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玩伴,不分年齡性別

獨生子女在家庭中是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六位長輩關懷的中心, 往往得到過分的幫助, 從而形成了“小皇帝”“小公主”的特殊地位。 在進入與自己年齡相仿的社交圈時, 很難懂得什麼是謙讓, 什麼是互相照顧。

因此, 在孩子開始有與人交往的意願時, 父母就應努力給他創造一個不分年齡、不分性別的孩子的社交範圍。 大大小小的孩子經常在一起玩耍, 或有機會生活在一起, 很自然就形成了兄弟姐妹的關係, 年齡大的孩子會處處以哥哥姐姐的身份要求自己, 逐漸忘掉在家時接受幫助的特殊地位。

Advertisiment

小的孩子會用感激的態度服從大哥哥大姐姐們的要求, 大孩子不會像父母那樣全面包辦, 他們會要求小的孩子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 如跑到角落撿皮球, 把玩具放進盒子裡等。 如果不服從, 在玩耍時就不讓參加。 這比父母打屁股還要厲害, 因為大人在打孩子後會給予安撫, 而大孩子的命令“不和你玩”則是讓小孩子最傷心的懲罰。 為此, 小的孩子必須“聽話”, 不敢再像在家裡那樣, 以發脾氣來要脅大人。 這樣, 不同年齡的孩子都可在交往中得到很有效的鍛煉。

大小不同的孩子在相處過程中, 大孩子會用語言要求小的孩子合作;小的孩子會通過表情、手勢和簡單的音調作答, 並在心中默默地背誦大孩子的話。 孩子們在一起玩耍時會說許多話,

Advertisiment
會把不同家庭的習慣用語不假思索地說出來, 使其他孩子學會各種不同的講法和語氣而豐富自己的語言。

一歲半到兩歲的孩子還不會用語言表達很複雜的意思, 往往是用單音加手勢來表達, 有時連自己的父母都費解, 孩子也因著急而發脾氣, 人們稱之為“反拗期”。 這種單音加手勢的獨特表達方式恰好能被剛剛克服語言困難的三四歲的孩子們理解。 因此, 小孩子可以在哥哥姐姐的理解和幫助下表達意願, 也就不會發脾氣, 這是大人所不能辦到的。 在混合年齡孩子們的社交圈裡, 孩子們的溝通不成問題了, 由於語言而引起的“反拗期”就迎刃而解。

在一些家庭化的社區生活或幼稚園中,

Advertisiment
孩子們會把大人按年齡分別加以血緣關係的稱呼, 比如爺爺奶奶、大姨小姑、叔叔伯伯, 使孩子在與成人的交往中也加上許多自然親情的關係。 這一關係有利於孩子以一種熱情、友善、積極的態度與別人交往。

在國外, 父母經常會為孩子約鄰居或朋友家的孩子一起活動, 為他們創造更多的群體生活機會。 在充滿愛心和互相關懷的氣氛下, 孩子們獨立性強, 不但能自己服務, 也能説明別人。 當他們上幼稚園和上學時就會比較容易適應集體生活, 而使孩子更積極地從集體生活中學習更多的知識。

好孩子育兒網採編(責任編輯:Alice)
來源:大洋網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