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爸爸讓寶寶的小手“動”起來

想讓寶福腦筋靈活、思維敏捷嗎?那就創造機會, 讓他的小手“動”起來吧——

嬰幼兒手指動作的訓練能促進其大腦的發育, 孩子的智慧就在他們的手上!兩這方面, 不可否認, 動手能力強的爸爸們是寶寶最好的老師!

動手的過程也是動腦的過程, 當孩子自己想辦法做成一件事時, 他的某一方面智慧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開發。 身為老爸, 責無旁貸地要和寶寶攜手實踐, 或者乾脆把“動手操作”的機會讓給孩子, 用成人的智慧和意志品質, 引領孩子探究未知的世界。

1、懶爸爸VS巧寶寶

“露露, 去把你自己的小杯子刷乾淨,

Advertisiment
我們要喝牛奶了。 ”3歲的露露聞聲進了廚房, 登上小方凳, 在水龍頭下高興地沖著她的小水杯, 一邊洗、一邊玩兒。

老爸有理:

大人做事不能事無巨細、一律大包大攬, 要抓“主要矛盾”, 把“細枝末節”留給孩子。 如果爸爸實現把所有的事情都安排好了, 寶寶哪還有鍛煉的機會?正是爸爸的“偷懶”, 才能成就了寶寶的“能幹”。 所以, 為了寶寶能有一雙靈巧的小手, 爸爸擔著個“懶”罪名也無妨, 必要時還真得用點心思呢!

能考形式:

讓孩子成為“小幫手”

“飄飄, 把紫紅色的領帶拿來, 就是在大衣櫃裡掛著的那條。 ”爸爸在鏡子前邊穿衣服、邊對站在一旁的女兒說。 飄飄顛顛兒地跑過去, 打開衣櫃, 從衣架上取下領帶, 跑回去, 放在爸爸手裡;“給。

Advertisiment
”“謝謝寶寶兒!”爸爸笑著在她的小鼻子輕輕地刮了一下, 算是誇獎。 飄飄臉上寫滿了“得意”。

你不妨學著飄飄爸爸的樣子, 在外出歸來的時候請寶寶及時送上拖鞋;或者請他幫爸爸拿一些如毛巾、牙膏、手機、遙控器這樣的小東西;抑或是招呼他將廢紙、果皮殼一類的廢棄物扔到垃圾筒裡, 把髒衣服放進洗衣機裡, 將同樣式、同顏色的衣服歸類, 等等。 兩三歲的寶寶就能勝任“小幫手”的角色了, 不信, 你就試試看。

愛心提示

從最簡單的事情做起, 循序漸進, 寶寶所拿物品的大小, 重量也要適度。
寶寶咱們分工吧

趁媽媽出差的機會, 向寶寶提出“咱們分工吧”的要求——由寶寶任選一些家務活兒, 像整理自己的小床、折疊自己的衣服, 掰豆角、洗番茄,

Advertisiment
負責擦桌子、擺餐具……只要是孩子感興趣的, 索性就讓他試試。 很可能, 孩子的“工作品質”還達不到爸爸的標準, 甚至寶貝幹完了, 老爸還得重新“返工”;不過這沒有關係, 只要爸爸堅持放開手腳讓孩子多嘗試, 肯定他的進步, 婉轉地指出其不足和努力的方向, 沒多久, 寶寶的動手能力自然而然就會出類拔萃, 讓老爸的眼睛一亮。 寶寶能幹了, 爸爸也“解放”了。

愛心提示

向寶寶提出“分工”要求, 應遵循“力所能及”的原則, 比如, 可以讓3負的孩子擦桌子、擺餐具, 而整理小床通常適合4歲以上的寶寶。 如果不考慮孩子的實際能力, 很可能挫傷其自信心, 得不償失。

想吃嗎自己來

爸爸自顧自地吃開心果, 多半會“勾”起寶寶的食欲, 嚷嚷著“我也要吃。

Advertisiment
”這時, 老爸該做出怎樣的回應?與其把剝好的果仁放到孩子嘴裡, 不如乾脆教他自己動手剝皮, 因為這個過程能訓練孩子手的靈活性、培養其自我服務的能力, 還有助於養成好習慣, 一舉三得。

孩子做之前, 爸爸要親自示範:兩手的食指和拇指捏住一個開心果, 手指同時向相反的方向掰, 殼就下來了。 準備一個小碗和一個小盤, 告訴寶寶, 把果仁放進小碗, 殼放進託盤。 等寶寶的動作熟練了、剝多了, 就把果仁分給全家人吃。 體驗了成功的快樂, 寶寶吃起來肯定更開心!

