程會輕鬆很多。再不聽話打你了
有時候,孩子的表現確實令父母很生氣,氣憤至極的父母經常在動手前警告:再不聽話我要打人了。這一類空洞的話,只會降低父母的威信,不會有任何實際效果。恐嚇還不利於兒童塑造良好的個人品質,反而會造成膽小、怯懦、軟弱的個性品質。
孩子做出種種挑釁的行為激怒父母,如果真的挨了打,孩子會在內心裡說:你雖然把我打疼了,但是你生氣了,我感到滿足。如果一時氣憤難以忍耐,那麼打罵將宣告你的失敗。
爸爸不要你了
幼兒對別人情緒的理解很有限,他們往往通過別人的面部表情、外部行為去認知別人的情緒,而對成人一些複雜的內心體驗難以理解,他們會把爸爸媽媽的離開,當成是真的離開。這個被很多家長慣用的假裝遺棄孩子的招數,對孩子的心理發展有很大傷害,大大破壞了孩子的安全感。
兒童在很小的時候,對父母的強烈依戀關係會讓他們的心理得到安全保障,他們在探索外部世界時,會有一種安全感做支持。如果假裝遺棄孩子,那孩子會認為,最值得信賴的人都不要自己了,保護自己的人沒有了,這對他們幼小的心靈是很大的傷害。依戀關係遭到破壞的兒童,均會出現行為退縮、敏感、自卑、多疑、情緒不穩定、難以與人建立親密關係等表現。
你是從垃圾桶裡撿來的
兒童到了一定年齡便會提出“我從哪裡來的”之類的問題。長期以來,“你是撿來的”幾乎成了家長們的“統一答案”。事實上這樣回答容易傷害孩子的心靈,使得親子關係產生隔閡,部分孩子因為得到了這樣的答案而整天悶悶不樂。
孩子的提問反映出其漸漸長大,自我意識強了,也開始對生命的來源產生好奇,父母應該用生動而科學的回答滿足他們的好奇心。
我說不行就不行
這是典型的暴君式教育方式,源于家長頭腦中的“子從父”的傳統觀念。這不僅會影響親子關係的建立,導致親子之間的對立和衝突,更會破壞孩子的公正心,妨礙孩子的民主意識、協商能力的發展,甚至還會滋生孩子的暴力取向。
爸爸教育孩子時不要把他當做孩子去教育,應該把他當成年人一樣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