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吼著說:“飛飛,
叫你不要玩水,
聽到了沒有?”
阿姨甜著臉:“來!飛飛,
你把這碗飯吃光,
阿姨買糖給你吃喲!”
爸爸回來了:“唉喲!飛飛,
和你說過幾遍了,
你怎麼又爬到我書桌上把墨水打翻了!”(這時爸爸可能劈劈啪啪地打了起來)。
儘管今天的飛飛,
在你威嚇下停止了玩水,
或在你的獎誘下吃完了飯,
其實對他而言,
是一點兒也沒有效果的!
你相信嗎?明天的飛飛,
仍舊好玩水、不肯好好吃飯,
甚至去破壞鋼筆了!
獎懲無用
蒙特梭利在觀察中發現:獎賞或懲罰孩子的興趣和注意力,
並不能產生多大的效果。
她曾經也覺得好的該獎、壞的該罰,
Advertisiment
蒙特梭利提出“獎懲無用”的教育觀點。 雖然人們對此觀點提出了異議。 但後來這一觀點得到其它學科研究的支援和證實。
Advertisiment
比如, 早在30年代, 美國著名的靈長目動物專家和著名的心理學家馬斯洛一起用猴子所做的實驗, 猴子可以在沒有任何外界刺激的情況下自動從事智力活動(如拼插幾何拼圖)。 他們用兩組猴子做實驗, 一組有獎懲, 一組無。 馬斯洛發現, 用食物作誘因, 不但不能增強動機, 反而在沒有食物的情況下, 那群猴子真成了一群什麼都不做的懶猴。 而另一組猴子則截然不同。 馬斯洛這樣描述其中的一個猴子:“我們給它兩塊橡木板, 其中一塊有方孔, 一塊有圓孔, 再給它一個方塞子, 一個圓塞子。 它學會了把圓塞子插進圓孔中, 把方塞子插進方孔中。 但是, 它總是學不會把方塞子插進圓孔中。 這只猴子對這個難解的問題不停地工作了6個星期後,
Advertisiment
這個經典性的例子使後來的學術界對“獎懲無用”的觀點不再產生異議。
孩子正在萌芽尊嚴感
今天要出外郊遊, 媽媽特地替飛飛挑了一件鮮豔的紅色新上衣, 白色的小短褲, 並且一再地告誡他:“有很多阿姨、小朋友一起玩, 你要注意不可以把新衣服弄得髒兮兮!還要聽話喔!不聽話小心爸爸打……!”結果, 飛飛還是亂坐、亂鑽地把新衣服弄髒了。
其實, 飛飛不是故意跟媽媽過不去, 在他內心裡在意的是樹林裡的蟬、池塘裡的魚。 至於衣服, 他所喜歡的是媽媽前幾個月替他買的藍色卡通上衣, 他每次出門前都要求穿他和小朋友都喜歡的那件,
Advertisiment
對郊遊來說, 飛飛心裡只是想抓住正在叫的蟬, 或一條游來遊去的魚, 腦子裡根本沒有想到身上穿的鮮紅上衣和白色短褲是上個月小阿姨買給他的獎品。 所以, 當郊遊回來, 媽媽和爸爸看到他的髒樣子, 認為孩子“不聽話”, 問他為什麼總是不聽話, 是不是想挨打的時候, 飛飛卻理直氣壯地說:假如你們聽我的話, 讓我穿那件藍卡通上衣, 就不會髒了!
也就是因為, 不管是獎賞或是處罰, 都是以大人為中心, 想要小孩接受大人的安排, 才有如此手段;相反地, 假如尊重孩子的選擇, 他會感到很有尊嚴, 也會清楚地知道自己該負的責
任;最主要的, 他不會有被限制的壓力。
Advertisiment
獎懲教育下的不踏實
經常受鼓勵的小朋友, 他的人格是建立在自己的認知和自我約制上。 但是懸賞式的獎勵, 只會誘使他“有獎才做”, 影響到他將來的“價值觀”, 只以名利為衡量的標準, “無錢免談”, 甚至“和父母算飯錢”六親不認!
如果孩子必須常受處罰, 才會停止他的亂來, 那他的“聽話”完全是因為怕挨打挨駡, 而非“自我控制”或“知所行止”。 長久下來, 也會養成無賞不動, 不打不聽的習慣, 那就糟了。 而且, 除了不主動以外, 他也會缺乏自信, 做任何事都會害怕。 對自己沒有自信心, 也就不會有什麼創新或出息了。
所以, 應屏除獎懲制度, 科學採取尊重孩子的方式, 培養孩子正在萌芽的尊嚴感。
內驅力使孩子成長
我們都明白, 來自內心的喜悅才是真喜悅,雖然經過制約學習(例如:做好→有賞)的過程,對人可能有加強行為的作用,可是,那絕不是自然的,也不是永久的,它像緊繃的彈簧,完全靠外力的拉張,外力沒有了,它就不會張開,然而久而久之,終有一天它會鬆馳,甚至完全失掉作用!
當我們看到孩子犯錯誤時,總是要責駡、甚或懲罰。但大多數成人不知道,錯誤本身對兒童就是一種激勵。兒童從來都不太重視他是否一次成功,兒童非常喜歡重複,他會專注地反復進行,恰恰是成人的態度使兒童有挫敗感。 學會觀察、學會等待,允許孩子犯錯誤,錯誤和失敗能給孩子帶來更多的東西和成功。因為只有在自顯自發的活動當中,人才會發現自己在環境中有作用、有地位、有能力自己完成工作,於是成就感、自我獨立、自信心,乃至完美人格也就可以就此逐漸形成了!這樣的自動自發行為,又怎麼需要獎勵來畫蛇添足呢?
兒童興趣的動機來自於內在,而獎勵的刺激可能是暫時的。我們可以相信,沒有一個科學家和任何一個專家的成就來自於獎懲,他們都是因為自己的強大的內驅力促使他們學而有成。作為成人,作為父母和教師,我們的責任是如何保護兒童的這種內在的動機不受干擾和破壞。 來自內心的喜悅才是真喜悅,雖然經過制約學習(例如:做好→有賞)的過程,對人可能有加強行為的作用,可是,那絕不是自然的,也不是永久的,它像緊繃的彈簧,完全靠外力的拉張,外力沒有了,它就不會張開,然而久而久之,終有一天它會鬆馳,甚至完全失掉作用!
當我們看到孩子犯錯誤時,總是要責駡、甚或懲罰。但大多數成人不知道,錯誤本身對兒童就是一種激勵。兒童從來都不太重視他是否一次成功,兒童非常喜歡重複,他會專注地反復進行,恰恰是成人的態度使兒童有挫敗感。 學會觀察、學會等待,允許孩子犯錯誤,錯誤和失敗能給孩子帶來更多的東西和成功。因為只有在自顯自發的活動當中,人才會發現自己在環境中有作用、有地位、有能力自己完成工作,於是成就感、自我獨立、自信心,乃至完美人格也就可以就此逐漸形成了!這樣的自動自發行為,又怎麼需要獎勵來畫蛇添足呢?
兒童興趣的動機來自於內在,而獎勵的刺激可能是暫時的。我們可以相信,沒有一個科學家和任何一個專家的成就來自於獎懲,他們都是因為自己的強大的內驅力促使他們學而有成。作為成人,作為父母和教師,我們的責任是如何保護兒童的這種內在的動機不受干擾和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