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獨生子女的健康發展,
國內外的專家形成了以下一些觀點:
1、加強兒童間的友好往來,
貫徹互教原則。
整齊劃一的單元樓房,
加之繁重的課業負擔,
作為獨生子女,
難以與外界進行正常的聯繫。
因此,
必須幫助孩子解除孤獨的生活,
鼓勵孩子到群體中去。
日本教育家山下俊朗強調要以“兒童教育兒童”,
即互教。
他認為這是對獨生子女進行教育的根本原則。
兒童是從模仿開始他的學習生活的,
而模仿最好的對象是兒童夥伴。
尤其是從一些優秀的兒童身上,
可以學到很多東西。
因為他們之間往往是無所不談的,
Advertisiment
美國家庭教育專家史蒂文先生認為:“家教最基本的內容不是教孩子掌握多少知識, 而是教會孩子怎樣與他人建立聯繫, 怎樣面對困難, 怎樣處理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難題。 ”因此, 家長要放心地讓孩子到小夥伴中去鍛煉, 培養強烈的自主精神, 這種能力將會隨著他們的成長遷移到他們未來的學習和生活中。
2、改善親子關係, 提高家教水準。 綜觀近來的獨生子女教育, 已經淡化了獨生子女和非獨生子女的概念。
Advertisiment
Advertisiment
從獨生子女性格研究中的兩極分化現象也可以看出, 決定兒童個性品質的主要不是獨生與非獨生, 而是家長的教養態度和方式。 大包大攬或放任不管, 都是極為危險的。
3、鍛煉堅強意志, 培養健全人格。 如今, 電視上充斥著針對青少年的補鈣廣告。 然而廣大父母在煞費苦心為孩子補充生理上的鈣質的同時, 卻忽略了人的成長所必須的另一種更為重要的“鈣”質,
Advertisiment
Advertisiment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教育委員會發表的報告《教育——財富蘊藏其中》裡, 提出了未來教育的四大支柱, 即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學會生存。 在教育界引起了強烈的反響。 人們普遍認識到, 學生應該成為一個可持續發展的人, 一個“清晰而有效
的溝通者,
自我指導的終身學習者,
創造性和實際的問題解決者,
負責任的和參與的公民,
合作的和優秀的工作者,
整體的且富有資訊的思考者。
”無疑,
它為獨生子女的發展提供了一個方向。
“吃自己的飯,
淌自己的汗,
自己的事情自己幹,
靠天靠地靠祖宗,
不算是好漢!”或許,
這應該成為獨生子女的成長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