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玩具多寶寶就快樂? 快看看這篇文章吧

相信每一個寶寶都會擁有各式各樣的玩具, 親戚朋友們都送來一大堆, 不過, 爸媽別以為寶寶的童年擁有越多的玩具, 寶寶就會更加開心。 其實太多的玩具反而會影響寶寶的認知能力。

隨著社會的發展, 現在小孩子的玩具和過去的已經不能相比了。 各式各樣的玩具讓爸媽挑得眼花撩亂, 家裡的玩具更是越積越多。 但各位爸媽要注意, 玩具太多反而會影響孩子的認知能力!

玩具太多反無益

一項關於學齡前兒童教育計畫的研究結果顯示, 給孩子過多的玩具或不適當的玩具會損害他們的認知能力,

Advertisiment
因為他們會在如此多的玩具面前顯得無所適從, 無法集中精力玩一件。 不僅如此, 英國牛津大學教育心理學在進行相關研究後也指出, 那些玩具較少的孩子, 由於父母與他們一起閱讀、唱歌和遊戲的時間會相對更多, 所以他們要比那些家境優越、玩具成山的同齡小朋友智力水準高。

為什麼說玩具太多反而無益呢?

玩具太多會帶給寶寶更多的選擇, 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的寶寶當然不能放過任何一個有趣的東西。 結果, 寶寶就無法集中精力玩一種玩具, 這個玩一下, 那個玩一下, 結果是什麼都沒有完成, 只停留在擺弄階段, 自然也就無法收到玩具帶來的早教效果。

寶寶在兩歲之後就會開始比較不同物品的異同,

Advertisiment
寶貝開始為周圍世界中的不同物品分類並根據它們的用途來理解其相互關係。 假如孩子擁有太多玩具他就不會仔細去辨別A玩具和B玩具的異同, 更別談試圖理解它們之間的相互關係了。 所以, 太多的玩具對寶寶的認知能力發展反而起到反作用。

各階段2~3件玩具就足夠

一般來說, 在某階段, 適合的玩具有兩三樣就夠了。 玩具的作用主要是輔助、促進孩子生理、心理發育, 它不在數量, 而在於是否適合。 所謂適合, 一是要適合這個年齡段, 二是要能起到促進孩子在此階段正常發育的作用。

比如, 1歲左右的孩子正在學走, 這時, 就需要一件拖拉鴨玩具, 它能發出響聲, 刺激孩子興奮起來, 有利於鍛煉其行走能力。 如果你家寶寶的玩具有很多,

Advertisiment
那就分門別類將玩具收起來。

如果沒有分門別類放好, 只是把玩具隨便地丟在一個桶裡, 久而久之, 這桶玩具就被當成了廢物, 孩子不清楚桶裡都有什麼玩具。 每次給寶寶1~2件玩具, 等寶寶將手頭的玩具玩膩了, 再拿出新的來給寶寶玩, 讓孩子覺得有新鮮感。

寶寶的玩具計畫

既然如此, 為寶寶挑選玩具就應該針對孩子的發育特徵, 挑選最適合的玩具, 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各階段寶寶都需要些什麼玩具吧!

1-2歲寶寶:

這時寶寶的運動和感覺能力提高, 多數寶寶已經學會了走路, 活動能力大大加強了。 此時可為寶寶置備一些玩具電話、皮球、畫板、寫字板等;稍接近2歲的寶寶, 適合玩智力積木、小動物、交通工具、圖書等提高認知能力和語言能力的玩具。

Advertisiment

2-3歲寶寶:

寶寶已經走得很穩了, 熱衷於“搬家”遊戲, 這時的寶寶開始有興趣玩一些智力玩具。 此時, 拼接、拼搭類的玩具非常適合寶寶;字母、單詞、寫字板同樣適用;邏輯推理類玩具也開始讓寶寶感興趣了。 總之這個階段寶寶需要一個學習的環境。

3歲及以上寶寶:

三歲以後寶寶已能行走自如, 智力玩具依然是必需的, 另外, 同樣重要的是要鍛煉寶寶的體育運動能力, 體育運動類的玩具如保齡球、三輪車、溜冰鞋、各種球類玩具、繩套、汽車等都適合寶寶玩耍。 此時, 玩具也開始顯示出性別上的區別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