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教孩子常令父母感到精疲力盡, 有時還有強烈的挫折感。 當孩子出現新問題時, 家長就會在情緒狀態下處理孩子, 往往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有時還會惡性循環, 增加父母的無力感。
針對這種情況, 家長平時在家中要培養孩子定時作息的習慣, 還要建立常規和良好習慣。 可以建立獎勵機制, 獎勵孩子的良好行為, 當孩子表現良好時, 就要立即給予物質或社會性獎勵。
一、 口頭強化適宜的行為。
針對孩子的弱點, 有意識地為他創造改進的機會。 如孩子特別好動, 但是他也喜歡畫畫, 這樣當他安靜且專注地完成一幅畫時,
Advertisiment
二、 給孩子訂立簡明的規定
可以給孩子定立一些簡明的規定, 規定上要注明孩子的良好行為會得到什麼樣的獎勵。 如按時起床加1分, 幫助整理家務加1分, 飯後收碗筷加1分。 當孩子在一個星期內完成10分時就可以去公園或買喜歡的書。 採取這種方法, 一要避免把獎勵機制用在寫作業學習上, 這樣會使他產生學習是有代價的觀念。 二要公開計算次數的方式, 並做到公正。
三、 計點制度
給孩子在牆上建立一個表揚區, 對他進行精神鼓勵。 這種方法與訂立規定同樣有效, 家長可以在表格上記一些點數,
Advertisiment
這些簡單明確的獎勵制度會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 促進他養成更好的生活習慣, 養成做事情有目標的習慣, 學會克制自己的欲望, 家長在教養孩子時還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