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特殊寶寶母乳餵養指南

 母乳是寶寶最理想的天然食物。 在絕大多數情況下, 都應儘量堅持母乳餵養。 然而, 有少數特殊情況的寶寶, 在母乳餵養時會遇到一些困難, 甚至可能需要暫時停用母乳餵養。 那麼對於這些特殊情況的寶寶該如何餵養呢?

早產兒/低出生體重兒

早產兒是指孕37周以前出生的新生兒, 低出生體重兒是指出生體重不足2500克的新生兒, 其中體重不足1500克的為極低出生體重兒。 很多早產兒同時也是低出生體重兒。 早產/低出生體重兒在嬰幼兒時期發生生長遲緩、發育落後、感染性疾病甚至死亡的風險都較正常足月兒高。

Advertisiment
合理餵養對於這類體弱寶寶來說至關重要。

母乳餵養建議:首選母乳餵養

首選母乳, 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母乳強化劑。 早產/低出生體重兒包括極低出生體重兒均應首選母乳餵養。 但對於胎齡小於34周, 出生體重小於2000克或有其他營養不良高危因素的寶寶, 應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母乳強化劑(將一定量的母乳強化劑按配製比例加入到吸出的母乳中再喂給寶寶)。

鼓勵直接吸吮、按需哺乳 。 除少數吸吮能力差的寶寶需要在醫院內採用胃管或腸內餵養外, 大多數有條件母乳餵養的寶寶, 應儘量鼓勵直接吸吮、按需哺乳, 餵養方法與足月兒基本相同。 如受條件限制暫時不能直接哺乳, 媽媽應及時吸出乳汁(分娩後6小時內開始吸乳,

Advertisiment
每天6~8次, 每次10~15分鐘), 儲存在消毒奶瓶或儲奶袋中, 再喂給寶寶。 對於吸吮力較弱的寶寶, 每次應先嘗試直接哺乳, 不足的部分再用小勺、小杯或早產兒特殊奶瓶奶嘴喂吸出的母乳。

沒有條件母乳或母乳不足的寶寶可以使用專門的配方奶。 對於沒有條件母乳餵養或母乳不足的早產/低出生體重寶寶, 以及應給予而沒有母乳強化劑的情況, 可給予早產兒配方奶或在早產兒出院後將配方奶作為母乳的補充, 以保證體重正常增長。 對於胎齡小於34周、出生體重小於2000克, 無營養不良高危因素、體重增長滿意的人工餵養或混合餵養寶寶, 則可使用嬰兒配方奶, 作為母乳的補充。

母乳性黃疸寶寶

母乳性黃疸是發生在健康母乳餵養寶寶中的高膽紅素血症表現,

Advertisiment
分為早髮型和晚髮型兩種。

早髮型母乳性黃疸

主要是由於開奶晚、餵奶次數少或在吃奶前給寶寶喝了葡萄糖水, 使得寶寶母乳攝入不足, 同時腸蠕動減少、腸道正常菌群建立相對較晚, 胎糞排出延遲, 體內的膽紅素排泄不出去, 致使血中膽紅素水準增高, 即表現為黃疸。 早髮型黃疸高峰常在出生後3~4天出現, 如未及時診治 , 可持續6 ~1 2周 。

母乳餵養建議:勤餵奶, 無特殊原因不要添加葡萄糖等液體

鼓勵生後1小時內開始早接觸、早開奶、早吸吮, 按需哺乳。 每天8~12次, 每側乳☆禁☆房的哺乳時間不受限制, 夜間也要勤餵奶, 無特殊情況不要給予葡萄糖水或其他液體。 新生寶寶應保證每天小便8次以上,

Advertisiment
並儘早排出胎糞。

晚髮型母乳性黃疸

可能與母乳中的某些成分影響了膽紅素的正常代謝有關。 黃疸常在出生後10天左右表現明顯, 可持續數周, 出生後2~3個月才逐漸消退。 黃疸為輕至中度, 無其他異常情況, 寶寶生長發育良好。 如暫停母乳餵養2~3天, 黃疸可明顯減輕, 再喂母乳後黃疸可有反復, 但程度較原來減輕, 一般無需特殊治療。

