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是寶寶的教科書

19世紀德國偉大的教育家福祿培爾曾指出:“小孩子的工作就是玩耍。 ”他認為, 對小孩子來說, 玩耍是一項極為嚴肅的活動, 通過玩耍可以發展孩子的感知覺、記憶、想像、思維、情感、意志等, 可以培養孩子的興趣、能力、氣質和性格, 對他們的身心發展是非常重要的。 而在遊戲中, 玩具是寶寶最感興趣的, 因為玩具能滿足他們好奇、好動、好模仿的心理要求。 實踐證明, 通過玩具進行學習是最有效的。

兒童的心理過程是從無意識向有意識發展的。 玩具有顏色, 有聲響, 形態多樣, 最能引起嬰幼兒的無意注意, 可以為他們提供看看、聽聽、摸摸、弄弄的條件,

Advertisiment
使他們的視、聽覺及手腳的運動得以從無意識向有意識發展。 如床欄杆上開動的小火車、奔跑的小馬、色彩繽紛的充氣球、八音手搖鈴等, 可以培養嬰兒眼的追隨動作, 使視覺集中, 眼球活動靈敏, 從而發展孩子有意識的視覺和聽覺。 又如, 各種金屬、塑膠玩具, 能按響的喇叭, 各種手搖鈴, 可以發展嬰兒手臂肌肉及手指的靈活動作, 培養孩子雙手的活動能力, 發展嬰兒認識物體的能力。 因為嬰兒認識事物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嬰兒雙手動作的發展, 特別是有意識動作的發展。

嬰幼兒的思維有具體形像性的特點。 玩具一般和實物比較相近, 有真實可愛的形像, 再加上玩法的趣味性,

Advertisiment
就比較適合嬰幼兒的思維特點。 玩具還可以幫助幼兒積累感性知識, 理解抽像的事物, 為以後形成各種概念打下基礎。 如由基本幾何形體組成的色彩鮮豔的積木, 可供孩子們擺搭各種建築物, 使幼兒得到結構方面的一些知識。 再如, 看圖識動物玩具, 在不同的動物旁邊有它們的名稱, 只要一拉繩子, 啟動開關, 就有相應的一種動物叫聲。 使孩子不但認識每種動物的外形特徵和名字, 還知道它們的不同叫聲。

孩子的智力是在活動中發展的。 玩具有數以千計的不同品種, 可以在室內、室外開展多種形式的玩法。 孩子通過眼、耳、手、腳、腦及全身活動, 身心便得到了有益的發展。 積木、裝拆類玩具對發展孩子的智力極為有益。

Advertisiment
玩具不僅能提供孩子活動的可能, 讓他們開動腦筋, 還能吸引他們走出屋子, 沐浴在陽光中, 增進身體健康。

另外, 玩具對培養孩子良好的品德, 消除消極情緒, 助長孩子積極愉快的情緒也有很積極的作用。 如玩具小鋼琴、小電子琴等, 不僅可以鍛練孩子演奏技巧, 培養對音樂的興趣, 還能使孩子的生活充滿歌聲和歡樂, 陶冶孩子的集體主義情操。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