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爸爸,如何與孩子做好溝通


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 少不了與家長的溝通, 因為親子間的溝通能有效增進感情, 讓家長瞭解孩子心理在想些什麼。 如果你也想成為一個好爸爸, 那麼一定要做好與孩子的溝通工作。

什麼是溝通

溝通是指人與人之間、人與群體之間思想與感情的傳遞和回饋的過程, 以求思想達成一致和感情的通暢。 溝通包括語言溝通和非語言溝通, 語言溝通是包括口頭和書面語言溝通, 非語言溝通包括聲音語氣(比如音樂)、肢體動作(比如表情、手勢、舞蹈、武術、體育運動等)最有效的溝通是語言溝通和非語言溝通的結合。

Advertisiment

親子間的溝通對孩子的影響

(1)比較早的懂得人與人之間關係的重要性

早期的溝通教育, 溝通有效性的實踐使孩子比較早的認識到人際關係的重要性, 孩子通過交往享受到人與人之間最美好的東西, 享受和滿足家庭成員、同學、師生之間等情感需要, 理解愛的真正意義。

(2)懂事早了

通過溝通教育, 使孩子明白和諧的意義, 說話做事懂得替別人著想, 從小懂得如何戰勝自己的人性弱點, 慢慢地能夠控制自己的情緒, 筆者在溝通教育過程中, 春節回去孩子變化很大, 家長回饋回來的消息說, “孩子一下就懂事了, 這是什麼課程呀, 這麼神奇?”

(3)成為人們喜歡的孩子

因為良好溝通的過程就是樹立自我形象的過程,

Advertisiment
懂得做事、做人的道理, 懂得了溝通的理念和技巧, 說話做事懂得尊重他人, 替他人著想, 還能站在大人的角度想問題等等, 為此, 就深受家長、老師和同學的喜愛。

(4)比較早的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

溝通教育實質上也是人生教育, 孩子從小就接觸人生目標和人生規劃, 能比較早地確立自己的人生目標。 研究證明, 人生目標明確, 年齡結構越小, 成功幾率就越大。 因此及早在溝通教育中進行人生目標的學習對於未來的成長有著重要的意義。

如何成為一個善於溝通的爸爸

尊重孩子, 放低視線

一說到尊重, 我們都會很直觀的以為, 不能夠打罵小孩, 但是僅僅只是這些嗎?當然不是, 善於溝通的爸爸和孩子是在同一個視線上對話。

Advertisiment
如果沒有蹲下來, 沒有和孩子在一個視線上, 就不會和孩子有共同的感受, 真正的溝通是彼此理解, 所以一定要懂得傾聽孩子們的內心世界。

肯定孩子, 多讓他說

一個人的表達能力好與壞, 從溝通上就可以看出來。 大部分的小孩都是比較膽怯的, 尤其是對自己不擅長的事情, 總是擔心自己做得不好。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對自己的認識建立在外部評價上, 一旦父母或老師說孩子說得不對, 孩子就不敢說了。

假裝遲鈍, 假裝無知

為什麼現在的小孩子越來越不喜歡開口, 就是因為父母在各方面都做得太好, 很多時候不用等孩子說出口, 從簡單的一個眼神就可以看出他們所需要的。 很多不愛開口的孩子, 家裡都有個格外細心能幹的媽媽或者爸爸。

Advertisiment

這時候, 爸爸應該不要做得面面俱到, 相反讓孩子自己說出他們的想法, 才會瞭解到更多的資訊。

溝通的方式很重要

縮小距離——談話的時候和小朋友的距離應該在一臂之內。 如果距離太遠, 小朋友可能不能完全接受到你的資訊。

首先叫孩子的名字——這讓才能首先引起孩子的注意力, 讓他清楚你要談話的物件是他。 例如, 如果要叫小朋友過來, 應該是“湯姆, 過來一下”, 而不是“過來一下, 湯姆”。

指令應該用積極的表達方式。 例如:當你要叫孩子收拾東西的時候, 你應該說“把東西整理一下吧”而不是“不要把東西弄亂”。

指令要清楚明白——不要把話說得太迂回。 要直接、清楚、明白。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