愛心提示

兩歲半的寶寶就可以從事這項活動了。 到3歲, 相應增加難度, 練習剝豌豆、毛豆, 或者花生、瓜子;當然, 需要爸爸先在這些食物上開一個小口,

Advertisiment
慢慢過渡到不開口。 另外, 每次練習時間控制在10~15分鐘, 否則, 寶寶的小手會覺得累。

2、動手隨時隨地

“爸爸, 明明的風車真好看, 我也想要一個。 ”丁丁羡慕地看著明明舉著風車從眼前跑過。 “咱們動手做一個, 好不好?”“能和明明的一樣好看嗎?”丁丁疑惑地問。 “媽媽不是買過好多彩色亮光紙嗎?我們做出來的肯定比他的好看!”爸爸不容置疑地回答。 “那好, 現在就去做!”丁丁顯然是等不及了。 父子倆忙活了一陣子, 漂亮的風車終於做好了。

老爸有理:

爸爸的時間總是很有限, 所以, 爸爸不必每天刻意辟出“動手時間”, 如同上課一般操練孩子的小手, 如此“一板一眼”, 效果不一定好, 還容易使孩子厭煩;相反, 在一些日常活動中, 順應寶寶的興趣, 比如做風車,給手電筒、遙控器換電池,將高壓鍋把兒上的螺絲擰緊,或者是用巧克力醬在麵包片上畫出漂亮的圖案……同樣都可以使孩子的小手越練越靈活。

參考形式:

鞋的誘惑

如果孩子喜歡繡有Kitty貓或蜘蛛俠、米老鼠圖案的運動鞋,美中不足的是它們沒有粘扣,必須系鞋帶,而媽媽卻擔心孩子天天會把鞋帶系成解不開的死結,那麼,老爸還給寶寶買不買這雙鞋?答案當然是肯定的——這是讓孩子學習打結的絕好機會,喜歡穿這雙鞋就是學習的最大動力。如同不能“因噎廢食”一樣,孩子必須學習這一技能,日後它還會在很多場合被派上用場。

所以,爸爸不妨利用這個誘惑給寶寶“打氣”:“系鞋帶並不比吃飯難學,爸爸相信你能學會!”此外,還應提供一些幫助,比如在椅背上拴上一根漂亮的絲帶,方便寶寶隨時實踐。

愛心提示
太短的鞋帶或絲帶不利於孩子學習,而過長的鞋帶拖到地上,被寶福的另一隻腳踩上,容易摔跤。
我的禮物與眾不同

每逢過節或者特別的日子,幼稚園裡的孩子也喜歡送一點小禮物給小朋友;可送來送去,多半是糖、巧克力還有薯片一類的膨化食品,吃多了對身體不好。其實,這正是爸爸啟發、鍛煉寶貝動手動腦的好時機,比如和孩子一起做禮物袋,就是用彩色紙自製小信封,在上面貼上米老鼠、唐老鴨等等小卡通貼,再畫一些畫——彩色的太陽、花草樹木、小兔子、怪物、小人兒……每一幅畫裡都有一個故事。然後往每個袋子裡裝兩個氣球,由寶貝親手把袋子封好,這個小禮物就很完美了。假如爸爸和寶寶用紙折出皮卡丘、小燕子、小飛機做禮物,也是個不錯的做法。

愛心提示

這是需要爸爸和寶寶合作的項目,但只要是寶寶能做的,爸爸就儘量把實際的機會讓給孩子,自己則耐心地等寶寶一點點完成,不可越俎代庖。

用筷子吃飯

筷子是非常好的訓練手指協調和精細動作的工具,它能調動肩部、胳膊、手掌、手指等諸多個大小關節和肌肉的運動。爸爸可別忘了給兩歲的寶寶準備一雙呦,因為,在這方面,多數媽媽會有些擔心。

寶寶用筷子,的確是個艱難的工程。爸爸不妨使點小計謀,吸引寶寶模仿,比如有意展示筷子的神奇,讓孩子覺得好玩兒,主動上陣;老爸在烹調上也要多下些工夫,用美味刺激寶寶用筷子。不過,最初要順應孩子的興趣,任由他隨意用筷子挑、扒、紮食物,這可以被看做是使用筷子的“準備動作”,趁機指導:手要放在筷子的下半部;拇指、中指、食指該如何握筷;夾東西時5個手指怎麼動夾食物的哪個地方最不容易掉;並從胡蘿蔔片、黃瓜片、菜花、綠葉蔬菜這些容易夾的東西入手,激發孩子練習的熱情。

