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齒和早產能有什麼關係?國外媒體刊登的新研究發現, 二者確實存在一定關聯。 為什麼牙不好會早產?孕期有哪些牙病愛來“湊熱鬧”?孕期牙病該怎麼辦?接下來小編一一為你解答。
懷孕多牙病, 這是許多媽媽都有過的切身體會。 懷孕後, 女性體內雌、孕激素增多, 會使牙齦毛細血管擴張、彎曲、彈性減弱, 以至血液淤滯及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而造成牙齦炎;加上懷孕時免疫能力改變, 孕婦對細菌的抵抗力較弱, 所以牙齦炎的炎症反應比較強烈。 國外有多項研究結果表明, 患有牙周病的女性與沒有牙周病的女性相比,
Advertisiment
媽媽須知 怎樣保護寶寶的牙齒
時長:2'7''
播放:1533
來源:騰訊視頻
媽媽須知 怎樣保護寶寶的牙齒收起 推薦視頻: 取消自動播放正在播放
孕期哪些牙病愛來“湊熱鬧”
懷孕初期, 很多孕婦容易因害喜而噁心嘔吐, 再加上喜歡吃酸甜類食物, 易使牙釉質受到侵蝕。 失去牙釉對牙本質的保護, 使牙齒特別敏感, 遇上冷、熱、酸、甜的食物, 甚至刷牙都會感到刺痛, 有出血症狀等。 哪些牙病愛在孕期來“湊熱鬧” ?
妊娠牙齦炎, 這是由於懷孕期間荷爾蒙改變, 使牙齦充血腫脹, 顏色變紅, 刷牙容易出血, 偶爾有疼痛不適的感覺。
Advertisiment
妊娠性齦炎及妊娠性齦瘤, 有些孕媽媽在懷孕2~3個月的時候, 牙齦出血、牙周腫痛, 嚴重時會在牙齦周圍出現瘤狀物, 這可能是妊娠性齦炎及妊娠性齦瘤的表現。 這種病症較少見, 一般出現在懷孕中期, 由於牙齦發火與血管增生, 形成鮮紅色肉瘤, 大小不一, 生長快速, 常出現在前排牙齒的牙間乳☆禁☆頭區。
如何應對孕期牙病
都說“牙疼不是病, 痛起來要命”, 妊娠期牙齒出現毛病, 不但會給孕婦的生活帶來不便, 還可能影響到腹中胎兒的健康。 應該怎麼應對牙病呢?
1、懷孕前應該接受徹底的口腔檢查和治療。
Advertisiment
2、為了保證母嬰安全, 准媽媽在孕期一定要積極預防牙周病的發生。 專家提醒孕期婦女, 一方面要注意口腔衛生, 堅持做到每天早晚刷牙, 每餐飯後漱口;另一方面要養成定期潔牙的習慣, 最好每隔半年或1年潔牙一次。
3、除了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定期到醫院進行口腔檢查之外, 日常的口腔護理和保健對於孕婦的口腔健康也極為重要。 其中選擇功能相適應的牙膏產品作為口腔護理的工具至關重要。 目前市場上的牙膏產品繁多, 孕婦作為特殊群體,
Advertisiment
4、孕媽媽們在懷孕期間需要充分的營養, 蔬菜、水果、米飯、魚、肉、蛋、奶類皆要均衡攝取, 才能供應胎兒牙齒所需的鈣質、磷質、維生素等等。 特別是鈣質 (如:牛奶、小魚之類), 不但有助於胎兒發育及建立堅固牙齒, 也可維護媽媽自己的健康。
媽媽網小編溫馨提示:在孕期尤其是孕期後期, 孕媽媽們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注意觀察身體的變化, 積極的預防早產的發生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