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玩具的合理選擇

為1~3個月的寶寶選擇玩具
3個月的寶寶清醒時間明顯增多, 感覺能力得到進一步發展, 眼睛調節功能增強。 能看清較遠和較近的物體, 耳朵的靈敏度有了提高, 被成人抱起時頭部稍微豎起, 頭部轉動自如。 見到成人逗引會報之以微笑, 嘴裡會發出輕微的a、e等語音。
這裡家長可根據他這些情況來選擇玩具。
1.選擇造形優美、色彩鮮豔、有利於促進寶寶視覺發展的玩具。 如:
(1)懸掛直徑約為15釐米的彩色氣球。
(2)懸掛形象各異的小娃娃或小動物。
2.選擇有利於促進寶寶視聽協調發展的玩具。
(1)音樂旋轉玩具或音樂拉響玩具。

Advertisiment
這些玩具即可以發出動聽的音樂, 又有隨節奏轉動的美麗色彩, 寶寶可看可聽。
(2)會發出悅耳聲音的花鈴棒、彩色小鈴、可拴在手上或腳上的小鈴鐺。
為4~6個月的寶寶選擇玩具
4~6個月的寶寶感知能力進一步加強, 雙手功能有了提高, 手裡拿到東西就會爬住不放, 躺在床上已不老實, 自己會翻身, 聽到成人講話, 就會嗯啊發音, 欲與之交流, 開始認識媽媽爸爸見到生人會回避。
1.選擇有利於發展寶寶感知能力的玩具。
(1)可用鬆緊帶拴在床沿的玩具小動物。 寶寶清醒時, 就會伸手爬取這些玩具小動物玩, 甚至會放到嘴裡啃。 通過玩、啃, 獲得了感性經驗。
(2)機械或電動玩具。
2.選擇有利於鍛煉寶寶手的爬握能力的玩具。
發展抓握能力的玩具有容易清洗、消毒、寶寶又能捏響的塑膠玩具、橡膠玩具。
Advertisiment
如塑膠動物, 橡膠娃娃等。
3.選擇有利於發展寶寶身體動作(翻身、俯臥、抬頭、支撐胸部)的玩具。 如:
(1)發展翻身動作的玩具有吹塑玩具、發響玩具。 逗寶寶翻身。
(2)在寶寶俯臥的前方懸掛或擺放有趣、好看的動物、娃娃玩具等。
必須注意幾點:
1.選擇抓握玩具的大小要合適, 玩具約長6釐米, 寬4釐米。 玩具太大, 寶寶抓不住、捏不響, 玩具太小, 寶寶易放入口中或誤吞。
2.選擇的玩具必須無毒無害、無棱角, 並易於清洗、消毒, 比較堅硬實耐玩。
3.成人在與寶寶玩遊戲時, 必須注意寶寶的安全, 防止摔倒。
為7~9個月的寶寶選擇玩具
7~9個月的寶寶已經會獨坐, 會用手膝著地爬行, 看到東西伸手就去抓,
Advertisiment
近物遠物都看得見, 能聽懂成人的簡單指示, 嘴裡呀呀學講話。
1.選擇有利於寶寶認識能力培養的玩具。
(1)家中的物品, 如桌椅、櫥櫃、電視機、收錄機等等。
(2)玩具餐具, 玩具小動物、汽車等。
2.選擇經得起寶寶甩、敲的玩具。
(1)不倒翁。 這種玩具推拉、甩敲始終不會倒, 寶寶會感到很新奇。
(2)木塊或積木, 它們經得住甩打, 敲擊時還會發出聲音。
3.選擇幫助寶寶練習坐和爬行的玩具。
(1)帶有滑輪的寶寶圈凳。 (2)寶寶坐車。 (3)皮球。
注意事項:
1.教寶寶指認玩具或物品, 一定要有耐心, 要反復引導。
2.在寶寶學會爬行以後, 一定要妥善放置好危險物品, 如

