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爸爸,媽媽,誰對孩子影響更大

眾所周知, 一個新的生命個體是由父親的精子與母親的卵子結合而誕生的。 因此, 父母的基本特徵便通過生殖細胞中的染色體與基因傳給下一代, 這就是遺傳。

可你知道父親與母親在遺傳中所占的比重誰大誰小?也就是對孩子的影響主要是父親還是母親呢?

智力:母親大於父親

智力有一定的遺傳性, 美國一份調查資料頗能說明問題:智商在140以上的1528個小孩, 長大成人後結婚生子, 所生子女的平均智商為127.7, 其中智商在150以上的人數是一般人群所生子女的28倍。

當然不可否定環境、營養、教育等後天因素的影響。

Advertisiment
據科學家綜合評估, 遺傳對智力的影響約占50%~60%, 其餘取決於後天教育。

就遺傳而言, 父親與母親的影響力並不是“平分秋色”, 而是有所側重, 總的說來是母親大於父親。 換言之, 聰明的母親生下的孩子大多聰明, 男孩子尤其如此。

一般說來, 父親智力低下而母親智力正常的夫妻, 所生子女出現智力低下的機會不足10%, 若母親智力低下僅父親正常者的子女, 出現智力低下的機會往往大於10%。

原因何在?澳大利亞科學家最近揭開了其中的奧秘。 原來, 人類與智力有關的基因主要集中在X染色體上, 而女性有兩個X染色體, 男性只有一個, 因此母親的智力在遺傳因素中佔有更重要的地位。

長相:父親大於母親

人的長相與遺傳的關係比智力要密切得多。

Advertisiment
可你知道嗎?當嬰兒呱呱墜地以後, 他更像父親還是母親?科學家的回答是前者。

美國心理學家克裡斯坦菲德做過這樣一個試驗, 把一些人在其1歲、10歲和20歲時的照片拿來, 與包括他們父母在內的成年人照片請陌生人作比較, 要求他們選出其父母的照片來, 結果是很多人正確地依其1歲的照片找到父親的照片, 卻不能找到母親的照片。 由此顯示, 父親在遺傳中佔有優勢。

據克裡斯坦菲德解釋, 可能由於父親傳給子女遺傳上的特性, 使嬰兒的臉看起來更像父親。 這也是人類“自保”本能的一種體現, 因為誰是母親毫無疑問, 而誰是父親卻沒有這麼肯定, 所以必須像父親才對嬰兒有利, 可以鼓勵父親投下更多的父愛。

Advertisiment

身高:母親大於父親

誰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得更高些, 可要孩子長得高, 首先父母要有一定高度, 因為兒童身高的主要影響因素是遺傳, 其中母親身高的遺傳因數影響最大, 超過父親。

據香港專家披露, 他們研究了從保健院中選出的100名男女嬰兒, 定期測量身高, 發現嬰兒在3歲以後的身高增長與其父母的身高有顯著關係, 在營養良好的情況下, 父母的遺傳是決定兒童身高差異的主要因素, 其中母親的身高尤為關鍵, 故母親高的孩子也大多長得較高。

性格:父親大於母親

一個人的性格形成固然有先天成分, 但主要的是後天影響, 父母的言傳身教更為重要。 比較起來, 父親的影響力勝過母親,

Advertisiment
這是科學家的最新研究結論。

一般說來, 母親常以女性特徵如感情細膩、做事認真仔細、性情溫柔等來影響孩子, 而父親則顯示給孩子以勇敢、堅毅、強悍、有魅力等男性特徵, 所以孩子完整個性的形成有賴於父母雙方的共同努力, 缺一不可。

但父愛的作用, 對女兒的影響更大。 紐約一位心理學家認為:“父親在女兒的自尊感、身份感以及溫柔個性的形成過程中, 扮演著重要角色。 ”另一位專家提出, 父親能傳授給女兒生活上許多重要的教訓與經驗, 使其性格更加豐富多采。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