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爸爸犯錯我也能打他嗎?

已經上小學一年級的小棟非常調皮, 平時總愛惹禍, 媽媽勸他, 爸爸罵他, 都不起作用, 於是爸爸懲罰的巴掌便隔三差五地落到小棟的身上。

小棟這幾天喜歡上了踢足球, 每天放學後都要約幾個小夥伴到社區的院子裡踢上一會兒。 因為場地較小, 所以砸壞花草的現象經常發生。 但是這天, 由於小棟用力過大, 足球穿過二樓李阿姨家廚房的玻璃, 掉到了李阿姨的家裡。

闖了禍的小棟由於對爸爸巴掌的畏懼, 所以很晚才偷偷地回到家裡。 剛一打開家門, 小棟就看到在客廳裡焦急得來回走動的爸爸媽媽以及在桌子旁邊的足球。

Advertisiment
小棟本想偷偷地溜進自己的臥室, 但為時已晚, 爸爸抓住小棟就是一頓打。

小棟挨完打, 抹著眼淚摸著屁股問媽媽:“媽媽, 你不是經常說打人是不對的嗎, 為什麼爸爸還要打我啊?”

媽媽一邊幫小棟擦眼淚一邊說:“你犯錯誤了, 爸爸打你是為你好。 ”

“那以後爸爸犯錯誤我也可以打他嗎?”

“你是爸爸的孩子, 他可以打你, 但是你不可以打爸爸。 ”

小棟“哦”了一聲:“那我以後也可以打我的孩子嗎?”

爸爸犯錯我也能打他嗎?

我將來也能打我自己的孩子嗎?

當孩子犯錯誤時, 父母不分青紅皂白就責駡孩子, 甚至體罰孩子, 這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行為。 有的家長認為這種方式可以最直接, 最有效地糾正孩子的錯誤,

Advertisiment
也可以樹立家長的絕對權威, 但事實上卻並非如此。

“我是你爸爸, 我打你是天經地義的!”

父母這種“老子打孩子是天經地義的”的錯誤觀念會在不知不覺中傳染給孩子, 影響孩子將來也用錯誤的觀念對待自己的孩子, 形成惡性循環。

“你敢打爸爸, 簡直是造反啦!”

是的, 孩子不能打父母, 但是父母在打孩子的時候有沒有考慮孩子的心理感受呢?有沒有考慮過孩子也是有自尊的呢?有沒有考慮由此給孩子造成的傷害呢?

“孩子, 爸爸打你是不對的, 我會告訴他, 讓他改正。 但是爸爸之所以打你, 是因為沒有找到更好地教育你的辦法。 將來你可以採用更好的辦法教育你的孩子啊!不要讓這種挨打的教育方式在你的孩子身上重演。

Advertisiment

父母首先要認識到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 體罰孩子是一種非常不好的教育手段, 雖然有時會取得一定的效果, 但是它的負面影響是遠遠大於其正面功效的。 父母應首先給孩子做好榜樣, 用正確的育子方式教育孩子, 不要讓體罰形成惡性循環, 代代相傳, 但前提是父母要嚴格要求自己首先做到, 否則一切也是徒勞的!

“你犯了錯誤, 爸爸媽媽有義務幫你改正錯誤。 當然, 爸爸採用打你的方式也是不對的, 我們大家一起改正錯誤, 好不好?”

幫孩子分析, 讓孩子認識到自己挨打的最根本的原因是自己犯了錯誤。 同時父母也要放下自己的面子問題, 勇於承認自己的不對, 告訴孩子父母打他是因為愛他而產生的一時衝動,

Advertisiment
以後父母會改正不再打他了。 孩子理解了父母的用心良苦, 才會產生正確的認識。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