母乳餵養建議:可繼續母乳監測膽紅素變化, 嚴重時可暫停母乳餵養可繼續堅持母乳餵養, 同時定期複查膽紅素的變化。 如為輕中度黃疸, 可給予茵梔黃口服液等中藥。 如黃疸嚴重, 可暫停喂母乳3天, 待黃疸減輕後再繼續母乳餵養。 對於血清膽紅素水準持續較高的母乳性黃疸,

Advertisiment
可給予短期光療, 有助黃疸消退。

鵝口瘡寶寶

鵝口瘡是由白色念珠菌所致的口腔黏膜炎症, 是新生寶寶的常見病。

鵝口瘡主要表現為口腔黏膜上有白色乳凝塊樣附著物, 初起為小點片狀, 繼而可融合成乳白色膜狀, 不易拭去, 可與殘留的乳塊區分。 鵝口瘡初期不會疼痛, 也不影響進食, 但如任其發展, 寶寶可出現疼痛、哭鬧、不願吃奶等表現, 嚴重的還可蔓延感染至咽喉、腸道等, 出現嘔吐、嗆奶、吞咽困難、腹瀉等症狀。

母乳餵養建議:呵護寶寶患處的同時繼續母乳餵養

可用2 %的碳酸氫鈉(小蘇打)溶液清洗口腔, 局部用棉簽蘸取10萬單位/毫升的制黴菌素混懸液塗擦患處, 每天3~4次, 連用至少7天。 局部用藥應在兩次餵奶之間進行, 同時要繼續母乳餵養。媽媽每次餵奶前要洗淨雙手,乳☆禁☆頭可用清水擦洗,但不必用消毒濕巾擦拭。

如果寶寶因口腔疼痛或媽媽乳☆禁☆頭也被感染而疼痛時,可將乳汁吸出來喂寶寶。

先天性唇齶裂寶寶

患有先天性唇裂與齶裂的寶寶,由於口腔無法密閉會造成吸吮力不足,咀嚼、吞咽、呼吸等功能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唇齶裂的寶寶會出現餵養困難,表現為餵奶後易嗆奶、頻繁打嗝,奶液可從鼻腔返流,嚴重的甚至會導致窒息。由於唇齶裂的寶寶易發生反復呼吸道感染,而母乳中含有豐富的免疫活性物質,因此更應堅持母乳餵養,以增強寶寶的抵抗力。

母乳餵養建議:用不同方式保證唇齶裂寶寶的母乳餵養

母乳餵養唇齶裂的寶寶時,應儘量讓寶寶的身體豎直一些,較大些的寶寶可垂直坐在媽媽的大腿上。

由於寶寶的吸吮力弱,媽媽可用手擠壓乳☆禁☆房促使乳汁噴出。如為唇裂,媽媽可用手指壓住唇裂處,以增加吸引力 。

由於寶寶吃奶困難,每次吃到的乳汁相對較少,可在哺乳後吸出剩餘的乳汁,再用小勺、滴管或特殊奶瓶奶嘴喂給寶寶,以保證攝入足夠的營養。

苯丙酮尿症寶寶

苯丙酮尿症(PKU)是一種氨基酸代謝異常的遺傳性疾病,患病的寶寶體內會產生大量神經毒性物質,可導致出現智力落後、癲癇、精神行為和情緒異常等表現。目前該病唯一有效的治療方法就是採取低苯丙氨酸飲食,治療越早效果越好。如果能在新生兒期就得到確診並及時治療,就可避免發生腦損傷,使患兒的智力達到正常水準。

母乳餵養建議:飲食治療為主,隨時調整母乳餵養的比例。

確診後應立即開始飲食治療。母乳餵養的寶寶需要暫時中斷喂母乳,而採用低苯丙氨酸的特殊配方粉餵養,以降低體內苯丙氨酸的濃度。在此期間,媽媽應按餵養頻率吸出母乳,以維持正常的泌乳功能。

待血苯丙氨酸濃度達到正常水準時,再恢復部分母乳餵養,同時加低苯丙氨酸的配方粉,最好夜間喂母乳,白天吃特殊配方粉。要定期監測苯丙氨酸濃度,隨時調整混合餵養母乳和配方粉的比例。