愛心提示

初學的寶寶最好用有棱角的筷子,因為四方形的筷子夾住東西所不容易滑掉;選用本色無毒的,拒絕使用刷有鮮豔油漆的筷子。另外,爸爸要時刻關注孩子的動作,以防他不小心用筷子紮著眼睛。

3、遊戲的快樂

“爸爸,快看,我拼出了一顆海星!你呢?”豆豆的語氣裡透著得意。在她身邊,爸爸正專心地找著所有藍色的拼圖“零件”,準備復原一片廣闊的海洋。不一會兒,豆豆再次高興地宣佈:“我又拼出了一隻海馬”……

老爸有理:

動手能力的培養要體現一個快樂的過程。要讓寶寶心甘情願地活動起10個手指,當然要安排一些能讓孩子興奮的“專案”,遊戲無疑是最好的選擇之一。

參考形式:

神奇的橡皮泥

兩歲的孩子就可以和爸爸玩橡皮泥了。不妨先從使用模子開始,爸爸做一步、寶寶做一步,然後比比誰做得好。具體方法是;把橡皮泥團成一個球、將它夾在兩手掌之間、壓成片狀,再把它放在模子上面,一隻手用力按下去,一隻小羊、小牛、小桃子就做好了。接著又以同樣的方法壓出一棵棵小樹,再做幾個不同顏色的小球、小星星、小花擺在樹上,作為樹的花朵或果實。看著一塊橡皮泥能變換出不同的東西,孩子肯定興奮。

有了可喜的第一步,索性甩開模子和寶貝一起動手“創作”,捏出小碗、小鍋、小勺、盤子,包餃子、做麵條……只要孩子有一點點進步,就別吝惜說“對,就這樣,太好了!你真能幹!”趁機告訴她,如果某些地方再怎麼樣,做出來的東西就更好。看著和你們合作的小青蟲、小兔子,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孩子一定會更自信。

愛心提示

有刺激性味道、粘手的橡皮泥,品質不過硬,有的還有毒,所以買橡皮泥時一定要精挑細選。

手指操

寶寶小手握拳,爸爸說:“拇指豎起、食指彎彎、中指跳舞、無名指翹起來、小拇掛藏貓貓……”在爸爸的口令下,孩子的小手活動起來,做出相應的動作。

“手指木偶”是四五歲孩子喜歡玩兒的遊戲之一,買幾個指偶,套在寶寶的手指上;也可以用紙自製手指套,再往上面畫一些有趣的圖案。簡單的準備就緒,遊戲開始,比如,讓孩子根據爸爸的指令做動物的比場動作、做各類動態表演等,如果有一定的故事情節就更好玩兒了。

愛心提示

玩兒這一遊戲時,先從單手開始,逐漸加大難度,過渡到左右手配合。如果有故事情節,可以孩子鼓勵根據情節發揮想像,創造出更豐富的動作。

比如做風車,給手電筒、遙控器換電池,將高壓鍋把兒上的螺絲擰緊,或者是用巧克力醬在麵包片上畫出漂亮的圖案……同樣都可以使孩子的小手越練越靈活。

參考形式:

鞋的誘惑

如果孩子喜歡繡有Kitty貓或蜘蛛俠、米老鼠圖案的運動鞋,美中不足的是它們沒有粘扣,必須系鞋帶,而媽媽卻擔心孩子天天會把鞋帶系成解不開的死結,那麼,老爸還給寶寶買不買這雙鞋?答案當然是肯定的——這是讓孩子學習打結的絕好機會,喜歡穿這雙鞋就是學習的最大動力。如同不能“因噎廢食”一樣,孩子必須學習這一技能,日後它還會在很多場合被派上用場。

所以,爸爸不妨利用這個誘惑給寶寶“打氣”:“系鞋帶並不比吃飯難學,爸爸相信你能學會!”此外,還應提供一些幫助,比如在椅背上拴上一根漂亮的絲帶,方便寶寶隨時實踐。

愛心提示
太短的鞋帶或絲帶不利於孩子學習,而過長的鞋帶拖到地上,被寶福的另一隻腳踩上,容易摔跤。
我的禮物與眾不同

每逢過節或者特別的日子,幼稚園裡的孩子也喜歡送一點小禮物給小朋友;可送來送去,多半是糖、巧克力還有薯片一類的膨化食品,吃多了對身體不好。其實,這正是爸爸啟發、鍛煉寶貝動手動腦的好時機,比如和孩子一起做禮物袋,就是用彩色紙自製小信封,在上面貼上米老鼠、唐老鴨等等小卡通貼,再畫一些畫——彩色的太陽、花草樹木、小兔子、怪物、小人兒……每一幅畫裡都有一個故事。然後往每個袋子裡裝兩個氣球,由寶貝親手把袋子封好,這個小禮物就很完美了。假如爸爸和寶寶用紙折出皮卡丘、小燕子、小飛機做禮物,也是個不錯的做法。

