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爸爸與孩子相處的技巧

爸爸在跟孩子相處時, 很多方面都不同于媽媽。 很多時候媽媽能對孩子做的, 爸爸可能就很難做到, 但是並不是爸爸在與孩子相處時就沒有優勢, 爸爸也有與孩子相處的技巧。

我的寶貝女兒叫彤彤, 前段時間, 我在與女兒相處時, 遇到了麻煩。

媽媽平時比較強勢, 無論在家還是外出, 媽媽的意見基本就是我和女兒的意見, 以至於女兒特別會察言觀色, 會討好媽媽, 但是卻會貶低爸爸;當彤彤不願意寫作業的時候, 媽媽讓我管教她, 對她態度好點吧, 她不聽話, 對她態度強硬, 她又偷偷地抹眼淚, 這讓我心裡也著實難受。

Advertisiment

媽媽經常對彤彤講道理, 彤彤不耐煩的時候也會頂撞媽媽, 當媽媽讓我做裁判的時候, 夾在兩個“女人”之間, 真是左右為難……

經過淩雲老師的家長校園的學習, 我不斷與媽媽配合, 我與女兒的關係變得越來越和諧, 那種失控的局面現在很少出現了。 我也有了一些自己的心得, 和同樣也為人父的你分享。

不搞強制, 和孩子像大人一樣溝通

媽媽總是想讓彤彤在規定的時間寫作業, 然後還總在一旁指點, 於是, 彤彤的抵觸情緒非常強, 媽媽不耐煩的時候就會讓我來管女兒。 剛開始我也順著媽媽的意思讓孩子寫作業, 但效果非常不好, 後來通過與彤彤溝通, 我們達成了共識:每天彤彤放學回家後, 可以在社區跟小夥伴玩一會兒,

Advertisiment
回到家後半小時看動畫片, 吃完晚飯後彤彤自己安排寫作業的時間, 如果有不會做的題, 先自己思考, 思考不出來的話, 主動問爸爸媽媽, 我和媽媽不會再在旁邊監督, 彤彤要自覺地完成作業。 剛開始的時候, 媽媽覺得彤彤不可能自覺寫作業, 但是在我的堅持下, 媽媽慢慢放下了對女兒的不信任, 女兒的主動性也提高了不少。

給孩子講道理, 別沒完沒了

媽媽喜歡給彤彤講道理, 有時候真的像“和尚念經”一樣, 沒完沒了說個不停, 最後還要讓孩子主動承認錯誤。 之前, 我很少干涉, 可現在彤彤越來越叛逆, 越來越不聽管教, 媽媽一急就拿我當出氣筒, 我經常會成為受害者。

家長對孩子不能干涉無底線,

Advertisiment
孩子的社會交往、穿衣打扮、個人愛好、學習成績, 在某種程度上來說都是孩子自己的事情, 家長過多干涉可能會將孩子推向自己的對立面, 所以要懂得放手。 我主張通過價值觀來引導孩子, 通過經驗分享來和孩子做朋友, 與孩子共同成長。 當孩子犯錯誤時, 他們需要的是安慰而非教育。 有一次, 彤彤考試沒有考好, 我禁止了媽媽的批評和說教, 現在不是跟孩子說學習重要性的時候, 而是選擇相信孩子的解釋“是因為沒有發揮好, 下次會好的”。 作為爸爸, 我還會安慰孩子一句, “你學習一直很刻苦, 爸爸都看到了”。

家庭生活中要增加“平等”的因數

爸爸如果在家庭生活中缺少必要的威嚴, 對於親子關係來說是非常不利的。

Advertisiment
爸爸可以很尊重媽媽, 但是要有自己的力量, 能夠與媽媽平等的交流和溝通, 並吸引孩子融入到平等的氛圍中。 媽媽比較強勢, 容易以自己的意見為主, 也容易替孩子做決定, 還容易忽略孩子的意見。 由於爸爸比較理智一些, 當出現類似情況時, 應該提醒媽媽, 注意與孩子溝通的態度, 在涉及孩子自己的問題時, 儘量能夠聽取孩子的意見, 並以孩子的意見為主, 增加自主性。

在與孩子相處時, 爸爸有自己獨特的優勢, 爸爸由於平時與孩子相處的時間相對較少, 就更多了一份清醒和理解, 爸爸在做好與媽媽溝通的前提下, 儘量給孩子一個民主的家庭氛圍。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