添加輔食後,仍要定期監測苯丙氨酸濃度,由專業人員根據患兒的年齡和體重,計算每日所需的能量、蛋白質和苯丙氨酸耐受量,制定低苯丙氨酸食譜,並隨時調整,以控制苯丙氨酸濃度在理想範圍內。同時還應定期監測寶寶的體格和智慧發育情況,給予科學的養育指導。

早產兒也要母乳餵養的2條科學證據

1. 早產寶寶的媽媽所分泌的乳汁成分與足月母乳不同,其營養價值和生物學特性更適合於早產寶寶的需求。

2. 母乳餵養能減少早產寶寶患近遠期併發症的幾率,如餵養不耐受、壞死性小腸結腸炎、慢性肺疾病、早產兒視網膜病、神經系統發育遲緩等 ,降低再次住院率。

同時要繼續母乳餵養。媽媽每次餵奶前要洗淨雙手,乳☆禁☆頭可用清水擦洗,但不必用消毒濕巾擦拭。

如果寶寶因口腔疼痛或媽媽乳☆禁☆頭也被感染而疼痛時,可將乳汁吸出來喂寶寶。

先天性唇齶裂寶寶

患有先天性唇裂與齶裂的寶寶,由於口腔無法密閉會造成吸吮力不足,咀嚼、吞咽、呼吸等功能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唇齶裂的寶寶會出現餵養困難,表現為餵奶後易嗆奶、頻繁打嗝,奶液可從鼻腔返流,嚴重的甚至會導致窒息。由於唇齶裂的寶寶易發生反復呼吸道感染,而母乳中含有豐富的免疫活性物質,因此更應堅持母乳餵養,以增強寶寶的抵抗力。

母乳餵養建議:用不同方式保證唇齶裂寶寶的母乳餵養

母乳餵養唇齶裂的寶寶時,應儘量讓寶寶的身體豎直一些,較大些的寶寶可垂直坐在媽媽的大腿上。

由於寶寶的吸吮力弱,媽媽可用手擠壓乳☆禁☆房促使乳汁噴出。如為唇裂,媽媽可用手指壓住唇裂處,以增加吸引力 。

由於寶寶吃奶困難,每次吃到的乳汁相對較少,可在哺乳後吸出剩餘的乳汁,再用小勺、滴管或特殊奶瓶奶嘴喂給寶寶,以保證攝入足夠的營養。

苯丙酮尿症寶寶

苯丙酮尿症(PKU)是一種氨基酸代謝異常的遺傳性疾病,患病的寶寶體內會產生大量神經毒性物質,可導致出現智力落後、癲癇、精神行為和情緒異常等表現。目前該病唯一有效的治療方法就是採取低苯丙氨酸飲食,治療越早效果越好。如果能在新生兒期就得到確診並及時治療,就可避免發生腦損傷,使患兒的智力達到正常水準。

母乳餵養建議:飲食治療為主,隨時調整母乳餵養的比例。

確診後應立即開始飲食治療。母乳餵養的寶寶需要暫時中斷喂母乳,而採用低苯丙氨酸的特殊配方粉餵養,以降低體內苯丙氨酸的濃度。在此期間,媽媽應按餵養頻率吸出母乳,以維持正常的泌乳功能。

待血苯丙氨酸濃度達到正常水準時,再恢復部分母乳餵養,同時加低苯丙氨酸的配方粉,最好夜間喂母乳,白天吃特殊配方粉。要定期監測苯丙氨酸濃度,隨時調整混合餵養母乳和配方粉的比例。

添加輔食後,仍要定期監測苯丙氨酸濃度,由專業人員根據患兒的年齡和體重,計算每日所需的能量、蛋白質和苯丙氨酸耐受量,制定低苯丙氨酸食譜,並隨時調整,以控制苯丙氨酸濃度在理想範圍內。同時還應定期監測寶寶的體格和智慧發育情況,給予科學的養育指導。

早產兒也要母乳餵養的2條科學證據

1. 早產寶寶的媽媽所分泌的乳汁成分與足月母乳不同,其營養價值和生物學特性更適合於早產寶寶的需求。

2. 母乳餵養能減少早產寶寶患近遠期併發症的幾率,如餵養不耐受、壞死性小腸結腸炎、慢性肺疾病、早產兒視網膜病、神經系統發育遲緩等 ,降低再次住院率。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