愛心提示

這是需要爸爸和寶寶合作的項目,但只要是寶寶能做的,爸爸就儘量把實際的機會讓給孩子,自己則耐心地等寶寶一點點完成,不可越俎代庖。

用筷子吃飯

筷子是非常好的訓練手指協調和精細動作的工具,它能調動肩部、胳膊、手掌、手指等諸多個大小關節和肌肉的運動。爸爸可別忘了給兩歲的寶寶準備一雙呦,因為,在這方面,多數媽媽會有些擔心。

寶寶用筷子,的確是個艱難的工程。爸爸不妨使點小計謀,吸引寶寶模仿,比如有意展示筷子的神奇,讓孩子覺得好玩兒,主動上陣;老爸在烹調上也要多下些工夫,用美味刺激寶寶用筷子。不過,最初要順應孩子的興趣,任由他隨意用筷子挑、扒、紮食物,這可以被看做是使用筷子的“準備動作”,趁機指導:手要放在筷子的下半部;拇指、中指、食指該如何握筷;夾東西時5個手指怎麼動夾食物的哪個地方最不容易掉;並從胡蘿蔔片、黃瓜片、菜花、綠葉蔬菜這些容易夾的東西入手,激發孩子練習的熱情。

愛心提示

初學的寶寶最好用有棱角的筷子,因為四方形的筷子夾住東西所不容易滑掉;選用本色無毒的,拒絕使用刷有鮮豔油漆的筷子。另外,爸爸要時刻關注孩子的動作,以防他不小心用筷子紮著眼睛。

3、遊戲的快樂

“爸爸,快看,我拼出了一顆海星!你呢?”豆豆的語氣裡透著得意。在她身邊,爸爸正專心地找著所有藍色的拼圖“零件”,準備復原一片廣闊的海洋。不一會兒,豆豆再次高興地宣佈:“我又拼出了一隻海馬”……

老爸有理:

動手能力的培養要體現一個快樂的過程。要讓寶寶心甘情願地活動起10個手指,當然要安排一些能讓孩子興奮的“專案”,遊戲無疑是最好的選擇之一。

參考形式:

神奇的橡皮泥

兩歲的孩子就可以和爸爸玩橡皮泥了。不妨先從使用模子開始,爸爸做一步、寶寶做一步,然後比比誰做得好。具體方法是;把橡皮泥團成一個球、將它夾在兩手掌之間、壓成片狀,再把它放在模子上面,一隻手用力按下去,一隻小羊、小牛、小桃子就做好了。接著又以同樣的方法壓出一棵棵小樹,再做幾個不同顏色的小球、小星星、小花擺在樹上,作為樹的花朵或果實。看著一塊橡皮泥能變換出不同的東西,孩子肯定興奮。

有了可喜的第一步,索性甩開模子和寶貝一起動手“創作”,捏出小碗、小鍋、小勺、盤子,包餃子、做麵條……只要孩子有一點點進步,就別吝惜說“對,就這樣,太好了!你真能幹!”趁機告訴她,如果某些地方再怎麼樣,做出來的東西就更好。看著和你們合作的小青蟲、小兔子,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孩子一定會更自信。

愛心提示

有刺激性味道、粘手的橡皮泥,品質不過硬,有的還有毒,所以買橡皮泥時一定要精挑細選。

手指操

寶寶小手握拳,爸爸說:“拇指豎起、食指彎彎、中指跳舞、無名指翹起來、小拇掛藏貓貓……”在爸爸的口令下,孩子的小手活動起來,做出相應的動作。

“手指木偶”是四五歲孩子喜歡玩兒的遊戲之一,買幾個指偶,套在寶寶的手指上;也可以用紙自製手指套,再往上面畫一些有趣的圖案。簡單的準備就緒,遊戲開始,比如,讓孩子根據爸爸的指令做動物的比場動作、做各類動態表演等,如果有一定的故事情節就更好玩兒了。

愛心提示

玩兒這一遊戲時,先從單手開始,逐漸加大難度,過渡到左右手配合。如果有故事情節,可以孩子鼓勵根據情節發揮想像,創造出更豐富的動作。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