熱水瓶, 電器, 以免寶寶受傷害。
為10~12個月的寶寶選擇玩具
12個月的寶寶已會站立, 邁開腳步要學走路, 小手喜歡摳洞穴,

Advertisiment
會認五官, 會叫爸爸媽媽, 看見客人會招手揮手。
1.有利於促進寶寶語言和認識能力的發展。 成人可以為寶寶選擇如下的玩具:
(1)小狗、小貓、小雞、小鴨等動物玩具。
(2)人物玩具。 除引導寶寶認識家裡和周圍的成人以外, 還可利用玩具鞏固認識。 並利用這些玩具教寶寶學講話, 學招手、揮手等禮貌動作。
2.有利於發展寶寶的動手能力。
(1)積木或光滑的木塊。
(2)乾淨的紙盒子。
3.有利於促進寶寶站立和行走。
(1)小圍欄。 (2)小推車。 (3)拖拉玩具。 邊走邊拖, 增加寶寶學步的興趣
注意如下幾點:
1.該年齡的寶寶不懂什麼是害怕, 什麼是危險, 他們剛學會走路, 動作不穩, 不協調, 容易跌倒, 成人在引導寶寶走路時, 一定要加強保護, 避免損傷。
2.寶寶的圍欄和推車要經常檢查,
Advertisiment
不牢固的或損壞的地方要及時修復, 免發生危險。
3.該年齡寶寶已能聽懂和理解成人的語言, 成人在講話時聲音要柔和、親切, 切不可大聲呵斥和喊叫。
怎樣為3~4歲的孩子選擇玩具
孩子到了3歲, 便進入了幼兒期即學齡前期, 家長應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為孩子選擇適宜的玩具。
1.家長要為孩子選擇能促進動作發展的玩具, 如大皮球、手推車、三輪童車等, 使孩子在活動中得到全身的運動, 使其動作協調發展。
2.3~4歲的孩子心裡具有明顯的隨意性和情緒性的特點, 幼兒的自我控制能力差, 缺乏目的性, 因此, 為3~4歲幼兒選擇的玩具必須顏色鮮豔、造型優美、形象生動有趣, 以激起連續劇兒的興趣, 吸引孩子積極主動地玩。 3.3~4歲孩子對事物的認識仍依靠直接感知,他們憑藉顏色、形狀、聲音等具體形象、表面特徵來認識事物。因此家長可為孩子選擇一些側重發展孩子感知覺的玩具。如色彩鮮明,差別明顯的彩圈、彩色套碗、各類娃娃、動物玩具及供孩子觀賞的會發出各種聲音的電動玩具等,讓孩子能充分感知和反復辨認物體的顏色、聲音、形狀、大小、空間對比、材料特點等,使孩子逐步掌握感覺標準及其語言表達方法。
4.3~4歲孩子認知發展還保留了相當於大的直覺行動思維成分。這一時期孩子的小肌肉群發育還不完善,手眼協調能力較差。因此,家長為孩子選擇的玩具要能看、能拼,讓孩子自由運用雙手,培養其開、合、套、穿、敲打、裝拆等操作能力。如:打樁床、穿珠、套桶、穿線板、中、小型拼圖類、鑲嵌類、配對類玩具等。
怎樣為4~6歲的孩子選擇玩具
4歲以後是孩子接受各種事物的最佳年齡,形象知覺發展最敏感,機械記憶能力也較強,抽象、邏輯思維能力開始發展,好奇心、求知俗欲望較強烈,肌肉的靈活性及用眼的協調性增強,運動量及注意的持久性加強,玩玩具也有了一定的目的性、計劃性。因此,爸爸媽媽為4~6歲的孩子選擇的玩具範圍應更廣泛,難度也相應增加。 怎樣為4~6歲的孩子選擇玩具呢?
1.體育玩具的種類應多樣化、複雜化且能挖掘每一體育玩具的潛力、發揮更大的作用。如:圈,可用身體各部位轉圈、套圈、跳圈、滾圈、做圈操等;繩,可單人、雙人、多人跳繩,把繩放成一直紅走繩訓練平衡能力,兩人將繩兩端分別的需要。
2.各種玩具及結構材料應更加豐富,每一種玩具及結構材料的數量應增加。此時的孩子概括、分析能力也逐漸提高,能從不同角度、按不同標準對玩具進行分類。如將自己拼搭出的各類汽車、

輪船、飛機歸納為交通工具;把自己用各類材料製作的大象、獅子、鹿等歸納為野獸,羊、豬、牛歸納為家畜等。因此,爸爸媽媽為4~6歲孩子選擇的玩具可包括能裝、拆、組合成多種形狀的塑膠膠粘、建築模型、積木、插板及可塑性較大的油泥等。
3.為了進一步開發智力,訓練思維的敏捷性,擴大知識面,家長還可為孩子選擇各類讀物、磁帶及變化多端的魔塔、魔塊、棋類、牌類、遊戲棒、大型拼圖等智力玩具,讓孩子在操作、競賽中獲得成功、獲得滿足,可不斷提高孩子參與智力活動的主動性、積極性。

3.3~4歲孩子對事物的認識仍依靠直接感知,他們憑藉顏色、形狀、聲音等具體形象、表面特徵來認識事物。因此家長可為孩子選擇一些側重發展孩子感知覺的玩具。如色彩鮮明,差別明顯的彩圈、彩色套碗、各類娃娃、動物玩具及供孩子觀賞的會發出各種聲音的電動玩具等,讓孩子能充分感知和反復辨認物體的顏色、聲音、形狀、大小、空間對比、材料特點等,使孩子逐步掌握感覺標準及其語言表達方法。
4.3~4歲孩子認知發展還保留了相當於大的直覺行動思維成分。這一時期孩子的小肌肉群發育還不完善,手眼協調能力較差。因此,家長為孩子選擇的玩具要能看、能拼,讓孩子自由運用雙手,培養其開、合、套、穿、敲打、裝拆等操作能力。如:打樁床、穿珠、套桶、穿線板、中、小型拼圖類、鑲嵌類、配對類玩具等。
怎樣為4~6歲的孩子選擇玩具
4歲以後是孩子接受各種事物的最佳年齡,形象知覺發展最敏感,機械記憶能力也較強,抽象、邏輯思維能力開始發展,好奇心、求知俗欲望較強烈,肌肉的靈活性及用眼的協調性增強,運動量及注意的持久性加強,玩玩具也有了一定的目的性、計劃性。因此,爸爸媽媽為4~6歲的孩子選擇的玩具範圍應更廣泛,難度也相應增加。 怎樣為4~6歲的孩子選擇玩具呢?
1.體育玩具的種類應多樣化、複雜化且能挖掘每一體育玩具的潛力、發揮更大的作用。如:圈,可用身體各部位轉圈、套圈、跳圈、滾圈、做圈操等;繩,可單人、雙人、多人跳繩,把繩放成一直紅走繩訓練平衡能力,兩人將繩兩端分別的需要。
2.各種玩具及結構材料應更加豐富,每一種玩具及結構材料的數量應增加。此時的孩子概括、分析能力也逐漸提高,能從不同角度、按不同標準對玩具進行分類。如將自己拼搭出的各類汽車、

輪船、飛機歸納為交通工具;把自己用各類材料製作的大象、獅子、鹿等歸納為野獸,羊、豬、牛歸納為家畜等。因此,爸爸媽媽為4~6歲孩子選擇的玩具可包括能裝、拆、組合成多種形狀的塑膠膠粘、建築模型、積木、插板及可塑性較大的油泥等。
3.為了進一步開發智力,訓練思維的敏捷性,擴大知識面,家長還可為孩子選擇各類讀物、磁帶及變化多端的魔塔、魔塊、棋類、牌類、遊戲棒、大型拼圖等智力玩具,讓孩子在操作、競賽中獲得成功、獲得滿足,可不斷提高孩子參與智力活動的主動性、積極性。

相關用戶問答